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宏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1):57+59-57,59
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就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和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抵抗能力,即使裂缝的出现不会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或建筑物的倒塌,也会影响到建筑外观,当裂缝宽度超出一定限度时,也会造成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能。介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裂缝的控制方法及裂缝的处理措施,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利用导电涂料在构件表面形成可以与构件协调变形的涂料层,通过检测裂缝出现前后的涂料层电阻变化来预测裂缝是否出现以及是否扩展的,提供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表面裂缝出现、扩展进行自动检测的技术手段:研究出裂缝出现前后与裂缝扩展过程中导电涂料电阻变化特点,给出进行裂缝是否出现以及是否扩展的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3.
从混凝土各种裂缝的形成原因、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避免桥梁构件在使用前产生裂缝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出现裂缝后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混凝土各种裂缝的形成原因、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避免桥梁构件在使用前产生裂缝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出现裂缝后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裂缝是建筑物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小的裂缝会影响工程建筑的外观,削弱了建筑的美,严重的裂缝更是会引发严重后果。桥梁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性很强的工程建筑物,其整体抵抗外荷载的能力与各构件的刚度、强度紧密相连。如果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影响了结构构件的刚度、造成了钢筋的锈蚀、影响了结构的耐久性,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裂缝的种类及成因分析 荷载作用产生的裂缝。钢筋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又可细分为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承受拉(轴)力和弯矩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横截面会产生一维的拉应力,承受剪力和扭矩及其他复合受力结构则会出现主拉应力,它们都可能会在垂直于主拉应力的方向产生裂缝。裂缝一般沿构件宽度方向贯通部分截面或全截面。根据截面形状的不同,荷载裂缝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结构裂缝治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将工程中常见裂缝进行了归纳、分类;并针对裂缝的成因、大小、出现的部位、结构构件受力情况及其使用要求的不同,提出了治理各种裂缝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施工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及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本文通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模型试验分析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裂缝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对模型构件加载下的裂缝扩展宽度、扩展速度及扩展加速度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以判断裂缝的发展趋势及稳定性,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为隧道衬砌的限裂设计及隧道衬砌裂缝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受拉区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并无直接的影响。因为混凝土受拉区脱离工作不会导致结构承载力的降低。因此,受拉区混凝土仅有发丝裂缝时对结构并无危害性。但当裂缝宽度较大时,则由于裂缝处的钢筋受到侵蚀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内部裂纹初始构型(如裂纹初始偏转角,空间位置)的改变对裂纹扩展路径以及裂纹扩展方式的影响,以裂尖构型力为断裂准则,通过扩展有限元XFEM建立具有不同初始构型的裂纹模型,模拟裂纹经过单骨料和非对称双骨料的情况;从裂纹扩展路径和裂尖构型力变化等方面分析骨料干涉作用下裂纹初始构型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单骨料干涉作用下,裂尖构型力随骨料与初始裂尖夹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表明骨料对裂纹扩展的干涉作用逐渐减弱,当其超过60°后,骨料对裂纹扩展的干涉作用可忽略不计;2)在非对称双骨料干涉作用下,随着骨料圆心连线与x轴夹角的增大,双骨料对裂纹扩展干涉作用愈加明显,当其大于45°时,裂尖构型力明显偏小,即骨料对裂纹扩展表现出“止裂”效果;3)当裂纹初始偏转角发生改变时,单骨料与非对称双骨料对裂纹扩展的干涉作用具有相似性,其裂尖构型力随偏转角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当偏转角为45°时,裂尖构型力偏大,意味着裂纹趋于非稳定状态,骨料对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较弱,致使骨料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提高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裂缝破坏按几何形状头分为龟裂、块裂、纵裂、横向裂缝、反射裂缝、滑移裂缝;按裂缝列成分为荷载型缝与非荷载型裂缝.