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全面分析了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重要生产指标的运行情况,并对2011年全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国内中南部地区遭遇了雨雪冰冻、西部地区发生了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外贸顺差减少,外贸出口增幅大幅度下降,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分析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同时对全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研判。  相似文献   

4.
<正>一、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运行状况良好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1440亿元,增长10.5%。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市(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GDP共完成45800亿元,增长14%以上,持续保持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的增速。其中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1564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江苏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左右,两省一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情况相对应,长三角地区港口运输经济形势依然向好,港口生产经营继续取得令人欢欣的成果。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都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长三角港口水运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水运经济延续了去年较快增长的势头,各项运输指标继续在高位运行。港口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生产指标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对外面临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石油、铁矿石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飙升、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对内则连续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特大地震、严重洪涝等自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依托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我国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长三角港口经济总体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令人欣喜。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外贸新政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生产指标较2006年增势趋缓,增速小幅回落。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2,(2):12-15
<正>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江苏、浙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全面有序推进港航发展工作,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际金融危机对长三角地区港口(简称长三角港口)和航运业发展的冲击相当严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了严峻挑战和考验。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相关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积极应对,危中求机,逐步扭转了港航生产持续下滑的态势,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全年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总体上好于预期,港口经济逐步复苏、逐季回升。货物吞吐量增长平稳,不少港口由上半年的负增长全部转为正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逐步反弹;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减缓,不少港口为负增长,降幅逐季收窄,回升态势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并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港口发展均为利好,对于我们战胜金融危机,渡过难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三角港口群是指位于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市的所有港口。按照国务院关于建设以上海为主体,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构想,长三角港口群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范围一致,区别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专业术语,长三角港口群是一个地域和区域港口集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港口群竞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港口航运企业正经历着从单纯的竞争战略走向合作竞争的竞合战略。对于港口经营和发展而言,相对于单纯的竞争来说,合作竞争是巨大的进步。港口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计15座城市及其所辖县(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其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在全国和全球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就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压力加剧:货物吞吐量增幅降低,个别港口出现负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急剧回落,不少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显著下降;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挫,运价低迷,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我国交通运输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旅客和货物运输生产增幅有所回落,货运增长继续趋缓。展望2014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将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供给能力,提升运输效率和质量,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改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仍然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上半年对于水运业来说,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各种影响交织错落。国际环境上,在2001年的“9·11”事件后续影响尚未最终消除,美国西部港口工人罢工的余波还在振荡之时,美伊战争打响,美国反恐怖措施从我国港口到美国的集装箱货物要装船前24小时传美国审查提单;国内环境上,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之后进一步开始进行135米蓄水,断航长达67天,3月份“非典”(SARS)大范围爆发。这些政治、经济、军事及突发事件对水运经济运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一、2003年上半年水运经济运行情况2003年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9.9%,二季度受…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放缓。中国经济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际环境良好,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较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行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有效调整,保障了国内生产总值取得9.5%的较高增长;国际贸易走势依然较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煤炭、矿石运输需求继续上升;国民经济各重点行业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幅比2004年有所下降。一、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运行情况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  相似文献   

17.
张菁 《综合运输》2006,(6):86-9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港口,其港口吞吐量长期占据着我国的几乎半壁江山,已经成为当前亚洲、以及世界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开港、宁波港和舟山港一体化、江苏省提出加快港口发展的整体战略等,这一切给长三角港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三角地区港口进入了资源整合、功能优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协调各方关系,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港口协调发展?怎样推动港口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06年5月26日召开的长三角港口工作座谈会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明志先生。  相似文献   

18.
一、2006年上半年交通运输概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快速发展的态势,由于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持续增势,固定资产投资仍维持较大的规模,市场销售稳中趋活,依然派生出旺盛的运输需求。交通运输部门面对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克服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一方面,继续加快新建项目形成能力的步伐;另一方面,积极挖潜扩能,保障了煤炭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19.
蒋千 《综合运输》2006,(2):5-7,34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以占全国2.2%的面积,占全国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国内生产总值、1/3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外向型经济最活跃、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