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新型试验装置,用于R4102DL柴油机起动敲缸的试验研究。基于瞬时速度和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而得到的1缸和3缸示功图,研究了起动敲缸对连杆、活塞及活塞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动敲缸对发动机强度的影响很大;第1次循环的爆燃压力可达9.2 MPa,是平稳怠速下气缸压力的2.4倍。因此,改善起动性能,降低起动时气缸压力对发动机平稳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在,乘用车柴油机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如低噪声、低燃油耗、低排放,以及高输出功率。改善噪声的关键是降低燃烧噪声,也就是降低柴油机敲缸噪声。降低柴油机敲缸的传统方法是减少由燃油预喷射引起的燃烧激振力、附加发动机机体加强筋或利用隔声罩改善噪声传递特性。然而,这些方法都有负面影响,如燃油经济性恶化、成本/质量增加。因此,需要依靠改进发动机结构来降低噪声。通过发动机试验分析了从活塞、连杆、曲轴到发动机机体的噪声传递路径和振动特性,认定活塞共振是噪声源。为了吸收活塞垂直运动产生的共振能量,设计了带有动态阻尼器的新型活塞销结构,它能产生与活塞反向的共振。验证了采用这一新技术降低柴油机敲缸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某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为研究对象,采用GT-Power软件进行活塞冷却喷嘴建模,得出影响活塞喷嘴开启时刻、流量速率、最大流量等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数据与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标定GT-Power模型,标定后的活塞喷嘴仿真模型可以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对活塞喷嘴选型及机油润滑校核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活塞敲缸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现象:(1)发动机怠速时,汽缸上部发出清晰而明显的"嗒、嗒"的金属敲击声,此声响有时会短暂消失,但很快又出现,转速提高后声响消失;(2)单缸断火,声响减弱或消失;(3)发动机温度变化时响声也变化;(4)多数情况下响声冷车时明显,热试时减弱或消失,但个别原因造成的活塞敲缸响反而在温度升高后加重。故障诊断:(1)活塞与汽缸壁配合间隙的影响,配合间隙大;(2)连杆扭转的影响;(3)活塞销与连杆配合孔装配过紧;(4)活塞裙部圆柱度超差,  相似文献   

5.
日产PD6型柴油发动机装置在CK20、CKA20型等载货汽车上。有辆CK20型载货汽车维护保养后,出车行驶不到20km,即因连杆轴瓦烧损而抛锚,拆检后,还发现活塞环“拉缸”严重,缸套内壁有明显的拉痕。经查,系修理工在检查曲轴连杆轴承、润滑油喷射装置的冷却喷嘴后,未将冷却喷嘴的安装螺栓上紧。不仅喷嘴的角度改变,而且使主油道的润滑油漏掉,导致发动机整机润滑油压力不足,油量不够,润滑油无法到达各摩擦副之间的润滑表面,直到连杆轴瓦烧损、活塞“拉缸”而抛锚。  相似文献   

6.
现象与特点活塞敲缸响是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出的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在怠速或怠速稍高时响声更加清晰。发动机转速提高后,声音减弱或消失。较为严重的敲缸故障,在发动机中速偏下抖动油门时,将会出现连续敲击声。活塞敲缸声会随发动机工作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发动机工作温度低时,响声较明显,随着发动机工作温度的升高,响声会减小或消失。  相似文献   

7.
高压共轨柴油机怠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由于怠速时供油量较小,各缸供油量不同和每缸供油量的波动很大,在不同的冷却水温下保持稳定转速所需的喷油量不同,会造成燃烧过程恶化、排放性能变差。因此,分析了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怠速不稳定因素,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怠速开环和闭环控制、各缸均衡控制以及多段喷射等来减小怠速时的转速波动和运转噪声,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柴油机的怠速性能。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发动机工作的异常声响主要有:活塞敲缸声,活塞销的敲击声,爆震声,活塞碰缸盖声,气门敲击声,活塞环敲击声,连杆大头抽承敲击声等。  相似文献   

9.
(六)可控式活塞冷却喷嘴实际上,并不是在发动机的所有工况,活塞顶都需要喷射机油来冷却的。如果关闭了活塞冷却喷嘴,那么机油泵就要减少供油量了(容积流量调节),这也有助于节约燃油。活塞冷却喷嘴的接通和关闭,是由活塞冷却喷嘴阀N522来完成的。该阀位于缸体的内V形中。通过N522来液压操纵一个切换阀,该阀会让机油油流去往活塞冷却喷嘴。1.功能(1)活塞冷却喷嘴已接通如果发动机控制单元没有触发活塞冷却喷嘴控制阀N522,那么通向活塞冷却喷嘴的通道就是敞开着的,机油可以喷射到活塞顶,如图24所示。  相似文献   

