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正确掌握油路大中修周期,是公路养护部门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各国对油路大、中修周期规定不一,例如捷克双层表处交通量在250~3500辆次,使用年限为15~3年,中修周期为2~5年。目前我国的油路设计使用年限,从表处到沥青混凝土为6~15年。如果参照上述外国和本国规定的油路设计使用年限,往往与目前实际油路使用情况出入太大,公路养护部门,无法遵  相似文献   

2.
齐广库 《公路》1994,(5):42-43
我县于1969年和1974年先后修建了衡水至大营(县级路)、邢台至德州(省干线)两条渣油表处路面,长52kin。石灰土基层厚14cln,表处面层厚为1.sn和2.比m。19引年对邢德线17.4km和衡大线北段16km进行了大修和改建。尚有1974年修建的23km继续使用,其使用期已达22年和19年,大大超过了《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石灰土基层渣油(沥青)表处路面使用几年后,由于石灰土施工质量的差异,局部路块开始出现病害。为提高其使用年限,应根据路面的损坏情况搞好养护。除考虑交通量大小这一主要因素外,另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气候条件。枣强县…  相似文献   

3.
我省1983年底己有油路6586公里(其中国省道5668公里,占86%)沟通邻省,联接地市,构成了我省公路网的骨架,担负着53%的公路运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它的技术状况与交通量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我省油路建设始于1961年,原设计交通量一般为500~1000车次,全为单、双层表处。目前1000~2000车次的占33.1%;超过2000车次的占16%。修建十年以上的有3784公里;修建六年以上的有5909公里。平均使用  相似文献   

4.
市政道路路面维修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本文从市政道路的路面铣刨、封层粘层喷洒以及面层施工等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技术建议,以提高市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省道S231线(原省道汕凤线)K44+000~K48+575段是潮州市区进出口北向主干道,随着公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的日益剧增,原路面已不堪负荷,需要大修改建。介绍此路段旧沥青表处路面上铺筑水泥砼罩面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玉林地区,地处桂东南平丘地带,多雨潮湿,气温较高,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年蒸发量1500—1750,年平均气温22℃—25℃,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属东南沿海台风暴雨过湿气候区。全地区的公路绝大部分没有正规铺过路面,基本上是多年养护逐层添加砂土  相似文献   

7.
我国援建赞比亚塞曼公路,起于塞伦杰与大北公路相接处,至卢阿普拉省省会曼萨,1983年6月至11月铺筑42.9公里基层和沥青表处面层,粘层和主层油用阳离子沥青乳液,封层用阴离子沥青乳液稀浆,由于沥  相似文献   

8.
范逵 《国外公路》1997,17(2):50-53
为对路面表处层的状态提供一个适当的评价,至关重要的是开发和应用可模拟其营运状态2并测定其基本特性的试验方法、工程师可以此来评价任何特定道路条件下表处层的性态,从而选定上有所南非特性的表处上来重点对测定粘料初始哟度(粘结力)和粘结料与石屑间的粘着力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介绍了拨拉试验的发展背景、试验要求和程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拨拉试验是研究路面表处层早期性状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良型沥青表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我国沥青表处的技术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后,说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同时,介绍了国外碎石封层的技术要求和应用现状。综合沥青表处和碎石封层技术两者优点,本文提出对我国沥青表处进行技术改良。通过试验路的验证,表明改良型沥青表处适合我国西部县乡道路的材料、设备和施工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蒙新高速公路施工对PR、TLA、SEAM混合料添加剂进行全寿命经济对比分析,为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选择质量优经济省的抗车辙添加剂提供参考,对确保高等级公路路面质量及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县处于江汉平原,无碎石可采,唯有河砂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在油路修筑中一直没有利用河砂。却从200公里以外的黄石碎石厂用火车运回碎石,再用汽车转运上路,其运输环节较多,损耗较大,造价过高。于是我们选择河砂作为沥青表处的主要材料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沥青表处面层从设计到施工的质量控制,并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较为直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嘉林  陈京钰  史越  陈剑峰 《公路》2011,(3):119-122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已进入建养并重的阶段,路面的及时养护对维持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项目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旧路面路况调查与评定、路面病害的钻芯取样,系统研究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修养护设计思路,提出了路面病害的钻芯样本、钻芯位置、钻芯数量与需要处理路段集合的确定方法,并明确了中修养护设计中不同方案路段的划分...  相似文献   

14.
付凯敏  彭彬  陈京钰 《公路》2010,(11):203-206
首先通过对微表处路面声学性能调查,发现车内噪声随路面构造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然后探讨在4.75 mm和9.5 mm集料之间增加7.13 mm的筛孔并控制其通过量的方式,来降低路表的宏观构造,实现了减轻微表处路面车内噪声和保证抗滑要求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南省已建成的6条高速公路病害情况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以及长大纵坡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分析,将云南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归结为原材料质量、不利的气候条件、施工组织、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和路面结构组合等几个方面,并提出减轻和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5,(7)
文中将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理念融入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费用分析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全寿命周期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建设期的初期建设费用以及在运营期内发生的修补养护费用。运营期内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车辙修补费用和开裂修补费用。车辙的预估模型采用AASHTO模型的修正形式。开裂修补费用以路面结构的疲劳开裂率为依据进行计算。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可为路面设计管理提供参考,以正确评估道路在全寿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部分街道,在公共交通车站处的局部路面,一般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有的并已经破坏。我们于1960年和1962年曾两次进行调查,这些路面面层为单层式或双层式沥青混凝土,厚4~7厘米。自完工到目前最长者使用已九年,最近者四年,有的是完工当年即设站通行公共交通,有的是在完工七年后才增辟公共交通路线新设站位。在设站后很短时期内,停车处就都发生了变形,且逐渐发展严  相似文献   

18.
19.
沥青表处是一种强基薄面型的沥青路面形式,其施工工序多,工序衔接紧密,质量控制要点多。文中结合南部非洲赞比亚卢萨卡城市交通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从基层要求、原材料质量及施工控制、路面养护等方面对双表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双表处常见病害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缺陷进行了探讨及分析,总结了相应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沥青双表处是一种施工工艺简单和易于维护且较为经济的路面结构。本文通过对国外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践,并结合相关技术规范和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双表处面层撒铺率的确定方法,给其他类似地区的项目表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