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北锚碇(重力式锚碇)为例,在北锚碇地基持力层部位进行了原位摩阻力试验,结合室内岩块力学试验成果及地基持力层的工程地质状况,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与地基持力层基岩接触面的峰值抗剪断强度参数、抗剪强度参数以及比例界限值相对应的抗剪断强度参数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现行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对摩阻系数的不...  相似文献   

2.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特大沉井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锚碇为江阴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四大件之一,承受主缆拉力6.4万t,分解到水平方向为5.5万t,上拔力2.7万t.锚碇基础采用深沉井,沉井平面尺寸50 m×69 m,h为58 m,基底置于高程-55.6 m的含砾石粗砂层上,沉井顶高程2.4 m,第1节h为8 m为钢壳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余10节均h为5 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针对北锚特大沉井的土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情况,总结介绍了北锚碇基础施工设备、工艺、方法和施工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隧道式复合锚碇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模型试验和有限元(ANSYS软件)数值分析,研究了悬索桥带预应力岩锚的隧道式锚碇系统的承载机理,根据施工动态过程反演确定关键参数.锚碇-围岩、岩锚-注浆体-围岩相互作用力学行为采用无厚度接触单元模拟.结果表明,岩锚初始预应力控制着锚碇体和岩锚对主缆荷载的分担和参与时机,岩锚存在最小自由段长度,以均匀分布和传递围岩应力,形成岩石锚固墙新围压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普宣高速公路宣威岸重力式锚碇工程,设计了不回填无预应力、不回填有预应力和回填有预应力3种计算工况,利用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了重力式锚碇和地基的力学机制和破坏模式。承载机制表明:8倍设计荷载之前没有塑性变形,为弹性工作状态,最大变形在锚岩界面,摩擦效应居主导,基底拉应力区可控,锚碇结构抗滑移和抗倾覆性均处于稳定可控状态;12倍设计荷载之后塑性区逐步扩展,达到20倍设计荷载时全部贯通,基底塑性变形明显,锚碇结构变形显著,基底夹持岩体剪切破坏,夹持效应居主导,基底拉应力区不可控,锚碇结构抗滑移和抗倾覆性均处于不可控状态;锚碇施加的预应力只在结构-岩基协调变形之前起作用,之后影响不大;回填可以极大地改善基底应力状态与结构扭转变形、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可在容许变形范围内适当考虑增强效应。可见,重力式锚碇结构-地基协调变形与联合承载机制,表现为摩擦效应、夹持效应和回填效应的综合作用。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基底拉应力和压应力监控结构与地基接触面安全性,监测值小于地基容许承载力3MPa;通过基底变位和地基深部水平位移监控结构抗滑移稳定性,实际工程监测值小于1mm;通过角点不均匀沉降监控锚碇抗倾覆稳定性,倾斜值小于0.006;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可知,内部最高温度小于60℃,进出水温差小于15℃,内表温差小于20℃,峰后降温速率小于3℃·d~(-1);锚束锁固荷载监测变化幅值不超过设计值的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析计算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侧摩阻力,基于弹性理论,并考虑锚碇前、后锚端边界条件,建立了锚碇侧摩阻力的计算表达式。首先,根据实际锚碇受力情况建立了锚碇分析模型;其次,在Mindlin解的剪应力一般表达式基础上,引入锚碇前、后锚端剪应力为0的条件以及锚碇的静力平衡条件予以修正,得到锚碇侧摩阻力的解析式;最后,引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合理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揭示了锚碇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锚碇摩阻应力沿轴向呈单峰曲线分布模式,解析计算与三维数值模拟的最大摩阻应力平均误差约为8.5%;当主缆拉力较小(1倍设计缆力)时,锚碇自重可导致较小的侧摩阻力;当主缆拉力较大(3.5倍设计缆力)时,锚碇自重对侧摩阻力影响相对减弱;随着主缆拉力逐渐增大,锚碇侧表面可能出现局部剪切破坏,侧摩阻力将产生重分布.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造于软土地层中的锚碇沉井基础受力和变形情况复杂且无完善的计算理论的现状,文章以某跨江悬索桥锚碇沉井基础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锚碇沉井基础在多荷载工况下的工作性状,结果表明:锚碇沉井基础极限承载状态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锚碇前端土体极限承载力,为新型锚碇沉井基础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悬索桥岩锚锚碇系统能充分利用岩体承载能力, 但至今工程案例较少, 为了研究其承载特性和破坏模式, 以主跨为 1768m 的某公路双塔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岩锚锚碇为背景, 首先建立了锚址区地质概化模型, 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分析得到岩体力学特性。 然后, 采用 FLAC3D 建立了锚碇系统及围岩相互作用的三维模型, 模拟分析了岩锚区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 变形特征、 岩锚破坏模式。 最后, 采用楔形断裂法得到了岩锚的抗拔安全系数。 得出结论如下: (1) 岩锚锚碇系统的破坏机理为主缆拉力作用下, 锚体及周边围岩沿着破裂角发生整体拉剪复合破坏; (2) 通过超载法得到该桥岩锚锚碇围岩稳定安全系数为 7. 