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融冰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具有四象限变流功能的中压能馈装置在中压环网与接触网之间形成不断流动的融冰电流,在接触网导线电阻中产生热量使得覆冰融化。基于布尔斯道尔夫理论,研究不同接触网供电制式下的防冰电流、最小融冰电流与最大融冰电流以及给定环境条件和时间内融冰电流的计算与选取方法;提出4种融冰电流循环方式,并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达到预期效果;基于2 MW的中压能馈装置进行融冰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验证融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接触网覆冰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来融冰的小容量接触网直流融冰装置及其载流温升现场试验方案。选取直流融冰装置作为电源、一定长度上行接触网和下行接触网作为试验回路,在接触网试验回路上加载不同档位和时长的电流进行温升试验;在接触网试验回路的承力索、接触线和主要零部件上安装温度监测装置和电流监测装置,监测其电流分布和温度变化情况,并对试验前后的回路直流电阻和关键连接点的线夹力矩值进行测量;通过分析得出直流融冰装置投入后接触网温升可控性,并对试验方案可行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覆冰的解决方案可分为防冰和融冰两种。论文分别建立了接触网防冰数学模型和接触网覆冰、融冰数学模型,推导了防冰电流和融冰电流计算公式。依托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接触网防融冰技术[1],对接触网防、融冰方案进行经济性对比,为解决接触网覆冰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交流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牵引供电网络交流防冰与融冰回路的简化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了接触网交流防冰与融冰的原理理论,比较研究了电阻器限流模式与电抗器限流模式的防冰与融冰方案,提出通过控制限流电阻器的阻值,促使整个防冰与融冰回路的阻抗发生变化,改变防冰与融冰电流的大小,产生焦耳热防止接触网覆冰或融化覆冰,实现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外接触网冰冻危害,借鉴电力行业采用大电流产生的电热效应除冰方法,将中压逆变型再生能量吸收利用装置作为负载,设计接触网防融冰系统。以长沙市轨道交通接触网为例,介绍防融冰系统设计原理,计算防融冰电流,分析基于中压逆变型再生能量吸收利用装置接触网防融冰方案,并提出设备改造方案,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接触网雨淞覆冰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原理,参考架空导线的覆冰预测模型得出接触网雨淞覆冰自然增长模型,并根据电热融冰热平衡方程,建立接触网牵引电流等效融冰厚度模型。在该基础上,得出接触网雨淞覆冰厚度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接触网覆冰的气象因素,也考虑了牵引电流大小极其持续时间的影响,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接触网雨淞覆冰的厚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当前,在我国建设节约型城市轨道交通的背景下,需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车辆再生制动产生的电能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以徐州地铁某含双向变流装置的实际线路为例,分析了整流机组与双向变流装置协同工作方案(整流+双向变流方案)的外特性,即恒压外特性和下垂外特性;对完全采用双向变流装置的方案(全双向变流方案)进行了运行性能实测分析;对含双向变流装置的车辆段进行了无功补偿分析。结果及结论:在恒压外特性下,随着启动电压从1 550 V升至1 650 V,相同条件下双向变流装置的整流输出功率有所增加,整流机组输出功率有所减小;当双向变流装置分别与12脉波及24脉波整流机组协同运行时,其整流输出功率依次减少;双向变流装置能代替整流机组独立运行,实现整流和逆变功能;当双向变流装置补偿的无功功率依次增大为0.50 Mvar、1.00 Mvar时,监测主所110 kV侧的容性无功功率均值依次减少了0.49 Mvar、1.00 Mvar,验证了双向变流装置无功补偿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供电系统中3种双向变流装置和整流机组配置方案,对比分析设备额定功率选择原则、协同控制策略以及主变电所注入点谐波的影响.采用1套整流机组和1套双向变流装置方案时,建议采用双向变流装置优先工作的控制策略,以减少12脉波整流带来的低次谐波影响.通过分析双向变流装置和二极管整流机组的短路阻抗,总结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短路保...  相似文献   

9.
