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相比于传统的"桥建分离"型高架车站,具有更严重的振动和结构噪声问题.以某典型"桥建合一"型地铁侧式高架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测列车到发站时站房结构振动和结构噪声响应,分析这类结构型式的响应规律,同时对不同功能区进行舒适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的振动更剧烈,站厅层峰值加速度是"桥建分离"型高架车站的2~6倍;相比于柱顶/底,楼板振动的优势频段为10~60 Hz,低频振动被放大,并在楼板一阶竖弯频率处出现共振;相比于柱顶/底,悬挑端部振动在低频处被放大,受雨棚立柱的约束作用,站台层悬挑端的振动放大效果弱于站厅层;列车到发站时站厅层不满足振动舒适度要求;休息室内结构噪声影响较振动严重,最大超标量为21.02 dB.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能运量不断增加,车站要满足扩能后的列车运行,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扩能改造.为节约投资,这样的扩能改造均在原站场设备基础上进行,车站信号设备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造.现以继电电路的插入、过渡及试验为例,简述利用"天窗"点进行继电电路的插入及试验.  相似文献   

3.
移频自动闭塞"N+1"冗余系统是我国自行设计的微机化、冗余化的集中式新型四显示自动闭塞.为满足提速的需要,徐州电务段管内京沪线南沙河站至茅村站10个电气集中车站,89 km,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站27个电气集中车站,222 km,相继安装了移频自动闭塞"N+1"冗余系统.设备上道以来故障频发,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及铁路运输的效益,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必须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优化查询SQL解决"铁路车站系统"数据库I/O冲突的步骤."车站系统"中某些子系统响应速度非常慢,监视系统性能瓶颈时间段数据库的状态,比较两个以上时间点性能差异,发现引起性能瓶颈的主要问题来自I/O争用.可以通过建立索引,为查询增加参数,修连接改查询语句书写顺序等手段可以获得更加优秀的数据库查询计划.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桥-建"合一高架车站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固有振动是反映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模态参数,是评价结构动力性能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深圳地铁3号线标准高架车站为例,通过建立高架车站结构空间模型,对其固有振动模态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架车站结构整体动力作用分析、乘客舒适度分析等动力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29日,是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和9号线一期、1号线北延伸段和4号线修复段"三线两段"同时开通.至此,上海轨道交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运营里程迅速扩展到230km,车站总数达到163座,位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客流特征的变化,车站运营出现了新的问题,采用常规的扩能改造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借鉴日本东京对既有线改造的经验,北京提出"微中心"的理念,根据站点所在的区位定位、规划条件、客流特征、既有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以13号线五道口站为例,根据所属"微中心"类型,以车站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为核心,采用相应的更新设计思路和策略,对车站和周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现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实施便捷的交通接驳一体化,优化区域交通组织,整合城市景观,提升车站的服务水平,为其他轨道交通既有站点的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站型多为地下结构,车站的通风采光模式为机械设备通风和人工设备照明,同时全地下结构型式的车站土建投资相对较大,高架车站和地面车站的建设对城市的区域交通和区域景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4座已建成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浅埋明挖"车站设计案例,对车站建设的研究背景、空间设计、自然光引入、精细化设计方案及后期实际运营效果进行了分析.针对该站型在场地适用性、建筑节能、空间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结合市政绿化带建设将车站设置在路侧绿地下面,减少地铁建设对市政道路和既有管线的迁改,并结合车站土建结构施工"明挖"的特点,减少车站结构埋深,节约投资,提升站厅高度,塑造挺拔舒适的候车空间;同时设置屋面采光天窗,形成车站站厅自然采光通风的效果,减少车站设备系统的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这种绿色节能的创新设计思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不仅实现了车站"浅埋"的优势和适用性,达到运营经济、设备节能效果,还能营造一种舒适、健康的乘车环境,为后期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独立地面式地铁车站",系单独把地铁车站建在地面,而进站前及出站后的区间线路均建在地下,进出站有斜坡段联接的一种设置车站方案.本概念可扩展为"独立高架式地铁车站"或"独立浅埋式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10.
《铁道知识》2006,(6):1
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蒙古语的意思是"美丽而危险的少女",海拔6178米,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玉珠峰车站是青藏铁路第一个旅游观光车站,走下火车,即可踏上方砖铺就的观景台.  相似文献   

11.
无线调车监控系统是由站场绘制与数据处理一体化软件、地面安全监控子系统、车载安全监控子系统构成.数据自动处理软件可以方便、高效地处理调车监控系统中车载和地面子系统所需要的大量的站场静态数据,有利于调车监控系统的推广.本文详细介绍站场绘制与数据处理一体化软件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中贯通地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建设的客运专线角度出发,研究综合接地的工程实施及接地的总体技术方案,得出贯通地线是综合接地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从贯通地线的选材,埋设、牵引回流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从土壤电阻率、牵引回流等几个方面在客专工程实施时进行考虑,合理地选择贯通地线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f3地裂缝通过北站房及高架候车室拟建场地,其活动对站房安全有较大影响。查明其位置、评价其影响、并提出对策是防治地裂缝灾害的关键。介绍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对拟建场地f3地裂缝的勘察概况做了说明,并通过对已有观测数据和地裂缝活动特征的分析,估算地裂缝未来的活动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证电子计算机房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及各种接地方法.阐述不同接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CIPS中CAD工具的完整建模思路,简单介绍其操作、界面图形处理功能,并针对CAD工具的数据处理功能描述了CAD工具整体数据的组织模式,着重介绍了路径、进路的搜索规则,路径优化及进路变更的原理及方案。难点在于综合考虑编组站运输作业需求以及信号联锁条件下,合理的搜索出路径并统一产生与联锁相匹配的路径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正线机车在沿线车站进行临时调车作业的特点,在既有的STP-yh(原DJK)型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研发适用于正线机车的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地面设备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接口方式采用光通道,车载设备通过文件调用方式或者无线传输方法获取站场数据文件,机车定位采用基于GPS的综合定位技术。该系统在陇海线的试用结果表明,机车自动入网正确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对正线机车在沿途车站进行调车时的作业安全防护。该系统将STP-yh系统的应用范围拓展至正线机车上。  相似文献   

17.
建设地对车综合安全监控网络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建设基于整合的地对车综合安全监控网络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明确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初步探讨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提出系统整合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应用是一次设计手段的变革,站场专业是铁路工程中的龙头专业,是BIM技术应用的重点专业,站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对整个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论述站场专业BIM技术应用现状。以站场专业利用BIM技术作为设计手段为目的,从设计软件、标准、基础数据和交付平台等方面对站场专业BIM技术应用提出解决对策;提出站场BIM设计软件研发的两种方法。以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为基础对站场IFD标准进行扩充和完善,以站场和航测专业的数据接口为例对站场设计从二维到三维转变时的接口数据适应性调整进行说明。通过对站场设备添加可定位的身份编码,在自主研发的BIM综合管理平台上构建铁路站场专业三维信息模型组织结构树。  相似文献   

19.
分析铁路站段资源管理的现状,阐述以MapX控件和MapXtreme服务为平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进行铁路站段资源的管理.提出系统的基本架构、总体设计及实现的方法,实现铁路站段资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车站配线图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该系统提供了配线图的标准图符集,实现了车站配线图的自动绘制,配线图与设备数据库之间的校验和查询等,为绘制和使用车站配线图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