0; (3) 采用 “楔形断裂法” 得到岩锚锚碇的抗拔安全系数为 4. 0。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施工角度对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矩形基坑和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圆形基坑两个国内罕见规模不同结构形式超深基坑施工实例,对圆形基坑和矩形基坑的不同特点及信息化施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基坑特性,结构受力状态和施工情况作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9.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比分析了马蹄形和圆形两种横断面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性能。围岩及锚碇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围岩与锚碇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围岩采用扩展的Mohr-Coulomb屈服模型;使用超载法分析锚碇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马蹄形断面在边墙与拱以及边墙与底板的交界处出现较大应力集中,圆形断面应力分布均匀;在断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相同缆力作用下圆形断面锚碇位移小于马蹄形锚碇约22%,极限承载力高出马蹄形锚碇约18%,说明圆形断面承载性能优于马蹄形断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ANSYS软件对某悬索桥隧道锚碇系统进行二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隧道锚碇及围岩体在张拉荷载下的变形状态及时效特性,对锚碇与围岩间相互作用和锚碇结构安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长江四桥北锚碇基础为例,介绍大型沉井在岩面倾斜、高差大、地层性质不均,砂土液化严重以及施工场地狭小的条件下施工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塔钢锚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介绍了主塔钢锚梁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目标,施工程序步骤以及施工精度控制措施,可供今后类似桥梁的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江干线水位预测建模复杂、数据不全的问题,利用长江干线真实历史水位观测数据,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研究贫数据下长江干线水位预测.根据灰色系统中数据越近越有价值跟拟合曲线为指数曲线的特点,通过重新构造生成序列和重新定义初始边界条件对GM(1,1)模型进行优化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优化后的模型能更准确的预测水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栾昌花   《现代交通技术》2012,9(5):45-47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为主跨1418m的双塔3跨悬索桥,其主缆采用新型锚固钢板式锚固系统。主缆索股采用预制平行索股(PPws)法架设,除设置通长索股外,在南北边跨各增设若干背索。文章系统介绍了南京四桥主缆索股架设关键技术,可供后续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带桥由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承揽施工。该桥是目前长江以北地区单跨径最大、孔最多的现浇砼圆拱桥.其7#孔跨越南水北调箱涵。目前玉带桥工程还在紧张的施工当中,施工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并使用了许多新兴的施工方案加以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为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防止因水化热作用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文章结合现场的水文、气象及施工条件,针对锚体结构提出了各项温控措施,包括锚体分层浇筑、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布置冷却水管、现场温度监测等;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对温控效果进行预测,同时为现场施工提供监控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南京长江三桥北主墩在汛期搭设平台,进行无桩度汛,大直径泥质泥岩带浆钻进、巨大平面尺寸的钢围堰安装及下沉等非常规的基础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水质演变过程可看成是一个具有多节点,向下流关联的复杂网络系统。本文运用统计学的统计推断原理及复杂系统理论,对长江近两年的水质情况作定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水运是长江上游省份进出口贸易和地区间物资运输的重要方式。首先,论述了长江上游内河航运地位的变迁和未来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后长江作为东西向物流运输大通道的功能逐渐发挥,未来上游地区的江海联运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探讨了长江上游港口群的发展历史、发展态势及亟须协调的问题。主要港口由单一商贸功能向商贸加生产的综合功能转变,并通过多式联运积极拓展腹地,但港口生产能力过剩,且核心港区功能还有待加强。最后,对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长江上游内河航运和港口群的发展提出建议,指出要加快形成港口群合力,建设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完善核心港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