向往  廖钧 《高速铁路技术》2021,12(3):91-96,116
双向变流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利用双向变流装置四象限变流的工作特性和多套双向变流装置的协同工作优势,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特点,制定了分布式无功补偿系统方案,提高了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节省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山区电气化铁路分布于崇山峻岭之间,空气湿度高、地形地貌复杂,易出现接触网结冰现象,影响铁路干线的正常运行。目前关于接触网防融冰技术规程规范缺少系统、全面的论述和具体的规定,专用接触网防融冰装备技术成熟度不高、缺乏实际运营。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接触网防融冰技术现状,全面分析接触网结冰灾害的风险源,研究接触网防融冰设计思路及具体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地提出接触网差异化防融冰关键技术方案,为山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融冰设计、运营维护等提供实际指导作用。研究结论:(1)明确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覆冰重现期,细化了电气化铁路冰区等级划分;(2)分析并罗列出了接触网结冰灾害的风险源,逐一确定出接触网防融冰设计思路及具体应对措施;(3)系统地提出了接触网防融冰关键技术方案及建设方针;(4)本研究成果可为电气化铁路防灾减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22日,世界最难铁路——宜万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标志着由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动态无功补偿(SVC)装置成功投入使用。该装置是在接触网末端进行网压提升的SVC装置,以稳定接触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夜晚寒冷,多雾雪天气.客运专线维修模式为夜间综合维修,其间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列车运行,接触导线可能出现覆冰.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行驶以及接触导线的良好使用,本文针对解决接触网融冰防冰进行分析,提出融冰防冰措施.研究结论:根据覆冰报警感应装置可及时发出除冰信息,实现迅速融冰,避免和降低冰灾事故.接触网融冰采用短路法是简单易行的,并且在接触导线上涂抹防止结冰的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接触导线覆冰;减少由于接触网覆冰导致列车的不安全行驶;减小由于接触网覆冰引起受电弓及接触导线的磨耗,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因此导线融冰防冰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建设在国内逐渐铺开,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已迈入磁浮时代.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家电网、铁路接触网防冰与除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速磁浮交通发展需要,根据长沙磁浮快线接触轨自身特点,以及长沙磁浮快线供电系统现有设备与供电条件等,提出接触轨直流融冰法和接触轨保线电流法,并进行理论计算及现场人为制冰和除冰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将线路上下行接触轨首尾串联,使供电系统与接触轨成为一种融冰电源发热装置,再使用既有供电系统整流装置向线路两端施加1500 V直流电压,利用导体本身的内阻消耗电能产生热能,可以使接触轨表面的冰层溶解,达到线路除冰或防止结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向变流装置输出外特性,分析电压调整率与下垂率的关系;以电压源换流器模型为基础,建立考虑下垂输出外特性的双向变流装置计算模型;采用交直流一体迭代潮流算法,进行含双向变流装置的城市轨道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列车采用6B编组,最高时速为80km·h^-1,研究双向变流装置下垂率和空载电压对峰值功率、牵引网网压和钢轨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输出外特性中下垂率的增长,双向变流装置峰值功率需求降低,但牵引网网压波动加剧,钢轨电位提高;当空载电压在1 500~1 650V范围内、下垂率为0.055~0.06时,全线牵引降压混合所整流工况的峰值功率最大在7 146~7 320kW之间。在实际工程中,应选取适当的下垂率和电压调整率,允许部分功率跨区间传输,以降低双向变流装置的安装容量,同时兼顾牵引网网压和钢轨电位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接触网融冰方式的优缺点,对接触网覆冰的热平衡过程与增长规律及相关基础参量进行计算,对SVC(TCR+FC)防融冰方案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并建立PSCAD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可以对线路进行有效融冰,在电能质量及谐波抑制方面均满足要求,确保了牵引供电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喜茂  孙丛君 《电气化铁道》2021,32(1):37-43,50
地铁站间距小,车辆启停频繁,制动时车辆进行再生制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反送至接触网,这部分能量若不能及时被邻近车辆吸收,将会抬升接触网电压,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传统的办法是将这些能量消耗在电阻上,从而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本文提出一种以三电平双向DC/DC变流子系统和超级电容储能子系统为核心的再生制动能量存储方案及三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SS8型电力机车变流装置负荷试验实时检测系统的电路组成、功能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应用效果,它能模拟机车电流的工作状态,满足变流装置在负荷条件下的试验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双象限的能量回馈装置技术,可实现直流侧牵引网和交流侧电网之间能量的双向流动.通过对电网侧电流的矢量控制,在牵引网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装置处于整流牵引模式,向直流牵引网输出电能,降低牵引网供电的大幅度波动;在牵引网电压高于设定阈值时,装置处于逆变回馈模式,将列车制动产生的能量通过变流装置进...  相似文献   

19.
接触网覆冰会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为了及时开展防融冰工作,提出一种高效快捷的基于在线监测的覆冰状态分析方法,实时分析接触网的覆冰状态。分析覆冰形成的气象条件以及接触网覆冰的物理模型;利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覆冰对接触网补偿装置补偿位移b值的影响,得出覆冰厚度简单近似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准确性;设计覆冰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并将系统投入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达到一定的环境条件时,接触网会发生覆冰,且接触线与承力索的覆冰形态不同;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接触网补偿装置的补偿位移不断增大,根据承力索补偿位移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覆冰厚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支线接触网故障智能切除装置能够可靠地切除接触网线路正常的负荷电流和故障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在不影响正线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将故障支线从正线接触网上瞬间切除,消除故障对正线的影响。装置能实时监测支线接触网运行状况,有效地提高支线接触网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