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航标是规范船舶航路、引导船舶安全通航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船舶在夜间安全航行的"引路人"。合理的航标设置对引导船舶正确航行、标识清晰的航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航标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设置及运用案例,分析航标的设置及运用条件,阐述在航标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探讨新技术在航标中的运用等,以期为广大港航同仁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对航标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从湛江海事局获悉,为保障岁末年初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安全, 12月20日夜间,湛江徐闻海事处对辖区客滚船酒后驾驶、酒后值班等严重危及船舶航行作业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突击检查,有效震慑了此类违法违规行为。12月20日夜间,湛江徐闻海事处抽调精干执法力量开展了"防酒后驾驶"突击检查行动,对停靠在海安港、  相似文献   

3.
<正>"航行"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用词,也是每天大量发生的事情。但是,如何准确定义"航行",可能很多人会有说不清的感觉。这是因为"航行"的内涵太深了。当人们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航行"或者以不同的认识来理解"航行"时,就会对"航行"有不同的解释。显然:(1)"航行"是船舶的一种运动过程,是船舶在水上  相似文献   

4.
船舶安全夜航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金 《水运管理》2001,(12):30-33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水运业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上交通秩序紊乱,发生海事的机率也随之增加,且这些船毁人亡的恶性悲剧更多地发生在夜间。据某港航单位统计,近10年来,重、特大海事发生在夜间的就占了70%以上。可见,认真查找发生海事的原因,深入分析船舶夜航的特点,积极探求船舶安全夜航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响船舶在间安全航行的几个因素 船舶在夜间航行,客观环境差。倘若驾引人员警惕性不高,措施不力,就极有可能诱发各类事故。影响船舶夜间安全航行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5,(11):10-14
为确保大型散货船舶在天津港的夜间航行安全,完善安全决策,结合港口水域自然环境和通航环境,从人、船舶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大型散货船舶夜间进出天津港的航行安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散货船舶在夜间进出天津港的安全保障措施建议,为大型散货船的夜航操作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碍航",即妨碍航行,是对影响航行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总称.在我国沿海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碍航活动"和"碍航行为"大致有以下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浓雾是一种危险恶劣天气现象,历来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大敌,其给航行安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能见度下降,导致船舶瞭望、定位困难,从而极易引发水上交通事故. 浓雾来袭,佛山海事部门紧急行动,开展"江盾行动",重拳打击船舶和有关船员违法违章行为,整治船舶航行秩序,同时给力预防,避免水上交通事故"群发",维护佛山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浓雾来袭 "江盾行动"护航 每年1至4月,都是珠三角雾季,江面常起雾,能见度降低,船舶安全航行和避让受影响,船舶碰撞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5,(5)
航海是一门具有高风险和充满挑战的行业,船舶夜间航行因其环境较为复杂,对引航员的安全操作和心理影响具有更大的挑战。本文从夜航的特点、人的情绪及心理活动过程阐述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夜航安全的影响,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潮流航法"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航行船舶在潮流场中航行时需修正的流压角及实际航行时间.对于一定的计划航程及航向其潮流三角形可以有无穷多个,所以它的解是一随机量.本文在建立潮流"流程"概念的基础上,推算累计潮流后,代入潮流三角形得出求解"潮流航法"的数学模式.据此模式,以上海-海门航线为例,编制DJS-6机的电算程序,进行逐航段推算,得出航行时间表及流压角表,供船舶使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改革开放,运输船舶呈现出海进江、江出海、干进支、支入干的复杂局面.2000年有关部门根据<海规>的航行原则提出了"长江南京以下航段实行船舶航路各自向右航行"的改革设想,以减少上、下航行船舶对驶时交叉相遇的机遇,达到航行安全的目的.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一设想目前既不具备条件,也与近几年来实施的规则、管理办法相违背,其后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现将个人的看法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彬  殷非  张程  庄加兴 《船舶工程》2021,43(8):前插3-前插15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近几年自主航行船舶(无人船)研究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MUNIN项目是最早研究无人商船的项目[1-3],该项目研究并验证了自主航行商船的概念和可行性.MUNIN项目引起了多方对自主航行船舶的广泛关注.挪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主航行船舶测试区,成立了自主航行船舶论坛NFAS[4].Rolls-Royce公司公布了由其引领的"高级无人驾驶船舶应用开发计划"(AAWA)项目[5-6]研究无人船舶,主要研究感知系统(Intelligence System),近期在挪威开展了自主航行船舶的测试[7].Kongsberg公司已经完成了自主航行船舶的水池测试,并且与氮肥料厂商合作开发一条自主航行船Yara Birkeland[8],并与挪威航运巨头威尔森集团成立了自主航行船公司Massterly[9].  相似文献   

