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北半球的东亚到南半球的澳洲,跨越大洋的阻隔,一条“海上高速公路”将北半球与南半球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使贸易变得快捷方便了。为中外货主和客户认同和称道的这条“海上高速公路”,就是中远集运开辟并经营多年的日/韩/香/新周班航线。日/韩/香/新周班航线之所味被众多的货主和客户誉为“海上高速公路”,就在于平远集运始终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10日,在西班牙索菲娅王后的亲自主持下,西班牙海军的新一代多用途战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在纳凡提亚船石顺利下水。作为新世纪的“西班牙海上旗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在总体设计上巧妙地将轻型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合而为一,舰上既有航母必备的高强度飞行甲板、机库和升降机,又有两栖舰特有的浸水坞阱和车辆装载甲板——实际上,“胡安·卡洛斯一世”号的基本舰型直接来自于西班牙海军现役“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而舰上的两栖船坞等部分则直接借鉴了其现役“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2号舰“卡斯蒂拉”号。从“血缘”的角度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其实就是西班牙海军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和“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拉郎配”后所诞下的“婚生子”。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大洋物流集团第三个十年的开始,20多年的坚持,就是长期在行业中保持战略定力。这种坚持,最终成为其竞争优势,也成为大洋物流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开辟了一条快捷高效的国际贸易新通道,更标志着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上,让曾经“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船舶工程》2006,28(3):I0002-I0003
最近,由中船重工七○二所研制的世界最大潜深载人潜水器——“7000米载人潜水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中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15年成果展”上首次亮相,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5.
从北半球的东亚到南半球的澳洲,跨越大洋的阻隔,一条“海上高速公路”将北半球与南半球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使贸易变得快捷、方便了。为中外货主和客户认同和称道的这条“海上高速公路”,就是中远集运开辟并经营多年的日/韩/香/新周班航线。日/韩/香/新周班航线之所以被众多的货主和客户誉为“海上高速公路”,就在于中远集运始终追求客户利益最大化,精心构建,苦心经营,实现了覆盖最全、交货最快的航线营  相似文献   

6.
刘潇 《中国船检》2010,(4):86-88,129
站在平坦宽阔的太平洋大道上,看着远方林立的门吊和精心设计的厂房,很难想象出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口中当年的大洋,“这里原来是一片芦苇荡,当年在这里欣赏原生态那是再好不过了。”谈笑问,林波总经理流露出对大洋跨越式发展的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7.
介绍“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现代化改装前后海洋调查仪器、设备和技术状况。重点介绍“大洋一号”船舶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和特点、海洋调查仪器、设备及系统海上调试和试验,以及发展海洋调查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两栖作战舰艇作为完成登陆使命和支援维和及人道主义任务的理想舰型,其战略价值日益明显。西班牙伊萨造船集团公司近年来一直积极研制西栖作战舰艇,它已为西班牙海军建造了2艘“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该型舰是伊萨公司设计的先进产品之一。伊萨造船集团公司利用其建造两栖作战舰艇和航母的经验,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先进的多用途两栖攻击舰。  相似文献   

9.
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海上航行28天,超额完成第一航段的大洋综合考察任务,于4月30日顺利停靠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港口。这个初战告捷的喜讯令海军船企4805厂和4808厂的职工格外高兴。隶属中国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大洋一号”因常驻青岛,早与当地  相似文献   

10.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猛,在国内也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我国的“大洋一号”船于去年增设了动力定位系统,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介绍该船动力定位系统调试要点与试验结果,供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近年在国外发展很快,在国内也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我国的“大洋一号”船于去年增设了动力定位系统,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介绍该船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要点,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崇德 《中国造船》2004,45(B12):279-299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猛,军民用特种船舶上均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引起了重视,国内第一艘自行设计设置动力定位系统的无限航区大型船舶是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该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后,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也为我国船舶动力定位技术的实际应用与不断发展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功能、设计要求,并以“大洋一号”船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动力定位系统的论证、设计、主要设备选型、系统调试、以及试验试航的结果,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近年在国外发展迅猛,在国内也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大洋一号”船于去年增设了动力定位系统,成为国内第一艘自行设计设置动力定位系统的无限航区大型船舶,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对于动力定位在国内军、民船中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08,19(5):26-28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京广铁路与长江在武汉交汇,京九铁路也在此通过联结线与京广铁路相联结,京珠、沪蓉高速公路途径武汉,沿长江的高速铁路也即将建成,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长江水运“柔性联运”的出现,将使武汉作为我国内陆市场枢纽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如果以武汉为圆心,以1000km半径画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大城市都在其中,武汉因此被誉为进人我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成为华中内贸物资运输、外贸转口的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9,(4):21-21
1916年5月,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军舰“鲁普斯”号向德舰发射了一枚鱼雷。由于发现及时,德舰成功避开了这枚鱼雷的攻击。此后,这枚“自由鱼雷”便在大海里神秘漂游,行程超过10万公里。20世纪60年代,它第二次周游世界各大洋,继而转向内海,直到1972年才突然销声匿迹。这枚犹如“幽灵”的鱼雷半个多世纪里在各大洋横冲直撞,它究竟靠什么动力驱动,又如何能成功躲避各种障碍物?至今仍是个谜。  相似文献   

16.
张涛 《中国海事》2014,(9):76-76
今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大洋中发现了一艘漂流了60多天的船只,找到它时里面居然还有一个人活着,人们戏称其为“幽灵船”里的“幽灵”。“幽灵”名叫戴维斯,如今在一架著名造船厂担任安全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船舶检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剑 《航海技术》2006,(6):70-71
1国内外水上安全形势对船检部门的压力陡增近年来,国外发生了许多关于船级社责任的诉讼纠纷。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2002年满载7.7万吨燃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加利西亚海域遭遇到8级风暴,失去控制后搁浅,船体裂开,燃油大量外泄。然后又发生船体断裂后沉没。西班牙政府为此在  相似文献   

18.
兆明  谷子 《航海》1993,(5):20-24
可怜天下偷渡者!他们漂泊一万七千里,长达一百一十四天,迢迢越之大洋,竟因二百码的无情海,断碎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金山梦”,其中八人还成了游荡异国的鬼魂。侥幸入境的又真的升入“天堂”了吗?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作为“斯佩克”成员中最年轻的船厂,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承办此次“斯佩克”会议,在这里,我谨代表“大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洋船舶),代表曹玉明总经理向各位修船界的前辈和同仁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对大家一直以来对大洋船舶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计算机网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岚 《船海工程》2003,(5):10-12
从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出发,介绍了“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充分考虑船舶网络的特殊性,为船舶网络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