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地下水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生产供水的主要构成部分,开采量逐年攀升。然而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环境质量问题,例如地表下沉、坍塌、地裂、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下降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地下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水会对地基和基坑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基坑周围为软土的情况下,更增加了基坑内部结构变形的可能性。为此,建筑工程管理者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基坑中的地下水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地下水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本文就地下水会引起软土基坑沉降和软土基坑形变两个重要危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引申出相关的处理措施,以对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干旱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当地的水资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由于过多的开采地下水资源已经使得地下水水位降低,并且部分地面下降甚至坍塌,影响了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干旱区水资源进行开发潜力分析,并通过开发潜力分析结果合理的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显得尤为重要。以玛纳斯流域的地下水现状为例,进行了潜力计算,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钟泽文 《珠江水运》2022,(1):110-111
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降落并形成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开裂、地下水污染等严重后果,该篇文章从地表水替代地下水、高效节水、回灌地下水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方案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崔德山  陈琼 《中国水运》2006,3(1):15-16
地面沉降已经逐渐成为某些大中城市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像太原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严重地危害了城镇的正常发展.为了研究太原市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分别从有效应力原理、土层的固结状态、土层的应力-应变性状论述了抽取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并且得出土的固结和回弹过程是滞后于地下水的变化的;地面沉降漏斗中心与地下水漏斗中心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衡水市是华北平原粮食种植面积最大、农业灌溉耗水量最多的地区,地区地下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其中约80%的地下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针对衡水地区地下水位变化问题,基于实测资料及相关分析,通过对最近15年间区域地下水位变幅、降水量及气温变化下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间,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降水量均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分别为0.019℃/a和6.16mm/a;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粮食增产的同时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相应逐年减少,但地下水位整体仍然处于下降状态,浅层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0.7m/a,深层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4.25m/a;地下水埋深值一直在不断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最大埋深值为42.46m,出现在2014年8月。深层地下水位更易受蒸散量与降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内陆地区,地下水资源发挥着其他水源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民乐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典型案例,分析了地下水超采治理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逐步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滑坡都是以降雨下渗引起地下水状态变化为直接诱发因素。地表水对滑坡表面冲刷、侵蚀、渗透;地下水对滑坡岩土体有润滑、潜蚀、软化和淋滤作用,由于地下水含量、水头和动静水压力的变化,使得渗流场发生改变,导致地应力场和滑坡岩土体自身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滑坡产生,本文分析了水-地应力-岩土体的耦合模式及其对滑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层地下水作为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在浅层地下水方面出现了诸如污染严重、水位降低等相关问题,因此浅层地下水的管理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泰州市海陵区浅层地下水的管理,归纳了当前浅层地下水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与隧道有着复杂的联系。建设施工时期隧道开挖将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大量的涌水会影响隧道施工,甚至出现突水突泥事故。隧道运营阶段地下水的涌入将影响隧道服务水平和隧道安全稳定。隧道受地下水影响的同时地下水环境也因隧道而受到影响,由于隧道的存在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改变,随着隧道大量疏干地下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本文结合我国隧道建设中所遇到的水害实例情况,分析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水害的原因。通过水害成因分析对处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