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际上通常把产品开发称“R&D”,即“研究与发展(开发)”,而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就是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开发,落实到产业化目标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要把重点放在汽车零部件基础产业的发展上面,这个不仅仅是对于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都能做出重大贡献,因为现在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只进不出或者大进少出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中国采购力度的加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出口产品也从低附加值产品开始慢慢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并且从原来的以售后市场为主开始逐渐进入OEM市场。“目前中国产品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成本,然而这种优势不会永久存在。”Dr.William R.Loeffler,这位在美国质量管理领域享有盛名,目前正在从事全球采购业务的美国New Loeffler集团总裁对中国汽车零部件提出了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模式——大规模定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定制主要是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实现汽车产品的多样化和定制化,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大规模定制具有分化需求、多元化细分市场等特征,国外汽车工业通过汽车零部件通用化设计、汽车零部件的联合开发与联合采购等策略推行大规模定制生产。我国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策略主要有提高生产技术的柔性、采用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产品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汽车是由许多零部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配合关系。如果零部件由于调整不当而丧失原有的性能,或者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配合关系失去协调,使汽车出现反常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人为故障。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11,(13):16-16
随着汽车逐渐融人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使用,零部件业内人士,迫切需要一款公共的汽车零部件信息系统平台。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例如对于整车厂的采购人员.他们需要通过零部件的OEM编号来确定采购的产品。零部件生产厂的销售人员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标准的多国语言翻译。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8.
湖北是个汽车大省,同时也是个汽车零部件大省。但是,近来有个说法:东风大步跨越的步伐已远远地把湖北汽配产业甩在了后头,尤其是其各子公司实行的都是“面向全球”的采购体系和标准,湖北地方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但“大树底下难成荫”,而且即使“跟进”也难以跟上了情况果真是如此吗?湖北汽配产业还有没有发展前途?其出路又在何方?就在该省即将于10月中旬举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展览会的前夕,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机械汽车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李志新。  相似文献   

9.
《时代汽车》2008,(4):94-94
3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确定了首批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同时将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启动机.转向器五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在2008年No.50刊出了“揽天下之合力助中国汽车零部件之发展(一)”。本期作为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之收官篇,刊出“揽天下之合力助中国汽车零部件之发展(二)”中的主要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内投资和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6,(2):29-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把握机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作粗浅的探讨。笔者认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应念好“高、独、强”三字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日本的汽车行业中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行业分工是一种典型的“纵向行业分工生产体制”,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则是一种明显的横向联系。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商具有高水平的设计能力,70%以上零部件的具体设计和制造是由整车厂下属的零部件制造商承担,而美国大约80%的零部件一般由汽车制造商进行具体设计,零部件制造商仅仅承担所谓的“加工“作业,因而日本新车开发周期短,百美国新车型开发周期较长  相似文献   

13.
吕军涛 《运输车辆》2010,(6):107-108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已经逐渐走向市场,但是,目前消费者对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发动机、变速器、转向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产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是否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讨论如何提高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客户认知度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汽车工业中大量使用塑料,以代替各种有色金属及合金钢材,这是汽车工业提高设计的灵活性,降低零部件加工、装配和维修费用的有效途径。同时.采用塑料生产汽车车身和零部件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化的方向之一。汽车应用塑料车身及其他塑料零部件,还能减少工厂设备的投资,减轻劳动强度。车用塑料的使用已成为衡量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16.
王欣 《汽车与配件》2004,(48):12-14
在汽车行业基础——零部件领域中,汽车电子(各大关键总成的电子控制部分而非车载电子)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的高速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整体汽车基础工业(零部件)的整体发展。因此,汽车电子对于一个民族汽车基础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的主机厂却把核心产品合作研发的触角伸向了跨国公司,为此有必要审视一下国内的汽车电子行业现状。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2,(14):10-10
《底特律新闻》报道称,3月16日180余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合上书,要求奥巴马“直面中国的所谓‘非法行为’,并妄称中国已经危害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损及密歇根州就业岗位。”指责中国限制进口海外汽车零部件,并向本土所产汽车零部件提供出口补贴。另外“中国还逼迫美国公司向当地合资伙伴输送技术。”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5,(18):10-10
上海车展已经落下帷幕,如果说有什么值得留下记忆,并深刻思考的话,其一就是汽车零部件在展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我们在谈论所谓汽车技术的话,不如就开门见山,谈些汽车零部件技术(当然,外形设计和空间布置除外)。这些问题在本期的车展专题报道中可管中窥豹,但这都是外国人的技术。要看真正中国汽车零部件,只有到与“W”馆平行的一排帐篷中去看。  相似文献   

19.
韦宣 《时代汽车》2006,(10):92-93
从产品单一的老国企到国内最大的动力集团,再到到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短短几年时间,潍柴就在“装备中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化蛹成蝶。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