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高速动车组受电弓区域的外装结构及内装材料进行研究,采用实验法测试新结构及新材料加入前后受电弓区域隔声特性的变化,并对新结构及新材料加入前后的隔声特性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受电弓平顶基础结构施加隔声罩、轻质吸音棉和超薄吸音板,能够在全频段内有效改善受电弓平顶结构的隔声水平。该结论可为动车组受电弓结构的隔声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板结构是氢能源轨道车辆轮轨噪声和车底电气设备噪声向车内传递的最主要路径,内装地板是地板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隔声性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参照混响室-消声室法隔声测试原理,在LMS Virtual.lab中建立酚醛环氧面板—酚醛泡沫芯材—酚醛环氧面板三明治结构的内装地板隔声性能仿真分析计算模型,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趋势一致,计权隔声量相差0.2 dB,总体满足工程要求。采用该仿真分析模型,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芯材密度是影响内装地板隔声性能最主要的因素。芯材密度由230 kg/m~3优化为295 kg/m~3时,满足内装地板总面密度约束条件,隔声量达到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模拟驾驶舱设计和仿真分析,证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结构舱体完全满足设计应用要求;该结构的材料体系满足冲击、隔声、隔热和阻燃要求;用液态成型工艺制备的碳纤维夹芯复合材料舱体较全碳钢车体减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轨道车辆车体夹芯复合材料应用,通过对泡沫芯材基本力学性能和防火性能研究,开展车体夹芯结构芯材选型。研究表明,采用PMI泡沫/铝蒙皮夹芯结构车体部件组装成整车车体后,相比铝合金车体减重24%~28%;与纤维树脂蒙皮夹芯复合材料相比,铝蒙皮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车体在成本、效率、安全性、成熟度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某种阻尼浆材料对地铁车体铝型材地板的减振降噪效果,在声学实验室内,对没喷涂阻尼浆的地板、喷涂2 mm和4 mm厚阻尼浆的地板分别进行了阻尼和隔声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喷涂阻尼浆可显著提高铝型材地板结构的模态阻尼比和隔声性能,且随阻尼层喷涂厚度的增加,阻尼和隔声量提升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发挥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可设计性优势,采用碳—玻璃混合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头罩新型结构。该司机室头罩主承力结构部分由自承载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构成,夹芯结构的上面板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下面板为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复合材料,为非对称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设计表明,该头罩在满足司机室强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显著地减轻了司机室的结构质量。  相似文献   

7.
真空断路器在合闸和分闸时,会产生较大的瞬时冲击噪声。从真空断路器振动与噪声产生的机理入手,结合工程实施的需要,对真空断路器进行了隔振、隔声和吸声设计。理论计算了真空断路器橡胶减振垫的刚度和厚度范围;采用多层组合隔声罩并在罩内设置吸声材料,可获得良好的降噪效果;但同时也发现,不管罩内壁是采用阻尼材料还是其他隔声材料,其实组合隔声量增加非常有限,隔声罩的隔声性能主要决定于其金属基体,以及密封程度。可为降低真空断路器的瞬时冲击噪声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识别轨道车辆车门的隔声薄弱点,文章详细分析了车门隔声薄弱点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声压法测试车门的隔声量,利用基准曲线与隔声曲线差值的大小判断车门隔声薄弱频率段,最后通过声强扫描的方法精准地定位隔声性能薄弱位置。通过对某铝蜂窝结构轨道车辆车门的检测试验,发现车门的隔声薄弱频率段为1000~2000 Hz,其隔声薄弱环节是填充材料和周边密封结构。  相似文献   

9.
分析车下噪声在铝合金城轨车辆地板型材中的传播途径;分析自由组合结构损耗因子与模量比、厚度比之间的关系;对地板样件进行了隔声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地板在全频率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隔声量达到40.8 d B。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RH5型动车组内装的主体结构和特点,分析了Nomex酚醛蜂窝复合材料、玻璃钢、铝型材、聚碳酸酯板、夹心泡沫地板等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展示了CRH5型动车组独特的内装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