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接上期)2.玻璃成型技术玻璃成型也是HUD系统当前的技术难点之一,主要包括成型工艺、楔形角的控制和检测手段等。普通前风窗玻璃的成型工艺是重力成型。该成型工艺的模具简单,工艺窗口大,而且一次可以成型两片玻璃,生产效率较高。重力成型工艺是将玻璃原片加热到熔融状态,然后利用玻璃自身的重力弯曲成型,在成型的过程中加以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发动机舱侧边梁结构的主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此给出了一种新的发动机舱侧边梁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问题,提高了白车身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锥面麻花钻的重刃磨及相关参数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锥面麻花钻后刀面的成型,建立了钻尖的数学模型,由此确定了后角的计算公式,通过C++Builder建立了参数化计算界面,以眩分析各刃磨参数对各角的影响,并通过回溯法确定了在给定后角下刃磨参数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现行的马歇尔击实、静压、振动、轮碾、旋转压实五种成型方式为载体,基于工业CT的无损检测技术和VG软件的三维重构功能对不同成型方式冷再生混合料内部的空级配、空隙等效直径、最可几孔径、空隙形状特征、粗颗粒的颗粒取向以及集料的破损状况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分析给出最可几孔径、集料颗粒取向的数学模型表征以及建立了不同成型方式再生混合料细微观分布特征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型方式冷再生混合料空级配、最可几孔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体积与表面积符合lg V=K*lg S+B双对数线性拟合,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细微观空隙结构等效为球体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同成型方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粗集料取向角基本符合洛伦兹分布,成型方式对再生混合料颗粒取向有显著影响,旋转压实、振动两种成型方式与路面芯样粗集料颗粒取向角最接近,而轮碾成型与实际路面碾压条件相差最大。  相似文献   

5.
注塑工艺是内饰塑料成型中的重要成型方式,注塑工艺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翘曲变形。文章提出了基于Moldflow软件及分割有限元模型的翘曲变形优化方法。以副仪表板上体变形问题作为研究点,以局部加筋的方式来抑制变形,并且研究了筋的高度、根部长高比、根部R角和C角的大小4个因素对抑制变形的作用。通过将问题区域分割出来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发现,在改善内收变形效果方面,有筋比无筋效果好,高位三角筋比低位三角筋好,筋根部倒R角比倒C角好,且增长筋的长高比越大越有效。本例采用的化整体为局部、局部再反馈到整体的闭环方法,对于解决大零件的变形问题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越野车辆分动箱油冷器侧边支架在整车可靠性路试中出现断裂故障,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运用Hypermesh软件创建油冷器和侧边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在特定工况下,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约束模态、静强度和频率响应分析,对比改进方案、原方案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原方案应力较大处与实物断裂位置相同,并且改进方案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实车路试上对其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侧边支架与新增的橡胶软垫组件组合使用通过了道路可靠性试验,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振动和击实成型方法对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抗剪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强度差别产生的原因;试验中应用高精度静三轴仪对选定的级配碎石进行振动成型和击实成型的抗剪强度研究,揭示不同成型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振动成型级配碎石的峰值应力、残余强度和初始模量较击实成型分别提高了22%、20%和90%,破坏应变有所降低,下降的幅度为10%;对强度参数来讲,内摩擦角φ提高2°,振动成型法的粘聚力C比击实法的提高了38%;振动成型试样的抗剪强度比击实的提高20%;振动成型试样的颗粒定向作用明显优于击实成型,使其抗剪强度高于击实成型试样。因此,在工程中要加强级配碎石的振动碾压,以提高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潜能。  相似文献   

