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针对东风汽车公司专业厂生产用M18×2.5丝锥在攻丝过程中经常出现扭断的情况,分析研究了丝锥的结构几何参数,工况条件以及涂层丝锥的表面质量对攻丝扭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 公制螺纹加工控制原理图1为经济数控车床原理框图.从图可见,为了实现加工的自动化,一般把主轴传动箱与工作台之间的机械传动关系切断,而用步进电机驱动工作台移动.螺纹加工是经济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之一.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在主轴上安装了一个主轴脉冲发生器,以检测主轴的角位移并转换为电脉冲信号.主轴脉冲发生器至少有两路脉冲信号.一路为同步脉冲N_S,主轴每一转只发一个 N_S,其作用是在多次重复切削同一螺纹时保证车刀在同一位置切人,以避免发生乱扣;另一路为进给脉冲,主轴每一转发 N_C 个脉冲.在数字积分法中取N_C=2~n;在时间常数法中取 N_C 为所采用的各螺纹头数的公倍数,并且尽可能取大一些.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形成零件组和建立机床组的新方法,实现了生产流程分析法与编码分类法的综合.对于成组加工单元,本文把设备负荷与零件相似系数一起作为形成成组加工单元的主要因素,获得了合理的零件组和机床组,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计算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车削大螺距螺纹轴向分层切削方法,通过刀工接触关系及切削层参数的研究,揭示出关键工艺控制变量,并讨论螺纹螺旋升角对左右切削刃工作前角和后角的影响,以及切削次序对切削效率的影响;以切削效率、左右螺纹面加工表面一致性为设计目标,以刀具几何角度、切削参数及切削次序为设计变量,提出大螺距螺纹轴向分层切削工艺设计方法;设计并磨制两把刀具,提出与其匹配的工艺设计方案,进行车削大螺距螺纹切削工艺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法获得的工艺方案,可使大螺距螺纹在螺距误差、加工表面形貌及其分布上得到明显改善,满足大螺距螺纹加工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横杆对不同类型椎弓根螺钉器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方法 AF、Dick、VSP钢板三类椎弓根螺钉器械被安装在加载模型上 ,分别在 0、1、2个横杆状态下施加旋转扭矩 ,加载负荷为 2Nm、5Nm、8Nm ,记录不同负荷下的角位移 ,结果行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结果 在 2Nm扭矩下 ,VSP与Dick组加用横杆角位移减少较小 (P >0 .0 5 ) ,AF组的角位移减少较多 (P <0 .0 5 )。在 5Nm、8Nm扭矩下 ,加用横杆后各型器械的稳定性明显增加 (P <0 .0 5 ) ,加用 2个横杆的角位移较 1个横杆的角位移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横杆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器械的稳定性 ,加用 2个横杆效果优于加用 1个横杆 ;加用横杆可明显加强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器械的轴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装配式圆磨成形铣刀的应用特点,当加工规格较大的直槽和螺旋槽表面时,铣刀的齿廓曲线刃较宽,用圆磨法加工这类铣刀的齿背,可以解决铲齿及铲磨工序上所存在的工艺难题,并可大大提高成形铣刀的制造精度,本介绍了圆磨成形铣刀刀槽的三种槽型设计方法,推导了设计计算公式,对铣刀的几种装配夹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加工罗茨真空泵转子的圆磨成形铣刀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铝合金铆接车体底架钻孔的精度,通过对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加工缺陷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钻孔补偿值的获取方法、工件来料本身、工件的装夹等均会对底架铆接孔的精度产生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优化补偿值获取区域、利用主轴反转去屑、优化加工路径优化、边梁断面微铣削等改进措施和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后的加工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其加工时间和加工精度相比于优化前分别提高了40 min和0.3 mm左右,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降低了不良产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机械手数控肋骨冷弯机自动加工的精度,针对其进料误差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同时分析了进料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对肋骨成形精度的影响.在进料误差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提出了实时计算加工控制参数——弯曲角度的方法,并将采用该方法实时计算的结果与原来的弯曲角度进行了比较.采用该计算方法控制实际的肋骨弯曲加工,也取得了满意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的螺纹计数方法中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非接触式的螺纹计数方法。本文介绍了方法的整体结构,通过图像预处理获取螺纹的边沿,由两次hough直线检测获取螺钉两侧的边沿直线和螺钉中轴线,按连通关系遍历螺纹边沿获取各边沿点到中轴线的距离并进行滤波处理,通过各距离的变化趋势获得螺纹的波峰点和波谷点并进行清理,最后由波峰点和波谷点的总数得到螺纹数。在5个型号螺钉各100次随机摆放的测量实验中,最大计数误差为±1个螺纹,使用OpenCV实现的该算法平均用时为50.31 ms,计数精度和速度方面都达到了实际工业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浅埋非圆形隧道的力学分析对城市地铁隧道的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求解难点在于如何考虑重力场的影响以及圆环域保角映射函数的确定.为此,在复变函数理论框架下通过重构解析函数的表达,提出了重力条件下浅埋非圆形隧道力学分析的解耦保角映射方法,该方法将解析函数拆分成两组子函数,并采用不同的局部坐标系进行表达,两组子函数可以分别表达地表边界内与隧道边界外的应力与位移场,同时地表边界与隧道边界也可以单独进行保角映射;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将用于确定解析函数的边界条件方程转化为频域方程进行求解;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形状会对地表沉降的大小造成显著影响,其主因素来源于隧道的高跨比;隧道埋深会同时对地表沉降量以及沉降槽宽度产生影响,埋深越小其敏感程度越大;侧压力系数的改变对地表沉降槽的宽度影响较小;与有限元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程序体量极小、计算速度更快且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Taylor展式系数匹配的方法得到基于非等距网格的二阶导数三阶精度的差分格式,并且对其进行了实例考察,得出此差分格式满足其精度要求,差分格式是合理可靠的.