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可 《水运工程》1999,(1):48-51
在分析港区道路,堆场独立块体铺面的设计理论基础上,提出运用电算进行重型独立块体铺面结构计算的方法,文中利用基于上有限尺寸三维板的应力,对钦州港宇海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六角块体铺面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2.
斜坡堤护面块体的稳定重力通常按赫德森公式计算,但其安全水平并不明确。提出护面块体安全度的概念,推导出其数值为KN=2.2,两组断面模型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这个数值是合适的。利用护面块体的安全度,可以客观确定护面块体的稳定重力、新型护面块体的稳定系数,还可用来校验现有各种护面块体稳定系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李银海 《中国水运》2009,(2):166-167
具有块裂结构岩体的失稳破坏一般是沿结构面发生,而首先发生破坏的块体称"关键块体"。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岩质边坡结构面分布情况进行模拟,采用"块体理论"寻找边坡面上暴露的关键块体,并分析关键块体的分布范围和结构特征,为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利用缩尺模型试验得到的深水涌浪作用下大型扭工字块护面斜坡堤稳定断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多次破坏,进行修复设计和再次试验验证后又出现了破坏。综合分析现场发生的破坏现象和模型中观察到的现象的不同,在第3次模型试验研究中提出块体摇动、滚落冲击造成的杆件损坏断裂,以及小块体支撑大块体造成整体下滑等问题,并通过加大块体质量再次验证,得到修复方案的稳定性。揭示了摇动导致杆件断裂并引起防波堤破坏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全舰计算环境作为一种先进的舰船设计理念,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舰船设计理念。通过对现有全舰计算环境的分析,提出当前全舰计算环境面临的3点安全威胁,并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的安全增强手段。针对数据转换过程中缺少完整性校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校验和经验数据库的校验方法,针对设备抗伪造能力不足问题,采用一种基于设备不变属性的完整性校验方法。针对领域应用缺少程序级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软件栈的设计流程,从而提高领域应用的可信性。通过可信计算对全舰计算环境安全增强方法的研究,为构建安全可信的舰载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搭架作业是船舶修造日常工作中比较普通、常见的工程,合理、快速地设计和校验脚手架的强度,直接影响生产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有限元软件STAAD/CHINA对搭架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及校验,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提高了强度校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船舶测控设备智能校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对船舶测控设备功能模块的调试、校准和维修的需要,通过对电源部分、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校验信号转换接口装置的硬件进行设计,利用VC进行软件编程设计,采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开发了船舶测控设备智能校验系统,实现了对船舶测控设备中参数测量、数据采集、计算、通信和供电等多种功能模块的智能校验,节省设备调试、校准和维修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液压集成块是集成式液压系统的关键元件之一,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为了降低系统的工作噪声,提高船用液压集成块的能源利用率和工作舒适性等,针对现有液压集成块所存在的问题,利用CFD和CAE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从机械系统动力学出发,设计了液压换向缓冲结构,通过对优化设计后的液压集成块的分析可知,对原有系统的...  相似文献   

9.
杨小龙 《水运工程》2020,(11):53-56
为了研究中东某防波堤项目采用的一种新型单层人工块体Crablock的设计参数,整理分析该块体已有的物模试验研究成果,并将该块体的参数与当前国际主流的4种单层人工块体AccropodeTM、AccropodeTM II、Core-Loc、Xbloc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该块体的稳定数Ns为2.8~3.3,对应kD值为16~27,稳定性比其余4种块体有较大的提高;2)与其余4种块体采用随机安装不同,该块体在矩形规则安装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块体联锁和安装密度;3)与其余4种块体设计垫层时采用1/10块体质量不同,该块体建议采用比传统设计更小的1/25块体质量的垫层;4)该块体的越浪糙率系数还未在试验中确定,但不小于0.45。设计时应以物模实测越浪为准。  相似文献   

