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刘桓 《公路交通科技》2013,(11):317-318
本文依托大通河人行吊桥的设计,对全桥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确定各阶段模态的频率和振型,从中找出对人行荷载敏感的模态,接着确定桥梁的容许行人密度(如有性畜通过,则进行折算)。选用相关规范和指南,评定人行吊桥舒适度指标。最后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对人行吊桥结构振动进行模拟计算,利用研究成果对人行吊桥采取振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概 述 上承式吊桥是七十年代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结构。这种桥型,适宜于在深谷陡坡地带,且桥下净空不受限制的条件下修建。1972年5月在哥斯达黎加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这样的预应力混凝土吊桥——里奥·科洛拉多(Rio Colorado)桥,主跨跨长为124米,从而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后,日本在1977年又建成了这样的一座,跨长为54米,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座。从国外已建成的这两座桥梁来看,它们与原来的下承式吊桥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这可通过图1中两者的对比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张哲  邱文亮 《东北公路》2003,26(4):91-92,65
介绍了兰旗松花江大桥——240m跨径自锚式混凝土吊桥的结构设计、结构分析、施工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翠华 《国外公路》1996,16(6):39-41
文中介绍的日本明石海峡吊桥,多多罗斜拉桥和来岛吊桥,是连接本州 四车的超大跨和大跨径桥梁,前两桥均系目前同类桥型中的世界最大跨径桥梁。正在施工的这几座桥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对景观做了与环境协调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一、概 述 用受拉悬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称为吊桥。由于吊桥的受力形式合理,承受拉力的悬索可以用高强钢丝制成,故它的跨越能力比所有其它桥梁体系都要大,是目前跨径能超过600米以上的唯一体系,例如英国1981年建成的恒伯尔(Humber)吊桥(图1),中跨达1410.0米,成为当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桥梁。据理论分析,这种体系的桥梁,其最大可能跨径还可达到3700米。现将世界已建成的十一座有名的特大吊桥列于表1。  相似文献   

6.
李湛 《公路交通科技》2010,(11):169-171
悬索桥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振动频率、振型及阻尼比)是大桥动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采用Midas Civil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某单跨简支钢桁架悬索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大桥的动力特性,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大桥的动力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以验证数值分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央扣索对单跨简支钢桁梁悬索桥自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付涛  方伟 《公路与汽运》2011,(3):133-136
该文对双轴对称工字钢单伸臂梁伸臂端和简支段跨中均受集中力作用时的弯扭屈曲进行了分析;运用能量法推导了单伸臂梁伸臂端和简支段跨中受集中力作用时简支梁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并用ANSYS有限元对单伸臂梁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将其分析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吴阳  潘盛山  张哲 《中外公路》2013,33(1):133-135
采用双重非线性的分析方法,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座单肋对角斜跨桥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实现了桥梁受力全过程分析,并探讨了初始缺陷以及截面厚度变化对单肋对角斜跨拱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跨均布活载作用下,拱肋的破坏始于L/6和5L/6截面的屈服,拱肋逐渐由无铰拱转变为三铰拱进而失去承载能力;拱轴线的面内初始偏移对单肋斜跨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明显;拱脚截面加厚是提高单肋斜跨拱桥极限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大跨度悬索桥单缆结构和双缆结构体系下有限元模型,针对两种结构模型在汽车活载、横风荷载、自振频率结构特性和受力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车活载作用下,双缆体系下的竖向挠度包络曲线位于单缆体系内侧,双缆结构加劲梁竖向挠度较单缆结构有所减小;横风荷载下,两种结构体系下的横向弯矩、挠度下的变化曲线较为类似,且双缆结构下的极值更大,在桥塔和跨中处加劲梁横向弯矩取得最大值,跨中处边跨挠度取得最小值,且主跨段挠度远大于边跨段挠度值;双缆结构的大跨度索桥一阶纵飘频率、横弯频率和扭转频率有所下降;一阶竖弯频率有所增加。从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双缆结构大跨度悬索桥具有更优的受力特性和安全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海珠大桥加固实施方案静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海珠大桥(钢桥)采用自锚式吊桥加固设计方案。静力分析表明,经过加固后,大桥中跨可减少原桥恒载下的弹性挠度,桁架式载显著;边跨桁架挠度减小,由背索的张力和部分节间施加预应力使下弦杆内力明显减小。实现体系转换后,大桥结构受力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