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文 《重型汽车》2003,(2):36-37
MBO(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收购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由经营者转变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22):31-33
<正>在全球汽车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招贤纳士"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诸多企业在进行国际收购时,也纷纷笼络"国际型"人才。关键人才影响企业收购成败。企业遴选人才,既需要高级人才,也需要技术人才。人才在国际收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称得上"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4年前中海油介入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失败,今年中铝公司注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再次受挫。然而,与两家国企命运不同的是,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悍马品牌的意向却受到美国朝野的一致欢迎。收购优尼科、投资力拓遭遇红灯,收购悍马却大开绿灯,三者不同的命运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三种不同境遇为迈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半年以来,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一直亲自向媒体散播这样一条消息:万向正在考虑并认为很有可能收购德尔福的部分资产。如今,我们对中国大企业在海外进行收购行为颇已司空见惯。而万向作为中国最大的零部件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起,携大量资金横扫欧美零部件企业,先后收购了几十家外国企业。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面对万向放言购买德尔福部分资产的“豪言”,又为什么不行呢?德尔福一向奉行的也是产品与资本共同运作的“政策”。买进、卖出是  相似文献   

5.
中联重科集团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生产企业CIFA公司于9月19日在意大利米兰完成交割。中联重科集团董事长兼CEO詹纯新代表收购方与CIFA公司原股东Magenta基金的代表共同主持了交割仪式。此次收购的总金额为5.11亿欧元,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欧洲的第二大收购案。通过对行业排名世界第二的CIFA公司的收购,中联重科一跃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生产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车企收购兼并海外企业或品牌的新闻近几年比较热,要么是空穴来风,要么是自身炒作,最后证明,收购海外品牌或企业最后成功的少之又少,即使收购成功后也是麻烦不断,亏损连连,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就是十分惨痛的教训。然而看到一汽、上汽、东风都有了自主品牌的轿车产品,北汽像样的自主品牌轿车一直弄不出来,心里就有点急了,心急之下难免走出浑招。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涛涛集团是生产全地形车的企业,近日,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海外收购,以扩展海外市场,目前,已将收购目标锁定在美国同行业的一些老牌企业上。涛涛集团2006年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了第1家海外全资子公司,直接负责当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目前,该集团已经在全地形车需求量最大的美国、加拿  相似文献   

8.
小雨  蹇鹏 《时代汽车》2009,(6):66-69
中国汽车企业在外国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曾大手笔的收购了这些企业,著名的案例就是韩国双龙,其次是英国的罗孚。这两家企业现在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新的思考又将面临。  相似文献   

9.
抄底之殇     
自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产业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中,克莱斯勒、通用已宣布破产保护,福特也已是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应声而倒,而国际汽车形势的剧变也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众多选择的可能。于是,众多关乎并购的江湖传闻甚嚣尘上,“抄底”国外汽车资产成了中国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词汇,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从没像今天这样频频出现在全球汽车大舞台的聚光灯下。针对中国车企的海外收购,业内人士分成了态度截然不同的两派。支持者认为,现在收购的成本低,是企业走出去的好机会,可以掌握先进技术和进军全球的经验。反对者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基本上还是生产型企业,最多是一个生产研发平台;而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则是生产研发、金融运作结合在一起的巨大平台。在海外生产、经营管理,乃至进行资本运作,处理海外政商关系等方面,中国企业还是小学生,难以消化收购的资产,还是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10,(7):142-142
6月8日.雷诺汽车将与其联盟伙伴日产汽车及其韩国子公司雷诺三星.联合收购韩国汽车制造商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目前已经递交了收购意向书。雷诺发言人表示,截至目前,全球共有6家投资企业向双龙汽车提出收购意向.  相似文献   

11.
一、加拿大欢迎中国汽车企业到安大略省投资办厂 2005年10月27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发表了“安大略的中国策略探索”的重要社论。安大略省省长麦坚迪(Dalton Mcguinty)率领125人的商业代表团访问中国。社论指出安大略省90%以上的国际出口,每1美元商品和服务中有40美分供给美国,而美国和其它各国争先恐后地踏上中国之路。尽管美国有巨大财富,但至少在未来20年它没有像中国那样具有巨大增长潜力。安大略省要努力将迅速崛起的中国汽车工业引进,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发射台去进入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联合国贸发会(UNCTAD)定义跨国并购是:外国企业与境内企业合并;或者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达10%以上,使境内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移到外国企业。它是跨越文化等重大界面而进行的产权、股权或控制权的让渡行为。Bruce(1998)明确指出:“并购成功与否不是仅仅依靠被收购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并购后的整合。”成功的并购可以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为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成功的并购不但不能实现价值的提高,反而还会拖累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中铝公司收购力拓的“世纪大交易”尚在艰难谈判中,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再次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闻热浪”……  相似文献   

14.
维特根集团收购了边宁荷夫(Benninghoven)公司70%的股权。边宁荷夫公司是德国一家著名的沥青拌和站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企业总部位于德国米尔海姆。  相似文献   

15.
刚刚上汽还在为收购“罗孚”品牌忙得不亦乐乎,半道儿福特突然杀出,“罗孚”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海外著名汽车品牌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福特汽车日前就“关于Rover(罗孚)商标发表声明”,福特汽车将行使优先权,从宝马手中购买罗孚商标。  相似文献   

16.
萧谏语 《时代汽车》2009,(12):80-83
不久前,福特公司宣布选择吉利汽车作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如果收购交易最终达成,这将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收购的最大一笔交易。数据显示,沃尔沃今年第二季度亏损了2.31亿美元,这是福特最终痛下决心出售沃尔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江辽 《时代汽车》2011,(1):112-115
早在山东重工成立之时,就有敏感人士撰文指出,如果中国重汽收购中通未果,下一个收购中通的企业很可能就是山东重工。一年之后,山东重工洽购中通的传闻大量见诸报端。中通没有与山东重工就收购事宜进行洽谈,信息不属实。2010年12月3日,中通客车相关负责人态度明确地向相关记者表示,媒体报道的"山东重工收购中通客车"属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专用汽车》2011,(3):53-53
前不久,山东万事达车辆集团旗下的梁山万事达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被中集集团收购,成为中集集团在梁山收购的第二家专用车企业。据了解,两公司的正式签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中铝收购力拓宣告失败,这例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以力拓“移情”并付给中铝1.95亿美元“分手费”而宣告谢幕。与此同时,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悍马品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蛇吞象”式的收购将是中国企业在汽车制造业所做的最大宗海外收购之一,引发了不少质疑,有媒介评论和专家表示悲观,指出其“不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襄阳在争创"中国新能源之都"的路程中,不仅只重视整车企业的发展,还注重对全产业链的引入,这就包括了骆驼集团。骆驼集团,全国最大的蓄电池制造企业之一,完成了对原来襄阳宇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地在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