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满足铁路发展对通信系统容量和传输距离的更高要求,朔黄铁路采用TD—LTE系统,通过MSTP平台承载,基于SDH硬通道专线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可靠性,通过1588V2协议达到ns级时钟精度要求,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保障LTE业务的传送。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在京张和崇礼高铁实际应用情况和经验,对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的工程化应用、组网方案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应用实例重点研究了广域保护技术工程化应用方案以及基于所亭间光纤直连和传输通道两种组网方案,提出了铁路牵引变电所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工程化应用以及广域保护通道组网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铁路传输网的现状,着重从基于SDH多业务平台(MSTP)的应用策略、互联互通、设备选型、通道组织、工程测试五个方面,对铁路MSTP网络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信系统的建设遵循技术成熟、经济适用、同时满足发展需要的原则,网络结构满足运营维护管理体制的要求,传输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保护和恢复能力。基于寿平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组网及益羊线既有运营维护管理体制,本次工程通信传输系统组网旨在保证业务的高度可靠。通过参照子网连接保护(SNCP)已广泛用于传输系统的组网案例,其适用于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倒换速度快,可实时切换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为此,选用基于业务的SNCP作为本线传输系统的网络保护方式,以双发选收的原则保证通信传输业务的高度可靠,并在优化网络结构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益羊线传输系统的通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MSTP内嵌RPR技术在沈阳地铁传输系统的应用方案,对MSTP内嵌RPR的技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给出工程实施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易发生故障且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提出了供电臂自愈重构方法。该方法基于现有的牵引变电广域保护系统,将变电所站域保护测控装置设为自愈重构主装置,通过建立与故障类型、故障区段相对应的自愈重构流程,利用广域保护系统的广域通道及过程层通道,实现主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自愈重构功能。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传输SDH网络中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MSP)对于业务的开通要求,通过对现网错连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多个环网保护之间的优劣形式,明确后期传输通道开通对于时隙的要求,以及对于既有网络传输通道时隙如何进行整改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结合目前主要的铁路通信传送网技术PCM、SDH、MSTP和WDM,探讨PTN技术在铁路传送网的应用发展。铁路通信业务IP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广泛采用的SDH光端机传输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的业务需求,通过对PTN分组传送网的介绍和铁路通信业务特点分析,对PTN技术在铁路通信网的应用和组网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随着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设计中,如何选择设计合理的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化铁路远动通道。研究方法:分析主控站和被控站设备对通道的要求及接口方案,以及国内电气化铁路的通信网络建设现状,结合近几年国内通信领域日益兴起的MSTP(综合业务传输平台)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给出了电气化铁路远动通道组成方案的建议意见,并预测了电气化铁路远动通道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1)远动通道:当被控站较多、尤其是占用长途通道较多时,建议以调度台为单位组成2 Mbps自愈环网、采用2M E1接口,控制站及被控站均加设路由器、IP寻址方式,若考虑路由器也有备用,则组2个2 Mbps自愈环网;当被控站较少、基本上不占用长途通道时,可采用一主一备的64 k点对点方式,采用64 k4线音频板、同步/异步RS232/RS422/RS485接口。(2)视频通道:当被控站较多时,采用以调度台为单位组成2 Mbps自愈环网;当被控站较少、仅为增加个别被控站时,通过经济比较,也可采用2 Mbps点对点方式。(3)近几年国内通信领域日益兴起的MSTP(综合业务传输平台)技术应成为电气化铁路专网建设的首选,应很好的整合被控站内的综自系统、视频监控、MIS等传输网络,从而实现一种网络提供多种业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传输网络作为大秦线GSM-R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然而,在原有的传输组网结构上,虽然采用了可靠性较高的相切环保护方式,但切点却选择了二纤单向通道保护,在维护过程中发现,当异侧断纤时,存在传输业务起不到保护的现象,给列车运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MSTP采用共享环的形式实现带宽共享,可大大提高传输系统的带宽利用率.采用基于MSTP的MPEG-2的视频传输图像清晰、延时小,满足地铁高质量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结构组成和传输、控制、管理平面,黄万线铁路工程采用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特性的增强型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OptiX OSN 2500/1500设备组网,为国内首次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信号设备信息能否及时传送取决于网络传输通道的优劣,以排查微机监测系统网络传输通道丢包的故障过程为例,提供解决通道故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业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类业务对铁路通信MSTP传输系统FE接口的需求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实例,从业务需求、接口类型、数据配置等方面对MSTP传输系统FE接口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网络通道的安全性,尤其像调度通信等关系铁路行车安全的系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证明,对铁路行车调度信息系统传输通道实行双径路保护,是确保行车信息系统通道安全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定位,以及通信网络数字化趋势下传输系统承载业务接口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传统的OTN(开发式传输网络)技术、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重点阐述以PTN(分组传输网络)技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展望PTN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MSTP 可同时支持数据和语音业务,正逐步成为城域传输网的主流技术。新一代 MSTP 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对数据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输能力。是理想的城域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杨福辉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1):75-76,79
从铁路通信网络结构、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工程实例,讨论如何利用既有铁路通信音频线路和办公信息网络资源,实现红外轴温探测传输通道全网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通信传输网存在的结构不合理、保护机制不健全、部分传输保护组内由同一条光缆承载、光缆资源不足等问题,对传输网组网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传输网自愈能力.重点从局干传输网OTN和SDH/MSTP两方面进行改进.经过改进后铁路通信传输网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太原铁路局宁岢线与岢瓦线通信传输网络的安全可靠性,保障铁路重要通信业务畅通无阻,提出通过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PP)、子网连接保护(SNCP)和1+1线形复用段的保护机理来优化通信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