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辆检测器采集到的信息的准确度与检测器的空间密度和空间位置有极大的关系,而目前车辆检测器的布设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以高速公路实时容错性评价模型为基本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道路线形安全评价对高速公路进行路段划分,然后采用仿真手段研究车辆检测器不同布设间距条件下,高速公路实时容错性评价模型对交通事件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到服务于高速公路实时容错性评价的车辆检测器布设方法,并给出各种路段安全等级和交通量条件下的车辆检测器布设间距推荐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比主流交通状态采集技术,对手机信令采集技术原理与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研究,同时对手机信令交通状态分析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理论探讨,结合国内外应用现状和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在手机信令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准确度、移动通信技术升级换代的影响和运营商基站变化的影响等问题,并分析和研究了应对措施,为手机信令交通状态分析技术在智慧高速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交通检测器合理布设有利于准确、快速地检测和确认交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性质,进而提高高速公路管控效率.运用一种基于偏差阈值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选取了200 m、400 m和600m等3种交通检测器布设间距,利用VISSIM仿真软件,以济青高速公路济德段为例进行验证性仿真;通过分析有无事件情况下交通参数的变化趋势,确定高速公路检测器最优布设间距,为高速公路监测系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及线圈检测器布设间距,设计了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人工神经网络事件检测算法,并研究基本路段检测器布设间距在200~700m不同情况下的事件检测效果。利用VISSIM4.2软件仿真获得数据,并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中计算,验证了所设计事件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得出基本路段线圈检测器的合理布设间距。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9,(11)
针对传统OD调查耗时长、费用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建立用户特征提取模型,从用户不同出行状态触发附近基站产生的时空轨迹数据,判定用户状态与时空特征。研究区域通道客流出行次数、方向不均匀性、出行方式等特征指标,并在重庆主城-合川-江津三个区域通道进行实例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基于重庆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可定量分析三个区域通道之间的出行特征;相较于传统OD调查,具有费用低和可行性高等优点,可以为未来区域铁路网与公路网的规划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罗成海 《公路》2011,(11):199-202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复杂,服务区的布设难度较大,江西省德兴至上饶高速公路三清山服务区的布设就是根据行车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引入U形贯穿车道,达到功能与经济的完美结合,坚持建设风格与所在地自然经济、文化环境相协调,完善各种服务功能,推行建没绿色服务区或生态服务区.  相似文献   

7.
交通量预测是城市道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依据基础交通调查的准确度和覆盖率,而面对城市居民出行调查,问卷调查等传统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存在工程量浩大、耗时耗力、样本量低、经济投入巨大等诸多弊端。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手机覆盖了城市绝大多数人口,采用手机信令分析技术替代传统的出行调查成为可能。选择长沙市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以长沙市人民路过湘江隧道的交通量预测为例,介绍了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处理实现交通预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检测器脉冲数据的高速公路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速公路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直接利用车辆检测器输出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作为参数,运用LVQ神经网络对获得的脉冲宽度数据和脉冲间隔数据进行处理来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从而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为交通事件的快速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外,该算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可以很好地确定各条道路发生交通事件的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事件检测率(约为97%)、较短的检测时间和较低的误警率(约为0 41%),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交通 OD 提取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信令数据作为一种大数据,在交通 OD 调查中应用日益广泛。从手机信令数据中提取交通 OD 量化指标需要经过出行端点识别和出行端点匹配2个步骤。为了克服现有研究中基站覆盖范围假设与实际出入较大的情况,笔者改进了出行端点匹配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交通小区和基于蜂窝小区聚类交通小区2种交通小区划分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对于使用传统方式划分的交通小区,提出了缩小基站可能覆盖范围的方法,使用用户最大可能活动范围,排除用户不可能达到的区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部分出行端点匹配精度。对使用蜂窝小区聚类划分的交通小区,将聚类流程进行了简化,去掉了部分不能显著提高精度的流程,结果表明简化后未明显降低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0.
夜间高速公路事故频发,高速公路轮廓标是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的主要设施。为更好地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文中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确定了高速公路夜间轮廓标布设方案,并对夜间轮廓标布设的视认效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通过增大左侧轮廓标布设面积,可以有效降低两侧轮廓标的不对称视认亮度比,平衡两侧视认亮度,进而更好地起到道路线形诱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经济性评价方法对轮廓标布设改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进而验证夜间安全设施布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特征的基础上,参照交通波理论模型,建立了山区公路交通事件传递模型,并以平均检测时间作为判别检测间距合理性的主要指标,建立了山区公路事件检测点与事故多发点间距的定量化关系模型.通过模型表达式和算例分析得出,期望平均检测时间越长,事故发生后路段的排队长度也越长,事件检测点离事故多发点的距离越远;当山区公路...  相似文献   

