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区公路深V型河谷地貌大跨径拱桥的稳定性计算至关重要。稳定性计算分为第1类稳定和第2类稳定,都与通常定义的强度概念完全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并基于工程实例就大跨径拱桥的2类失稳状态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万县长江大桥主拱圈混凝土浇筑路径变化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万县长江大桥主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施工路径调整中,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构件极限承载力以及施工过程的位移和应力的叠加效应,按第二类稳定问题,探讨施工路径的变化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俊  梅志荣  陈永照 《隧道建设》2018,38(9):1497-1504
为研究维持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所需的掌子面支护力,以筒仓理论和太沙基压力理论为基础,借鉴运用椭球体失稳坍落理论,建立隧道掌子面失稳理论计算模型,推导隧道掌子面失稳计算公式,求出维持掌子面稳定的最小支护力和完整失稳坍落椭球体的临界埋深值。通过分析隧道埋深与坍落椭球体高度的4种位置关系对计算参数的影响,给出不同位置关系情况下竖向深度z和作用于椭圆台台面的土压力q0的求解方法,并将推导公式与经典公式进行对比,验证推导公式的合理性。最后,运用推导出的隧道掌子面失稳计算公式对实例进行分析,求得维持掌子面稳定的掌子面最小支护比,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推导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现场勘察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贵州贞丰县某高填方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修建压实区和堆土区后,位移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压实区和堆土区的表层,不会造成高填方边坡整体失稳;同时,对高填方区域开展了点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点安全系数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压实区和堆土区表层,计算结果与位移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李奥  张顶立  孙振宇  董飞  黄俊 《隧道建设》2022,42(7):1239-1247
为研究隧道塌方事故的典型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基于塌方案例统计分析结果,阐明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和关门塌方2类安全事故的基本特性,推导隧道围岩虚拟支护力纵向分布曲线,进一步从围岩应力释放角度揭示了虚拟支护力与2类塌方事故的关系,并给出了塌方事故的控制要求。研究表明: 1)开挖面失稳塌方和关门塌方2类由围岩和结构失稳引发的隧道塌方事故在事故次数(68%)、死亡人数(53.7%)和涉险人数(68%)方面占比较大,其中关门塌方事故单次事故涉险人数最多,潜在危害最大。2)隧道开挖面处的围岩虚拟支护力随着黏聚力的减小而降低,开挖面后方2倍半径处围岩的虚拟支护力已大部分释放(<5%pi)。3)围岩变形和虚拟支护力释放的第2阶段内,围岩变形急剧,围岩虚拟支护力急剧释放且释放量较大,此阶段是隧道塌方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朱祖科 《公路》1996,(4):1-4
飞鸾岭隧道出口开挖后.因未及时支护及地下渗水等原因致使边坡失稳导致坍塌,经采用深井点降水井措施后,有效地阻止了坍塌,为明洞施工及刷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该文以欧拉弹性理论为基础,运用空间有限元法对魏家洲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最大双悬臂状态的稳定性安全储备较低,其余状态均有足够的稳定性,应对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T构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8.
丁作常  陈冠桦  唐志 《中外公路》2011,31(4):117-123
首先对连续刚构的高墩稳定性进行风险分析,再以温泉特大桥为例,在欧拉弹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有限元法对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最大双悬臂状态的稳定性是桥梁设计的主要控制阶段,该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是工程中的常常遇到的问题,切实的解决是必须的。其中锚杆支护技术在这一问题解决中都起到了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本文分别从土体滑坡失稳、边坡失稳等常见高速公路边坡失稳进行阐述,并通过ANSYS分析软件对锚杆支护技术在其中常见的高速公路边破失稳灾害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验证了锚杆支护的支护机理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轨迹聚类在船舶行为分析与海事监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船舶轨迹存在长度与采样率不一致、结构差异明显等特点,在大范围水域难以实现大量船舶轨迹的高精度与快速聚类。针对该问题,在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获取海量船舶历史航行数据的基础上,提取与船舶航行行为、船舶交通密度相关的位置特征点,进而提出了多特征点驱动的船舶轨迹聚类方法。针对船舶航行时在大多数情形下具有保向、保速的特点,采用数据压缩的方法捕获船舶航行状态以及船舶航向发生显著变化的轨迹点,作为船舶轨迹结构特征点;针对目标水域中某些特定区域常存在船舶交叉会遇的情形,利用概率密度估计法分析船舶交通流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提取船舶会遇局面下的轨迹点,作为船舶交通流特征点;为剔除2类特征点中的异常值,采用密度聚类算法对特征点进行聚类,进一步提高特征点提取的可靠性,并将聚类结果中每类特征点的中心作为代表性特征点;统计途经代表性特征点的船舶轨迹分布情况,将具有相似分布的船舶轨迹视为同一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用的K-medoids聚类、层次聚类、谱聚类和DBSCAN等方法,提出的轨迹聚类方法在成山头水域、长江口南槽水域及舟山水域等典型区域均可获得优异的聚类...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地区基础荷载下的溶洞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军平 《路基工程》2010,(4):180-181
岩溶地区基础荷载下的溶洞,能否保持自身的稳定,将直接影响着上部结构物的安全使用。目前溶洞稳定性分析方法中,经验性的成分太多。文中采用弹性理论对基础下溶洞的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基础荷载下的溶洞是否需要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汉华  吴志军  王迎超  丁智 《隧道建设》2019,39(8):1221-1231