沥青面层出现裂缝如得不到及时治理,路面裂缝造成的沥青路面损坏,已成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类型,本文对沥青裂缝的类型,裂缝原因分析、裂缝对路道的损坏,以及如何防止出现沥青路面裂缝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下结构混凝土随机裂缝宽度对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及浓度分布的影响,假设混凝土初始裂缝由矩形裂缝单元构成,裂缝单元出现位置的概率密度函数沿裂缝纵向服从正态分布,推导了开裂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的扩散系数随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根据菲克第二定律修正硫酸根离子的扩散方程,并针对两种不同的裂缝形态参数进行了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离子的浓度均可在50 h内达到稳定;裂缝形态参数越小且裂缝形态越不规则,离子扩散得越慢,离子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结合同时考虑交通与温度载荷的有限元方法来研究沥青路面裂纹扩展路径.采用1/4等参奇异性单元模拟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运用窗口移动技术模拟裂纹扩展路径,并发展了沥青路面裂纹扩展模拟程序.应用该程序模拟了不同荷载作用位置下路面结构中表面和基层底面裂纹的扩展情况,同时研究了路面结构层模量组合对沥青路面裂纹扩展的影响.模拟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裂纹扩展行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沥青路面的开裂行为.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裂纹扩展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结合同时考虑交通与温度载荷的有限元方法来研究沥青路面裂纹扩展路径.采用1/4等参奇异性单元模拟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运用窗口移动技术模拟裂纹扩展路径,并发展了沥青路面裂纹扩展模拟程序.应用该程序模拟了不同荷载作用位置下路面结构中表面和基层底面裂纹的扩展情况,同时研究了路面结构层模量组合对沥青路面裂纹扩展的影响.模拟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裂纹扩展行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沥青路面的开裂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裂纹塑性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利用工程简化算法、应力函数法、扩展有限元法对桥梁钢裂尖塑性区的尺寸和形状分别进行了计算;由于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情况下尾迹场循环塑性的特性不同,利用不连续扩展有限元对两种情况下尾迹场的循环塑性和塑性累积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裂尖塑性区、循环塑性区的形成和尾迹场产生压应力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裂尖塑性区尺寸与应力水平(名义应力与屈服极限的比值)的平方成正比,当应力水平大于0.4时,裂尖塑性区尺寸需要考虑应力水平的影响;裂尖塑性区的形状以蝶形向前伸展,使裂纹尾迹场免受裂尖高应力场的拉伸作用,有利于裂纹闭合;裂尖塑性区存在材料的逆向流动,在循环塑性区裂纹表面的塑性累积产生压应力效应有利于裂纹提前闭合,这种塑性诱发的裂纹提前闭合对研究变幅加载、过载引起的裂纹扩展滞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板边离缝对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CRTS III型板式轨道-路基全尺寸试验模型开展了落轴试验,实测了轨道板与自密实充填层一侧界面处离缝的几何分布,并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板边离缝对轨道和路基结构冲击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相应的试验结果对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板和自密实层界面处单侧离缝的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分别为28.18 cm和2.15 mm;板边离缝宽度对基础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要大于离缝高度;在0~800 mm的范围内,随着离缝宽度的增加,轨道和路基位移以及钢轨加速度、轨道板加速度和基床底层加速度都持续增加,其中轨道板的位移和加速度的增幅均为最大,分别为56.8%和143.3%,充填层、支承层和基床表层的垂向加速度随离缝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离缝尖端扩展至钢轨正下方附近时达到最大值;在0~3 mm的范围内,轨道和路基垂向位移与加速度均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而略微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8%和12%;越靠近离缝界面层面,离缝高度对其冲击动力特性的影响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混凝土工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在工程实践中,若能对混凝土裂缝成因予以严格控制,将会对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不仅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行车舒适性,而且也影响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笔者在介绍反射裂缝概念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的几种理论。针对裂缝形成机理,笔者总结出几种防治反射裂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荷载引起的横向裂缝区钢筋锈蚀速率变化,采用配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加载试验,分析了裂缝宽度和混凝土表面涂层对钢筋锈蚀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处钢筋的锈蚀特征为微电池腐蚀和宏电池腐蚀并存,横向裂缝宽度对裂缝处钢筋宏观腐蚀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分布没有影响,但增大了裂缝处钢筋活化区的面积,从而使钢筋的腐蚀微电流强度增大;裂缝处钢筋腐蚀反应需要的氧和水直接从裂缝侵入,而不是通过未开裂处混凝土的保护层渗入,通过增加环氧涂层、提高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密实度等措施无法阻止裂缝处钢筋的锈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