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铁路》2008,(4):77
日本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建筑结构物技术研究部以铁道建筑物为对象,进行设计和维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其中关于技术基准的课题包括:结构物的维修管理、修订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混凝土结构物、土建设计标准等修改。在维修管理方面研究开发的主要成果有:钢架桥受到车辆冲击后恢复使用的指标、隧道变形的长期预测方法。在减少成本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采用水泥材料改良使用砾土材料的高性能土建筑物以及对高耐候性钢材的应用。关于抗震设计、抗震加固的研究采用了地震仿真方法;对采用筏形基础、木桩基础的砖砌桥基进行抗震加固施工方法研究;关于修复钢筋捍凝土结构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日本民营铁道事业的历史,介绍了日本民营铁道协会的组织机构以及民营铁道经营的现状,并对90年代末期民营铁道经营滑坡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21世纪中民营铁道的前景仍然广阔。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实用化项目和正在开发中的项目。  相似文献   

5.
阐述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铁道综研)对新干线和窄轨线路提速和改进乘坐舒适度的技术开发;新型车辆系统,牵引和制动系统及车辆修理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6.
邮资广告明信片是日本特有的一种邮品。它以广告着手,常结合某一纪念活动而发行。当然,须事先经邮政部门(现今发行计划已下放到都道府县、甚至各城市的地方邮政)批准,方可发行。自1981年开创至今,已逾五千种;其中地方版的居90%以上,其广告面也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7.
阐述日本机车车辆的防火对策,并针对各种火灾事故吸限教训,确定了车辆的主要结构和材料的选用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铁道车辆保养的概念,以及对车辆进行的检查和对减少车辆维修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1日,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成立铁道国际标准中心。介绍该中心的成立过程、工作内容以及目前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山梨实验线上列车的运行速度超过500km/h,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地面调度中心与列车乘务员的联络采用了容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的数字化无线电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日铁住金有限公司研制的PQ监测转向架以及乘坐舒适度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FASTECH 360S高速新干线试验车 2005年6月东日本铁道公司研制的8辆编组的E954型(FASTECH 360)列车亮相,并随即在东北新干线的仙台一北上路段开始了一系列的试运营。这种最新型号的子弹列车最高时速达405km,东日本公司计划在2011年3月将该列车投入目前正在修建的东北新干线八户一青森段,列车商业运营速度为360km/h。  相似文献   

13.
緒言該全鋁結构的电車,是在1963年6月試制成功的。該电車采用車长15米車辆的轉向架、驅动装置、空气制动部件等旧品和新造的全鋁結构車体。将車辆长度由15米改为18米,然而重量却保持不变。以增大輸送能力、减輕自重为目的所制成的电  相似文献   

14.
岳春晖 《铁道车辆》2000,38(Z1):83-86
介绍了日本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所生产的各种铁道车辆用齿轮,包括其特点、主要产品、齿轮设计、制造、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验等。  相似文献   

15.
16.
叙述了日中两国在交通运输和铁道技术方面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今后加强合作的作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展铁道车辆仿真技术研究的新动向,并列举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新干线铁道车辆的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新干线铁路车辆的检修体制、检修内容及检修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日本铁道车辆用新型逆变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PM是一种将驱动和保护电路集成于一体的智能功率器件。为了开发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性能铁道车辆用逆变器,日本铁路采用了世界上最新的功率器件--高耐压智能模块(HVIPM),从而使原来采用3点式逆变电路改为2点式,大大简化了电路,缩小了体积,减轻了质量,提高了可靠性。本文介绍了3.3kV HVIPM器件在日本铁道车辆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日本铁路ATS及ATC设备的发展经历,ATC系统按闭塞设备,制动方式,限速曲线,列车占用检查方式,信息传送通道,TD信号与ATC信号的使用方式,控制开矿的分类。举例介绍了JR东日本山手线等三区段的ATC,东京急行电铁,帝都高速交通营团的一级制动控制方式的ATC,车上智能型数字A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