目前,地下工程结构在计算分析方面主要采用传统松弛荷载理论(类似荷载结构法)和数值分析法;在合理结构构造、施工工法等方面主要采用岩承理论(类似地层结构法),这些已有理论或方法隐含“变形协调控制”假定,实际应用中往往将这些假定忽视,因而需进一步发展新的理论方法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求。在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地下工程有效承载结构层与围岩荷载转移规律之间的关联性,建立地下工程平衡稳定理论,此理论既能反映传统“松弛荷载理论”和现代“岩承理论”的基本内容,又能拓宽平衡稳定性等内容,是地下工程平衡稳定性的新认识、新理念; 同时提出能量控制技术、预支护技术、受力独立性综合技术、变形协调控制技术4项关键技术。将这些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将便于利用已有或新成果分类预防和控制地下工程质量和安全,为解决新型地下工程问题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隧道工程施工中围岩稳定性分析这一工程难题,依托某在建公路隧道,基于地质素描与数理统计分析工作,精细化描述节理产状、间距、填充物、黏聚力等特征,并利用三维重构技术建立基于节理特征的隧址区地层模型,最后利用块体理论检索了无支护、有支护工况下隧道临空面潜在的关键块体,分析了滑移形式和安全系数,并对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得知原设计支护强度富余,适当优化后仍可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粘弹性点支承粘弹性桩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粘弹性点支承对粘弹性桩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梁振动理论给出了轴向周期性动压作用下粘弹性点支承的粘弹性桩振动微分方程,根据动力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粘弹性点支承粘弹性桩的临界频率方程和不稳定区域.计算结果表明:对Kelvin模型粘弹性桩来说,随着粘弹性支承的粘性阻尼系数和弹性系数以及粘弹性桩的粘性系数的增大,粘弹性桩的动力不稳定区有明显的缩小,反之亦然;粘性系数、粘性阻尼系数和弹性系数对桩的动力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体的力学介质分类和块体理论和赤平投影,结合工程实例,推导了滑动方向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裂隙化岩体地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梨子坪隧道k10 977段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影响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有斜坡坡高、开挖坡角、软弱夹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地震烈度、降雨、弹性模量、岩石的重度等方面。文中以这些因素为物元,提出稳定性评价的物元关联函数及物元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合适的分类标准,引入AHP(层次分析法)求权重。运用可拓学理论对顺层岩质斜坡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邓娟红 《中南公路工程》2012,(4):210-214,220
预应力损失的合理确定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采用后张法的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3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张拉过程中纵向预应力损失实测,对其摩阻损失和锚固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波纹管的孔道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与国内现行的公路桥规(JTGD62—2004)[1]和铁路桥规(TB10002.3—99)[2]规定一致;对于配置曲线(直线)预应力跨径≤30m(50m)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一端张拉比两端张拉更能减小预应力损失;采用PTI《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手册》和现行公路桥规(JTGI)62—2004)给出的锚固损失计算方法进行锚固损失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元理论和关联函数,以坡体容重、粘聚力、内摩擦角、边坡高度和地下水赋存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将可拓理论引入到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当中,对某基坑边坡的稳定程度进行了评价;在此过程中,利用简单关联度构造判断矩阵并对指标权重进行求解,使权重的计算结果更加客观。通过与实际情况及模糊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证明将可拓理论运用于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且评价结果具有更加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考虑反向摩阻的后张法PC构件锚固损失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后张法PC构件预应力钢筋张拉时的经典摩阻理论,建立了预应力钢筋锚固时考虑反向摩阻力的力筋应力损失的统一计算公式,适于电算;给出了相应的近似计算公式,适于手算。分析表明:近似公式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完全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计算结果与现行桥梁规范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方便,适用于公路与铁路桥梁中任意形状力筋的锚固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20.
首先根据岩溶区桩端溶洞顶板系统的工程特点,引入突变理论和模糊理论,对岩溶区桩端溶洞顶板系统进行多层次目标分解,建立出符合其工程特点的岩溶区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评判层次结构模型;其次,依据突变理论基本原理,对各评判指标进行突变类型确定和突变类型归一化公式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根据归一化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得到岩溶区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评判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入模糊隶属函数构造方法,利用初始模糊隶属函数和突变级数将突变理论和模糊分析结合起来,建立出岩溶区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的突变评判新方法;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