10.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50型汽车,发动机启动后,发出类似活塞敲缸的响声,且怠速时较明显,急加速时则有好转。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是汽油机工作或助力自行车行驶时,出现不正常的敲击声和杂声。一、活塞敲缸声 1.活塞、气缸磨损活塞或气缸严重磨损,增大了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由于活塞对气缸壁存在着侧压力,在上止点前后换向时,活塞与气缸壁将发生拍击,产生噪音。 2.活塞销和连杆小端孔以及曲柄销和连杆大端孔磨损若活塞销、连杆小端孔或活塞销座  相似文献   

12.
活塞长时间运转磨损导致间隙增大,产生敲缸现象,影响机体振动噪声。以四缸柴油机为例建立活塞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活塞间隙模拟活塞在不同故障程度下的磨损情况。在AVL EXCITE Power&Unit中建立发动机总成模型,分析活塞敲击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活塞敲击力主要为横向(Y方向)敲击缸套,引起振动加速度横向中高频信号频率能量增加,对水平和垂向及低频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一辆斯太尔1491型载货车,因一个缸的连杆弯曲而进行修理,但修理后却出现一种类似敲缸的异响。故障检查:经检查,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正常,活塞也未出现反椭圆;各缸中心线纵向在一个平面;连杆轴承与连杆衬套的配合也无过紧现象。后来,考虑到该车上次修理时更换过一只连杆,于是对新换的连杆进行检查,果然发现新更换的连杆与其他连杆非同一组别。故障排除:换用同一组别的连杆后装复试车,类似敲缸的异响不再出现。故障分析:该型载货车采用的是WD615·67发动机,而WD615系列发动机的连杆分为A、B、C、D、E、F、G、H、J、K、L、M、…  相似文献   

14.
直蚌线无连杆车用空压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空压机是通过连杆的作用将曲轴的旋转运动变为活塞的往返运动。这种空压机由于结构上的原因,活塞在运行过程中对缸壁有径向作用分力。会加速缸壁的磨损,降低活塞与缸壁之间的气密性,窜机油的现象也随之发生。同时,由于连杆的摆动,整机的体积和重量也大。因此,这种空压机的比能耗高,寿命短,窜机油量大,单位机重的产气量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发动机的不断强化,活塞的热负荷越来越高,常规的冷却已不能满足要求。为保证发动机的性能,因而采用了对活塞内腔顶部进行喷油冷却的结构措施。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是在机体的润滑油道上安装专用冷却喷嘴,对活塞内腔顶部进行强制喷油冷却。在使用中要保证冷却喷嘴畅通、有效,否则将因得不到喷油冷却而使活塞顶部与第一道环槽的温度升高,造成活塞顶部异常膨胀、烧蚀,甚至拉缸;环槽温度升高使机油胶结,造成卡环等发动机故障。下面以解放CA1380P4K2L11T4重型卡车为例分析活塞冷却喷嘴失效引发的发动机故障。该车发动机型号为CA6DF2-26,活塞冷却喷嘴安装在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上,活塞采用内冷油腔设  相似文献   

16.
活塞连杆组是发动机的心脏部件。活塞连杆组的选配和装配质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现将笔者十多年来装配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按室温修正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 发动机大修时,大部分发动机需要镗缸和磨缸。在镗缸和磨缸时,一般采用基轴制,即按选定的活塞镗缸和磨缸,使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符合规定。 发动机制造厂所规定的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是在20℃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厂某用户活塞装车仅运行200来米,就发生敲缸声,后又倒车几米,拆车后只见碎片。从活塞碎片分析,无拉缸痕迹,活塞环亦可在环柱内自由转动.判定事故并非活塞质量而致。考虑是否由活塞肖残片,经清洗发现断口有清晰原始裂纹(见图)。初步断定为活塞肖先裂断,连杆脱离活塞肖的连接,作无序运动敲击缸壁而致的后果。为确切作出结论:对活塞肖作金相和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8.
题目:配气机构运转杂音故障的诊断和排除1、考试方法:现场实物操作2、考试时间:60分钟。3、技术标准: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小允许有活塞敲缸卢和活塞销、连杆轴承、曲轴轴承等异响,允许有轻微而  相似文献   

19.
正平稳运行的发动机会伴随协调而有节奏感的声响。当汽油机性能恶化后,会出现连杆轴承异响、气门异响、敲缸响声、活塞销异响等现象。上述故障将会降低工作效能及加快机体部件磨损,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在上汽通用五菱4S店,车主李小姐反映,在车辆售前检查时发现一辆五菱宏光怠速时正常,但车速到达2200r/min后有"啪啪"的异响,升到3050r/min时异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通过长时间运转之后,往往会产生连杆变形、曲轴变形、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中心线偏移、气缸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垂直度误差等,进而造成活塞偏缸。所谓活塞偏缸,就是曲轴连杆机构装配后,活塞任一位置时的轴线放后倾斜;或者说发动机在运转中,活塞在气缸内作偏于一侧的不正常运动。活塞偏缸是发动机装配与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