10.
以薄壁结构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流道及安装孔结构之间互不干涉且满足机械加工工艺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液压连接块孔道布置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属于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一种新的惩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结合遗传算法,在MATLAB中编程对其进行求解,可得到较理想的液压连接块孔道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肖仕宝  邓涛  齐越 《水运工程》2019,(9):330-334
扭王块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吸收ACCROPODE发展而来,在国内已有大量成熟的工程案例,但其设计和施工理念仍停留在初始阶段,这给扭王块的海外应用和推广造成一定困难,也给防护质量埋下了隐患。通过调研国外人工块体的相关经验,对扭王块设计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预制验收进行补充和丰富,对安装技术细则和安装系统、设备进行了规定,研发了扭王块点位计算程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英标要求的扭王块设计、预制和安装成套技术,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系统比较分析现有各类人工护面块体的优劣,介绍代表性人工护面块体的发展,并分析了其稳定原理。归纳比较主流护面块体的稳定系数KD和稳定数Ns,用于评价块体稳定性;引入单位面积混凝土用量和块体数量,用于评价其经济性。在此基础上选取6种常见的人工护面块体,定量比较其稳定性和经济性。借鉴国外规范及最新研究成果对JTS 154—2018《防波堤与护岸设计规范》(简称国标)中扭王字块的计算和使用要求提出建议。最终得出结论:常用人工护面块体稳定性及经济性的定量比较结果可供设计人员在比选护面块体方案时借鉴。对国标中扭王字块的使用提出几点完善建议,可使我国设计企业更好地接轨国外客户。  相似文献   

13.
以斯里兰卡港口城的深水防波堤为例,探讨扭王块护面的3种不同形式的压脚设计。施工图阶段采用带V形槽的抛石棱体设计,施工中发现防波堤推进严重受制于海侧压脚:1)依托现有施工设备和工艺,放置第1排扭王块的V形槽的施工工效较低; 2) 2~5 t压脚块石受制于当地石场而供应不足。于是,针对性拟定2种压脚设计的替代方案:1)水平摆放一排扭王块体,并在前面用压脚块石进行加强; 2)水平放置3排扭王块,采用扭王块替代2~5 t压脚块石的功能。采用2D物模试验验证了替代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JTJ 298—1998《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外坡在设计低水位以下1~1.5倍设计波高之间的护面块体质量,取计算水位上下1倍波高间护面块体计算质量的1/5。水深30 m的某防波堤工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按这一规定确定的质量稳定性不足。为检验这一规定,进行了两个断面的模型试验,分别位于静水面下1倍和1.5倍设计波高处的护面块体质量按上述规定确定。利用护面块体安全度的概念,分析得到护面块体的安全度分别为2.43和2.46以上,都大于2.2。试验说明,在Hld≥0.3时上述规定是合理的,但在Hld=0.16时失效。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港区道路、堆场独立块体的铺面的设计理论,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铺面结构的荷载应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块体抗折强工的沉降量控制的二个设计指并根据工程实践确定独立块体强度的综合修正系数和容许沉降量。最后给出了不同荷载条件下块体厚度与地基反应模量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16.
刘晓晨 《机电设备》2007,24(4):17-20
阐述了以SIEMENS S7-200 PLC为硬件平台,使用 CD40-147、SN74LS07和MAX7219集成块进行的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并利用STEP7 Micro/Min V4.0 SP4编程软件的PID Wizard、PID-TUNE等高级指令进行编程实现了船舶航向控制.  相似文献   

17.
孙永奎  王春磊 《中国水运》2010,(12):238-240
结合四脚空心块在曹妃甸东南区建设基地工程中的应用,对四脚空心块预制施工工艺、常见表面缺陷及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讨论,突出该工艺应重点把握的要点,对预制块体在施工及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一点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庄  王军  郭隆洽 《水运工程》2019,(9):150-154
依托在建的阿尔及利亚Bethioua矿石码头项目,介绍了地中海地区常用的斜坡式防波堤护面块体Antifer块的设计方法。针对项目在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过程中直立堤与斜坡堤连接处Antifer护面块体局部失稳问题,通过观察模型试验现象并分析类似防波堤损坏特点,得出波浪在连接处波能集中波高变大、部分波浪破碎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连接处块体摩擦作用降低是导致连接处护面块体失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布置防波堤方向、加大护面块体质量、降低坡度和布置潜堤等保证连接处护面块体稳定性的方法,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波浪水槽内对海堤护面块体稳定性物理模型试验,发现在堤前存在特殊地形的条件下,波浪传播该区域后发生变形、破碎,形成的波能集中冲击范围内护脚人工块体,导致其失稳,进而使断面上整个护面块体向海侧滑移失稳。文章分析了块体失稳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设计角度提出多种针对特殊地形下人工块体失稳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一些深水大型港口的防波堤设计中发现,对于外坡设计低水位以下1.0~1.5倍设计波高之间的护面块体,按照现行行业规范确定其稳定重量时,在波浪物理模型试验中往往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而需提高块体自重,但增加多少合适只能通过物模试验来确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作为设计依据。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通过较为系统的物理模型试验,得出了所研究的扭王字块体、扭工字块体在临界稳定状态下的块体稳定系数kD,并推荐了可供设计参考采用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