8.
一辆优秀的SUV需要在每个方面都做出最好的表现,基于这样的思想,ABT对于其出品的奥迪Q7、奥迪Q5以及大众途锐、TIGUAN等车型都会配备自己设计的车侧边踏板。ABT侧边踏板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它可以与ABT车身套件完美配合,从而给车辆一个完美而不失强硬的侧影。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依托工程中应用的4种高模量添加剂,在室内制备成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单轴贯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研究高模量添加剂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系统探究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的改善机理,并建立了内摩擦角与贯入强度的相关性模型。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升高产生热应力,对电池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学求解和仿真的方法,给出了方形锂离子电池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定量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池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几何中心;最大温差与生热速率和电池尺寸的平方呈正比。电池中心区域热膨胀受压应力,侧边区域受拉应力,侧边中心处出现热应力集中。最大拉应力约为最大压应力的2倍。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集料性质进行研究,包括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和磨耗值,并将4种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分别成型试件,通过单轴贯入试验和同等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内摩阻角。结果表明,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和磨耗值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粘结力先增大后减小,内摩阻角逐渐减小;随着压碎值的增大,粘结力逐渐减小,内摩阻角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磨耗值的增大,粘结力逐渐减小,内摩阻角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沥青混合料试件在APA试验前后粗集料颗粒取向角的变化情况,发现试验后试件粗集料的颗粒取向角变小,且变化程度随试件成型时的压实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为了研究该现象发生的机理,采用有限元计算及粘弹塑性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集料颗粒取向角的变化大小与荷载作用位置有关,但由于试件中粗集料的分布以及移动荷载的对称性,荷载作用位置的影响可抵消,从试件的整个加载过程看,其颗粒取向角是变小的.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粘性和流变特性,集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夹角变化在卸载后不可完全恢复,由此累积最终使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在宏观上表现为明显的颗粒取向角变小,这也是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矩形顶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研究集中于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土体的影响,对周边桩基影响的研究有限。以某过街通道项目为例,在其侧边加入高架桥梁桩基础,采用Midas/GTS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对侧边桩基的位移影响。同时对比计算不同净距时,桩基受到顶管影响的变化。研究发现本工程条件下矩形顶管对周边桩基的影响范围为±3.0D(D为管片长边尺寸),在该范围内存在桩基时,需要在管片与桩基间采取一定的加固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盾构机初始姿态测量定位的重要性,结合盾构法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盾构机初始姿态的几种测量方法,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对比,确定了侧边法的优越性,为地铁隧道的顺利贯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五星级SUV     
占强 《世界汽车》2005,(11):75-75
斯巴鲁2006款SUV车型B9 Tribeca.在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NHTSA)最近进行的撞击测试中获得了满分,驾驶员座位与乘客座位在正面撞击和侧边撞击都得到五颗星的最高评价,成为一辆5星级的最安全SUV。  相似文献   

16.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7,(2):140-143
ESP、辅助刹车系统、侧边安全气囊与倒车雷达系统。拜成本不断降低所赐,这些过去听来高不可攀的新技术现在却是普罗大众都可以享受的选配,哪些配备还会加入它们的阵容,成为你我可轻松负担的玩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松江区泖港大桥30m吊梁北侧边梁撞损后分别提出的四个加固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综合效益分析选定粱底注浆+裂缝灌浆+粘贴碳纤维板+钢管支撑+防撞保护措施的组合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读编往来     
《摩托车》2010,(4)
<正>边撑的位置编SIR哥哥,请问为什么边撑都在车的左边呐?(北京Punkband)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除去部分早期的欧美摩托车采用右侧边撑外,其他大部分摩托车都采用的是左侧边撑,有趣的是采用右侧边撑的  相似文献   

19.
依维柯S系列汽车,车顶雨檐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发生锈蚀现象.轻者,从雨檐边缘淌黄色锈水;重者,雨檐侧边或底部锈迹斑斑,甚至锈蚀穿孔.对此,笔者通过实践摸索了一套修复雨檐,减少锈蚀的方法.其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顶管施工对既有污水管道的影响,以郑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商都路站1号大尺寸矩形顶管工程为背景,基于剑桥模型,建立矩形顶管工程施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顶管顶进过程中顶管施工影响范围内典型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地表沉降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1)对于浅埋顶管,顶管施工对地表的变形影响整体表现为沉降; 2)顶管机侧摩阻力、顶推力共同作用会造成地表短时间隆起,隆起范围为开挖断面后15~30 m; 3)污水管道主要影响隧道侧边上部范围土体水平应力的分布,对隧道深度范围内侧边土体水平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大减小了污水管与管节之间土体竖向应力,减小幅度达到100 k 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