12.
认知安全风险是构建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系统的前提条件.基于船岸协同关系研究结论,根据船舶智能航行系统技术特点和"智飞"号智能航行测试结果,研究构建了船舶智能航行风险演化概念模型及其数学表达模型,分析了无人化趋向、基于航行场景和连锁效应下的风险演化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船舶智能航行风险认知和管控、政府治理以及基于船岸...  相似文献   

13.
漓江素以山青水秀而闻名于世,并以其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每年迎来150多万中外游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使苦心培育了20多年的漓江水上旅游遇到了新的难题.船在江中航行不是遭遇竹筏的干扰,就是遇到"飞钩挂船"的纠缠,或"野渡"的碰撞,甚至连一群群乞讨的儿童也举起竹杆对游船进行"围攻"……给游船的安全航行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使漓江旅游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4.
在警戒区内航行安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分道通航制的普遍采纳,船舶在交通密度大的狭窄水道的安全航行状况取得了极大的好转和提高.但在该系统中设置的警戒区内的航行安全状况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为提高船舶在警戒区内的航行安全水平,对将要进入警戒区的船舶应做好哪些准备;在警戒区内航行的船舶必须注意些什么;并对驾驶人员提出了"特别谨慎地驾驶"及应该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贼鸥"级气垫登陆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满载排水量达370吨,为美国现役LCAC气垫登陆艇的7倍."贼鸥"级是前苏联研制装备的,采用侧壁式气垫技术,与常见的穿着大大"围裙"的气垫船相比,侧壁式气垫船的船舷两侧有刚性侧壁插入水中,因而其航行阻力较大,且不具备两栖性.但是,它的航行性能、经济性和防护能力都比较好,可在浅水激流中航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航运生产力,"警戒区"这一航行理念已被广泛应用,船舶航线势必通过警戒区,在警戒区水域航行与避碰,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关键。本文依照相关法规、规则对警戒区设定原则、航行与避碰应遵循原则以及实际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希对广大航海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江林  李积德 《中国造船》2005,46(2):56-61
浪向信息对船舶安全航行至关重要.然而实际海浪是复杂的三维不规则波,目前尚无简易的浪向预报装置,驾驶者只能靠目测初步判断浪向,同时根据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状态逐步调整航向.本文基于"二轴流速仪定向原理",将航行中的船舶纵摇、横摇运动信息转换为二轴流速仪的输出,实现了以最少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以获得基本的浪向信息,为航行中的船舶提供了一较简易、可靠的浪向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迅速,船舶对通航条件要求越来越高,长江下游江心洲河段支汊多、水流复杂、航道弯曲、船舶密度大,通航条件较差,本文通过同步闪航标灯技术在江心洲河段黄洲新滩航行警戒区的应用,提升了航标夜间助航效能,提高了船舶航行安全系数,对改善航道通航条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绳结(四)     
一活结船上打的结,要求牢靠、方便,所谓方便也就是无论白天或黑夜都能很快的打起来,或是很方便的解开,特别是解开一定要方便,如不能迅速解开,紧急时就会误事。有一次船在夜间下雾时航行不慎撞上了暗礁,木匠  相似文献   

20.
提出"航行脑"系统的概念设计。该系统是服务于船舶智能航行的人工智能系统,由感知、认知和决策执行等3个功能空间组成。"感知空间"获取船舶在航环境和自身状态信息;"认知空间"根据感知的信息抽象出航行态势,实现自身状态辨识,最终基于人工驾驶记录和机器学习建立智能船舶驾驶行为谱;"决策执行空间"利用"感知空间"反馈的信息修正"认知空间"的态势认知,在驾驶行为谱的支持下实现对智能船舶的鲁棒控制。分析"航行脑"系统的"感知空间""认知空间"和"决策执行空间"等关键技术,并展望"航行脑"系统在智能货船上的应用,以实现货船的智能航行,达到减少配员、降低排放和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