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君  刘福臣 《港工技术》2010,47(5):51-53
为寻求坦墙条件下土压力计算方法,建立坦墙土压力判别式,给出不同情况下坦墙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对于填土水平时的坦墙,可采用朗肯理论或库伦理论计算土压力,前者计算简单方便,后者计算复杂;当填土面倾角等于土的内摩擦角时,由于墙背临界倾角等于零,即第2滑动面为通过墙踵的垂直面,因此,对于俯斜式挡土墙,无论墙背的倾角多大,须按坦墙情况计算土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重力式码头卸荷板的工作机制,建立有限元概化模型,对带卸荷板重力式码头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结构整体表现为绕卸荷板向墙后转动的变形模式; 2)上墙往墙后位移挤压后侧土体,形成被动压力区,墙背土压力增大率为40.2%,下墙往墙前位移形成主动卸荷区,墙背土压力卸荷效率为35.4%,两者相互抵消,墙背侧向土压力变化对码头稳定影响有限; 3)上墙土压力可按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乘以1.5的增大系数计算,下墙土压力可直接按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 4)上墙侧向土压力增大、下墙侧向土压力减小、卸荷板上方填料自重(含地面堆载)增加和悬臂段自重增加对码头抗滑稳定性的贡献率分别为-21.1%、24.6%、75.6%和20.9%,对码头抗倾稳定性的贡献率分别为-13.4%、6.6%、86.3%和20.5%,其中后两者是主要贡献因素; 5)码头稳定随卸荷板悬臂长度增强,卸荷板的最佳位置在0.6倍墙高左右。  相似文献   

3.
关于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的假设,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并求得精确解,分别给出了墙体水平变位、墙体绕地基转动、墙体绕墙顶转动三种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并与库仑土压力公式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墙体变位模式下的土压力合力等于库仑土压力公式计算结果,但土压力合力作用点有显著差别。结合工程设计,对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以及作用点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土压力理论根据墙后土体极限平衡所得,没有考虑极限状态下土体的速度边界,为上限解或下限解.文中基于滑移线法,利用上下限定理,对墙后土体的静力场和速度场进行了计算,分别求得考虑和不考虑墙土摩擦时,土体中的应力场、速度场和土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墙土摩擦时,极限状态对应的速度边界条件为挡土墙转动加平动状态;不考虑墙土摩擦时,土压力和朗肯土压力一致,对应挡土墙平动状态.  相似文献   

5.
闫笑铭  张斌 《水运工程》2018,(6):125-129
土压力与挡土墙体的位移密切相关,现行规范中采用主动土压力理论计算带卸荷板的方块码头墙后土压力是不完全准确的。根据此类码头结构特点,对地基条件好、基床厚度薄的方块码头墙身位移特性进行论述,对规范方法提出修正意见。依托于某工程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码头墙身位移和墙后土压力进行模拟,并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墙底处修正系数可取1.84,卸荷板处可取1.34,可为类似特点的工程土压力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加筋土挡墙的力学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对直立式加筋土挡墙墙面变形、墙内土压力的分布规律作了探讨,分析计算表明,直立式加筋墙的特性明显区别于重力式挡土墙,在工程设计中,直立式加筋墙的设计不应同刚性结构设计计算一概而论,在此基础上,文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是建立在库伦的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的,为简化计算,并采用破裂面为平面的假定。根据库伦的这一理论,很多学者提出了简化计算的方法,如楔体试算法、雷明汉作图法、应力圆法和摩擦圆法等。但是对于复杂的挡土墙墙背形状、复杂的地面轮廓、多种的地面活载以及成层土等情况,现有的方法进行计算还是有困难的;对于破裂面为平面的假定,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和试验结果并不相符。为此,本文在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图解一数解试算法,这一方法的破裂面可以采用平面的假定。也可以采用圆弧形的假定,如果读者愿意,还可以采用其它曲面的假定,不过计算工作量将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假设:挡土墙被动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被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在该滑动楔体上沿竖向取水平薄层作为微分单元体,通过作用在单元体上的水平力、竖向力和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被动侧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强度、被动土压力合力和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并分析了被动极限平衡状态下填土内摩擦角和墙背摩擦角对被动侧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强度、被动土压力合力、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和抗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填土同墙背间摩擦角增大,被动侧压力系数K值和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减小,水平被动土压力合力增大,水平被动土压力合力对墙底的合力矩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墙后土压力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刚性挡土墙模型试验中主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和主动土压力产生的机理,利用弹塑性理论,引入接触面单元和旨簧边界条件,建立了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模式。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能很好的地吻合。计算表明实际工程中底部边界摩擦力只影响较小区域的土压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下室挡土墙,阐述了地下室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分析了地下室挡土墙土压力变化规律,给出了相邻挡土墙有限土压力、考虑汽车荷载等特殊情况下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式,给出的计算公式简单方便,可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带减压平台挡土结构的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地减少主动土压力,常常在挡土墙后设置减压平台。减压平台限制了墙后滑动面,此时滑动土体不再是一个楔体,无法采用朗肯理论、库仑理论计算土压力。减压平台的位置不同、长度不同,都会影响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建立长、短减压平台的判别模式,探讨不同种类的减压平台土压力计算方法,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重力式码头升级改造新建板桩墙方案板桩墙后土压力分布问题,开展新建板桩墙距已有重力式墙身不同距离的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理论公式计算对比分析,得出作用在前板桩墙上的土压力小于理论主动土压力,即存在贮仓效应的结论。建议重力式码头改造工程设置前板桩墙时,采用公式合理选取贮仓尺寸,或根据新建板桩墙距已有码头墙身的距离采用有限元计算作用在板桩墙上的土压力,避免保守或激进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实测资料,对支护桩后土的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格栅不泥搅拌桩挡土墙墙顶的水平位移计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港工技术》2020,(2):76-76
深水卸荷式板桩岸壁结构的概化模型设计方法利用弹性连杆模拟地基土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化了深水卸荷式板桩岸壁结构的计算模型;将土压力分为自重土压力和超载土压力分别进行计算,且同时考虑了卸荷作用和遮帘作用,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准确的计算作用于结构的土压力,依据主动土压力理论,考虑卸荷作用和遮帘作用进行前墙的土压力计算。  相似文献   