通过Fourier分析方法对其误差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在不同网格比下,其逼近程度(精度)有所不同.当网格的比率大于1时,格式通常是稳定的,但对于高波分量的模拟效果较差;网格比率小于1时,虽然对高波分量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格式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与试验,对能够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性能的金刚石研磨、纵向刻槽以及横向不等间距刻槽等三种纹理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论述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关键环节,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纹理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机床夹具设计中,通常要进行一些诸如定位误差、对刀误差或导向误差等误差分析计算,借以判断夹具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保证情况.然而,由于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较多,这种局部误差分析计算,往往很难做到对整台夹具设计精度作出可靠的判断.尤其难以验证夹具对加工零件位置精度的保证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机床夹具设计精度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刚性杆件结构探究不等跨对跨中合拢挠度的影响,得出影响不等跨度的参数。运用桥梁博士对设计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等跨度的二元方程。为不等边跨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更加直接明了的指导结论,并且对不等跨桥梁的施工、配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铁基形状记忆合金产生记忆机理和螺纹联接松动机理的基础上,阐述铁基形状记忆合金螺母的防松原理,提出铁基形状记忆舍金螺母的加工工艺,并对加工工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螺纹剪切碰撞吸能系统的最佳尺寸,以达到碰撞设计要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螺纹高度、螺纹宽度、剪切高度及螺距这4个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每个设计变量选取4个设计水平,对螺纹剪切系统的16种参数组合进行了碰撞仿真实验,并分析了实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剪切高度对评价指标有显著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的螺纹剪切系统结构最优参数组合满足碰撞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预测年度的客货运量及建设方案,以提高铁路客货运输效率为目标,在全面分析两种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高峰时段组织大量旅客列车成组追踪运行,其余时段少量旅客列车成组追踪,货物列车利用成组的旅客列车开行间隙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并在该种运输组织模式下研究了车站分布、行车量和车流组织.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速、大切深、高进给工艺方案车削大螺距螺纹时,刀具左右后刀面存在明显不均匀磨损,直接影响左右螺纹面的加工质量一致性和加工效率.已有的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测量方法仅反映出后刀面磨损宽度随切削行程变化的平均性质,无法揭示后刀面磨损宽度的分布特性.为此,设计和制磨出一把用于车削螺距16 mm梯形外螺纹的刀具,采用等参数轴向分层切削方法进行左右后刀面磨损实验,分析刀具后刀面磨损特征,构建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分布函数,揭示出后刀面磨损宽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左右后刀面磨损宽度在切削刃长度和切削行程两个方向上均呈现不同的分布特性,且左后刀面磨损明显大于右后刀面磨损,上述方法可用于定量描述车削大螺距螺纹刀具后刀面磨损状态,评定不同切削行程条件下刀具左右后刀面磨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速、大切深、高进给工艺方案车削大螺距螺纹时,刀具左右后刀面存在明显不均匀磨损,直接影响左右螺纹面的加工质量一致性和加工效率.已有的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测量方法仅反映出后刀面磨损宽度随切削行程变化的平均性质,无法揭示后刀面磨损宽度的分布特性.为此,设计和制磨出一把用于车削螺距16 mm梯形外螺纹的刀具,采用等参数轴向分层切削方法进行左右后刀面磨损实验,分析刀具后刀面磨损特征,构建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分布函数,揭示出后刀面磨损宽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左右后刀面磨损宽度在切削刃长度和切削行程两个方向上均呈现不同的分布特性,且左后刀面磨损明显大于右后刀面磨损,上述方法可用于定量描述车削大螺距螺纹刀具后刀面磨损状态,评定不同切削行程条件下刀具左右后刀面磨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双皮质自攻螺纹交锁螺钉的设计与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设计与新型髓内钉相配套的双皮质自攻螺纹交锁螺钉,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新型双皮质自攻螺纹交锁螺钉20根,直径4.5 mm,长45 mm,为实验组;市售进口Orthofix髓内钉配套不锈钢单皮质及全螺纹交锁螺钉各20根,规格与实验组相同,为对照组。应用MTS880材料试验机分别对实验组(新型交锁螺钉)及对照组(单皮质螺纹交锁螺钉、全螺纹交锁螺钉)的抗拔出强度及三点弯曲试验进行对比测评。结果新型交锁螺钉的抗拔出性能优于全螺纹交锁螺钉和单皮质螺纹交锁螺钉,单皮质螺纹交锁螺纹钉抗拔出性能最差;新型交锁螺钉的抗弯性能最优,单皮质螺纹交锁螺钉抗弯性能居中,全螺纹交锁螺钉组最差。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交锁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临床应用的退钉、弯钉、断钉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