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武汉铁路局铁路电报交换网现状出发,结合武汉局实际,设计武汉局电报交换网规划方案,分析CTT2010SW需求特点,并从传输通道IP化改造、设备改造、与既有线的互联互通等方面阐述武汉局电报交换网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铁路电报是为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服务的通信联络工具,是政令、信息传递的手段。虽然网络电报平台在铁路局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实现了电报的网络发送接收及电话通知提醒功能。但各单位接收网络电报后,仍需采用纸质或二次转发的形式进行内部流转,存在着流转时间长、效率低、电报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铁路电报信息流转平台采用基于Ext.Net的前端开发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网络电报及工作任务的网上自动流转及信息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3.
该书为标准用书,在2006年公布的《铁路电报统称语通电略号及各电报所投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订,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读者对象为中国铁通的电报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TK-4型铁路电报智能终端的特点,工作原理及系统软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铁路局研究开发的铁路计算机网络电报系统,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哈尔滨铁路局已经建立了覆盖路局、分局和部分站段的企业办公信息网络,其中路局与分局都实现了高速专线互联,未实现网络连接的单位也已经具备了电话拨号联网的条件。这些都为本系统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系统实施运行后,完全取代原来的传统电报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电报传送快捷,内容准确,节省大量电报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据测算,网络电报取代铁路明传电报后,每个工作日可为铁路局节省资金12万元左右,每年铁路局将为此少支付三千多万元的电报费。…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铁路电报网受网络条件和设备限制,通信速率较低,而且很难增加新业务等问题,提出了基于IPv6的先进、安全、高效和实用的铁路电报网(RTN)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设计了与现有电报网的网关接口,为新旧网络的平滑过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为保证交换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提高电报交换设备质量,强化网络管理,提高技术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敏 《中国铁路》1996,(7):26-28
阐述了分组数据网与电报网并存及互联的必要性,实现网关的几个关键技术,系统构成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该书由铁道部运输局、中国铁通铁道业务部主编。内容包括铁道部部属单位及其他单位统称语通电略号、全路各电报所的投递范围,并编入了合资地方电报所的投递范围,方便报务人员的查找。  相似文献   

10.
书讯     
铁路电报站名略号(2012)正式出版 根据工作需要,铁道部运输局对《铁路电报站名略号》进行了重新修订。文件号:铁运[2012]232号。书号:15113.3468。  相似文献   

11.
白桂云 《铁道通信信号》1996,32(7):10-11,22
介绍了差错的类型、差错控制的方式和自动反馈重发方式(ARQ)的原理。举例说明了差错控制技术在铁路电报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部文摘登     
《铁道通信信号》2005,41(1):57-57
铁运函[2004]3745号关于修订印发《铁路电报站名略号》的通知,运基信号[2004]346号关于印发转辙机插接式连接装置轨道电路送受电单元及电缆盒接线方式技术审查意见的通知,运基信号[2004]347号关于印发牡丹江信号中修经验交流会暨中修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了中兴两端PCM设备进行点对点组网,提供电报和四线音频业务,下面结合运营中的实际案例谈谈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运用电气几何模型对接触网捕雷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地阻抗对导线参数及场线耦合的影响,利用修正的电报方程对雷击时接触网上的电压、电流分布进行求解。建立了绝缘子闪络模型,对雷击过电压下绝缘子闪络进行仿真,分析了支柱通过钢轨接地、支柱上架设避雷器等方式对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地阻抗会对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幅值及波形产生一定的影响,应根据设备实际的绝缘配合水平来配置避雷器。  相似文献   

15.
部文摘登     
铁运32号关于调整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管理职能的通知;铁运65号关于印发《中国铁路GSM-R鉴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铁运71号关于印发《铁路电报站名略号》的通知;铁运73号关于印发《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创新总体方案》的通知;铁运75号关于加强LKJ数据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目前,铁路电报交换采用TK-32A通信控制器将铁道部、路局、分局、站段的电报所联成网络。其功能是接转各分局与全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服务部门的通信联络。在通信上按照规定的格式、等级、时限要求投递。一封电报的信息通过智能电报终端编辑成规定的格式后,经过交换机指定的路由,按照存储转发、规程通信的方式送到对端。整个过程要体现数据通信所要求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既有铁路电报交换网存在的缺陷,从铁路局电报通信系统实际应用出发,对改造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报所组网及电报终端、局端与报所IP传输通道的实现、新的铁路电报通信系统与既有电报网的互联互通进行研究。对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12日哈尔滨铁路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铁路电报计算机传输与管理”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的研发工作始于2003年初,由哈尔滨铁路局科委立项,以哈局信息技术中心为主,联合铁路局办公室研制开发。系统以全局办公信息网络系统为平台,完成全局范围内的铁路电报发送和接收。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