15.
浅析"水土合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挡土墙上的压力应该采用水土分算,但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的限制,在有经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水土合算法计算挡土墙上的压力。文中全面分析了软粘土地区挡土墙压力计算诸多影响因素,并列举了软粘土地区两项挡土结构压力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挡土墙土压力分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库仓土压力理论中墙后填土滑动楔体极限平衡的概念,在滑动楔体上沿填土深度方向取片体单元进行分析,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并求得了该微分方程的精确解,给出了挡土墙上土压力分布的新公式,并与库仓土压力公式进行以比较。用试验测试数据对本文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田超  李永刚 《水运工程》2015,(7):167-170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平动位移模式、非极限状态刚性挡土墙的土压力和小主应力拱。结果表明,非极限状态下,墙后土体存在梯形状相对位移区,其大小随墙体位移增大而增大。非极限状态挡土墙土压力呈凸曲线分布,墙体位移大,总土压力小,总土压力作用点到墙底的高度为0.28~0.36倍墙高。非极限状态下墙后土体的小主应力拱曲线为指数曲线:墙体位移小,曲线曲率较大;墙体位移大,曲线较平缓。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重庆纳溪沟多级重力式码头的工程实例,在码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中,将上级衡重式挡土墙的竖向地基应力和横向摩擦力视为超载,并转化为土压力作用在下级挡土墙上,运用可靠度方法探讨上级平台的宽度对下级码头稳定性的影响.多级重力式码头下级平台的稳定性与该平台的宽度和墙高比(B/H)紧密相关,B/H值越小,上级码头平台对下级码头平台稳定性的影响就越大;反之B/H值越大,其影响就越小.本研究基于地基应力分析多级重力式码头稳定性的计算方 法,可为多级重力式码头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元瑭  黄长红 《水运工程》2002,(1):21-23,45
主要介绍设计华南某港5万吨级泊位时,推进的优化重力式空心方块结构型式及其在减少墙背土压力,调整地基应力,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在结构选型时探讨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上下限原理的推论,分析不连续速度边界下土体中不连续应力场和不连续速度场。根据应力不连续线和速度不连续的性质,在考虑有重土,土体和墙体摩擦情况下,通过数值计算,解三类边值问题,求得不连续速度边界下挡土墙墙后土体中的静力场。同时对对应的机动场进行分析,找出了满足速度边界条件的静力场,解得不连续速度边界下挡土墙土压力的严密解。计算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土重、土与墙体之间的摩擦时,结果与前人成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