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燃气输配管网储存天然气的方法.利用末段管道和储气罐的储气技术,采用动态模拟计算方法可以调整和优化设计,解决系统供需矛盾,向用户安全、稳定供气.输配管网的动态分析可以对燃气输配管网进行实时的仿真模拟,对管网中管网结构、管径、储气方式及其组合进行有效的调整,使管网运行参数最优.动态模拟方法是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用数学分...  相似文献   

2.
城市天然气高压环网储气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城市配气系统中的高压外环,介绍了城市高压外环天然气管道储气能力的计算方法,抽象出了城市高压外环天然气管道的物理模型,用适用于城市高、中压天然气管道的通用公式推导出高压外环管道储气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3.
高压燃气管道储气能力与两端压力和管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得到高压管道的储气量与压力和管长的关系,利用稳态仿真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求出的沿线压力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沿线压力变化公式.结合储气定义推导出储气量与管长的关系式,并得到实例验证.从关系式来看,当管长等于最优管长时储气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地下储气库储气规模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储气库的储气规模是设计地下储气库的重要参数,其包括要季节不断交替注入或采出的工作气量、突发事件应急储存的气量和气垫气量三部分。同时对储气库建设中气垫气和工作气之间的比例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输天然气与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输天然气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都是输气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和经过的区域大不相同,因此二者的风险有很大的不同。文中以《管道风险管理手册》为基础,结合半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管道指数法,通过比较长输天然气与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对城市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CO2作为地下储气库垫层气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下储气库垫层气占据枯竭气藏较大空间 ,及与工作气的混合等问题 ,从CO2 和CH4 的物理性质角度出发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并提出了CO2 作为垫层气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即在临界压力附近具有较高的压缩性能。另外利用CO2 作为垫层气 ,也可以对注CO2 气体提高气藏采收率中气井的CO2 的回收加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长输管线末段储气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长输管线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系统。介绍了长输管线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的两种方法,阐明了长输管线末段管道的工况特点,给出了末段管道在输气的情况下储气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设计了长输管线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与原有相结合的计算程序。根据长输管线的供气方式采用末段管道储存天然气更加经济合理,对工程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严重腐蚀的危害及产生腐蚀的原因,针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防护差距,提出了我国加强地下燃气管道防腐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二高压线为例,介绍了城市管网安全性的检则和评价方法。对土壤环境性质、防腐层破损程度和管体腐蚀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价的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偏高,呈弱碱性,土壤环境腐蚀性综合评价为中等。管线防腐层老化严重,厚度较薄且有破损点,保护性能比较差。管道的部分管体已经遭到破坏,003号探坑处已经不符合强度安全要求;其他探坑处管道在现在的服役条件下,剩余壁厚仍然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但是管体已经发生腐蚀,建议加强检测或采用阴极保护。  相似文献   

10.
节约旅行时间的价值是决定消费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重要参数。而提高交通运载工具的旅行速度是有成本的。节约旅行时间的价值是交通建设项目成本效益评价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本文深入分析影响旅行时间的主要因素及大国节约旅行时间价值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1.
某天然气管道发生腐蚀穿孔泄漏事故,利用理化实验分析、微观分析(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分析了事故管道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腐蚀产物等,确定了腐蚀穿孔的诱因,并推理得出管道内发生CO2腐蚀的机理。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管道的运行工况,从管道清管、气质处理、管道内检测及介质流速等方面给出了几点防腐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盐穴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运行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岩盐矿床地质构造的地区,将天然气储存在地下含盐岩层内,实现在短期内提供高容量的储备,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结合国外相关技术文献及部分研究成果,对盐穴储库运行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在运行过程减少溶腔的收敛性,防止水化物的形成,溶腔建腔过程形成的冷带和残留盐水对运行过程的影响;垫层气技术、运行的稳定性及注采循环中应注意的问题。文中分别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为今后国内盐穴储库的运行研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储运中的翻滚(涡旋)现象及预防措施,着重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在储运中的翻滚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翻滚现象,提高液化天然气在储运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输气站场管道异常振动会造成管系疲劳失效,给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隐患。文中从振源方面将管道振动分为机械导致的振动和流体导致的振动,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研究表明:机械导致的振动通常为转动设备本体设计不合理或安装质量问题导致的振动传递给管道;流体导致的振动通常是管内气流脉动引起的气柱共振或机械共振。利用研究结果对某输气站场管道振动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是气流脉动产生的机械共振所导致,建议在设计天然气站场工艺时要尽量避免流场的剧烈、频繁变化,以减少或避免流致振动。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输气站场的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然气输气站场的风险管理技术研究是风险管理中的一个崭新的领域.以风险理论和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结合国内天然气输气站场设计、施工、运行时的工况,遵循国内站场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建立了输气站场的风险管理模型,从9个部分对输气站场进行评价,提出站场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准则,给出风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脱硫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脱硫工艺,如醇胺法、Sulfatreat法、低温甲醇洗技术等,指出各方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天然气脱硫工艺发展的趋势。认为应在成熟的天然气脱硫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现高效节能。指出膜吸收是膜基气体分离与传统的物理吸附、化学吸收、低温精馏、深冷结合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与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今后天然气脱硫技术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脱水是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合适的脱水技术和工艺是非常必要的.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油气田普遍应用的传统天然气脱水技术,包括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冷冻分离法.总结了传统天然气脱水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阐述了近年来新型的膜分离脱水技术和超音速脱水技术的原理、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