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汽车用IF钢杯形拉深件为例,进行不同冲压速度下的连续冲压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冲压成形中由于变形热和摩擦热所诱发的板料和模具温度场分布规律;通过进行不同速度、不同冲压次数的有限元模拟,得到板料和模具在每个冲压周期结束时最高温度随拉深次数和拉深速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单向拉伸变形热试验对本文所采用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试件变形过程中的温升趋势,具有较好的精度。由此分析可知,当冲压速度较高时冲压过程中的温升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当量车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多种当量车PCE的计算方法,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大不相同。文章以车辆相互影响的根本原因出发,用反映汽车动力学特征的动力因数作为评价PCE的量标,该计算方法更能反应汽车的行驶速度随道路条件变化的情况,车辆的速度变化伴随着动力性的变化。用动力因数来计算PcE的新方法,能更准确反映实际车流中车型间的差异,更加适合中国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但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详细的车辆参数。  相似文献   

3.
汽车外部流场仿真的复杂网格系统生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生成高质量的流场计算网格,对于提高汽车外部流场仿真的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是汽车外部流场仿真计算的主要难点之一,针对汽车外部流场仿真求解域大,汽车几何形状复杂的特点,根据汽车外部流场结构和求解要求,将整个求解域分区,分别生成结构/非结构网格系统。在汽车壁面采用半结构化网格,沿壁面法线方向进行加密,以满足汽车壁面粘性边界层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5,(5)
大变形处理是钢筋混凝土梁数值分析中的难点,有限元方法中的网格畸变会大大降低其求解精度,而无网格方法由于不受网格的束缚,能很好地处理钢筋混凝土大变形问题。为充分利用有限元和无网格方法的优点,更准确地求解大变形问题,建立有限元-无网格耦合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方计算得到大变形区域;然后,利用有限元-无网格耦合算法求解大变形问题,弥补有限元计算的局限性。通过对比纯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无网格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发现两者在变化趋势上差别不大,符合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化规律,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无网格耦合自适应算法能很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变形,验证了有限元法-无网格法的自适应耦合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对汽车环境风洞的全风道流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使用封闭风道,fan边界条件模拟风机风压时,喷口出风速度的计算误差最小。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而忽略风洞拐角处导流叶片的厚度,会影响拐角处流动阻力的计算,使喷口速度的计算误差增大。试验段边界层水平抽吸系统的最佳抽吸率在1左右,在相应抽吸量下,试验区域的边界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边界层厚度的数值模拟结果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汽车跑偏量的现有测试方法及其不足,提出运用GPS技术进行跑偏量的测试.在引用GPS测试中有关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GPS的汽车跑偏量的计算方法.对某一车辆实际测试和计算的结果表明,采用GPS技术测茸跑偏的方法简单、便捷,能达到相当高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整车空气动力性能开发中数值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汽车空气阻力系数预测方法。将汽车部分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变量,经外流场仿真得到的空气阻力系数作为输出变量,获取数据集。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参数寻优,最终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验证不同训练集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在训练样本较少时也能维持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汽车空气阻力系数的快速测。  相似文献   

8.
汽车发动机气道内的流动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气道内三维定常可压缩流动数值模拟的模型、算法及算例。为达到能定量分析并应用于实际设计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网格划分法,并开发了计算软件,对提高计算精度、加速收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简便、精确的拉索拔出量计算方法,利用弹性悬链线精确解推导了张拉刚度和拉索沿两端点连线的轴向刚度计算式,对Ernst等效弹性模量法、割线模量法、精确等效弹性模量法等的计算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算例对各种方法计算的索长拔出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成桥状态,各种方法都具有很高的精度;对施工状态,各种方法也都能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精度最高的3种方法依次为精确等效弹性模量法、割线摸量法和轴向刚度法,其中前2种方法的误差不超过0.6%。因此,推荐使用割线模量法和精确等效弹性模量法进行斜拉桥调索计算。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建立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帽形前纵梁正碰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研究了前纵梁正碰吸能特性,对钢制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吸能最高,质量比钢制材料减轻了20%。使用4种经典铺层对复合材料铺层方式进行研究,当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45/-45/90/0]4s的铺层方式,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应用[0/90/45/-45]4s的铺层方式时,帽形前纵梁的正碰吸能特性较好,且适用于15°与30°斜碰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