12.
交叉口公交主动优先策略主要依靠检测器对公交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适当调整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从而实现公交车辆的优先通行。研究了考虑倒计时情况下的公交相位绿灯延长、绿灯提前2种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的优化机理;针对设置有交通信号倒计时装置的交叉口,分析了倒计时信号对优先策略实施效益的影响,并依据优先判断区间的分析,提出了检测器布设的最佳位置。随后应用Vissim仿真软件以及VisVAP编程语言以上海市北京西路—威海路交叉口为例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分析检测器布设于不同位置时公交车辆的延误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按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布设检测器后,得到的优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及延误,利用上游单一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根据交通波理论,对高速公路事故产生的交通波的传播与消散过程进行分析,利用每5 min断面速度变异系数对交通状态的特征点进行识别,进而确定事故的最长影响距离以及持续时间,并通过实际案例对该模型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确定事故的影响范围,且与事故记录数据相比,能更准确地确定事故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以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M3路段高架桥布设为例,简要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高架桥布设的原则,并对为克服桥位处路线平曲线半径较小、路线纵坡较大、地形、地质情况复杂等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指导山区高速公路高架桥设计.  相似文献   

15.
张昕冉  孙洪运  张立涛 《公路》2022,67(1):248-254
推进智慧高速公路的首要问题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其交通环境智能感知系统的建设,其中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预警,为保持道路畅通和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对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与交通气象观测站布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讨论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最后对站点布设的3个...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南省目前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及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路基宽度为28m的4车道高速公路改为6车道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相关规范并没有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的布设做出相应的规定,施工中的一些不合理设置大大降低了作业区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并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运用交通仿真技术对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通行能力以及作业区各主要控制区段(如预告段、合流段等)的长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到高速公路改扩建期作业区的长度设置标准和布设要求,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业区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程时间估计的快速路检测器布设密度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对道路实时交通信息的迫切需求,布设高密度、全方位的交通检测器已成为共识,但是高密度的检测器布设带来的是硬件投资的急剧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检测器布设密度的优化。利用快速路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分析了检测器布设密度优化问题,认为从行程时间估计误差和合理投资的角度出发,检测器布设并不是密度越大效果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理范围,该范围可以指导工程中实际检测器数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针对如何使用有限的传感器而获得最大的事件检测效益的问题,依据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拓扑特点,充分利用匝道以及出入口的重要特性,以常规的最短路径算法为基础研究了一种交通事件传感器的优化布设方法,以高速公路网络行程时间标准差作为优化目标,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前提下,分别布设和优化路段和出入口事件检测器,形成两层结构的事件检测传感器网络体系。并以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合适的优化方法可以确定传感器最佳布设位置和数量,同时结合高效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可以全面提升交通事件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隔离路锥自动收放车主要依靠驾驶员凭经验操作,路锥布设车需要实现智能引导并完成路锥的最优化布设隔离.对路锥布设车的智能引导需求进行分析,基于高速公路事故现场隔离规范设计了引导系统规则.建立基于车速反馈的路锥布设时机控制策略,实现路锥纵向布设时机控制.基于路锥布设车平台开发了布设引导系统,并开展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当路锥车速度分别为5 km/h和10 km/h时,相比于布设引导系统启动前,启动布设引导系统后的布设间距误差平均值分别同比下降72.46%和72.90%,累计布设距离误差分别同比下降72.62%和73.15%.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锥自动收放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并为未来路锥车自动驾驶引导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