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路段养护机械配置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养护机械配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特点及高速公路常见病害,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养护机械优先配置的顺序和建议。研究成果对高寒、干旱地区公路养护机械的合理配置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对公路产生比较大的破坏作用,尤其是高寒地区裂缝病害对于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破坏更加严重,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文章着重研究高寒地区裂缝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影响,并对控制裂缝的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于新疆天山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地区公路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基础,以K701+850路段危岩体为实例,深入研究危岩体特性、成因机制、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危岩体破坏模式等关键指标,并依据设计工程技术条件、环境影响、施工安全保障和投资费用等综合因子,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公路的建设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形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长发  邱延峻  黄兵  兰波 《公路》2006,(2):51-56
以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调研资料为基础,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病害进行形态描述与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类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开裂破坏形式,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类似地区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亚平  陈济丁  辛有俊 《公路》2008,(3):179-184
植被是维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来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沿线植被的种类、类型及其特征,提出青藏公路沿线最普遍的三类植被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原沼泽群落,沿线植被生存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通过样方数据揭示:除取土坑外,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公路界外50 m;受公路建设的干扰,公路两侧草原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南方多雨地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受水的影响而发生破坏,文章通过分析水对路面破坏的影响、原因及类型与特点,提出在养护阶段公路路面水破坏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止高寒阴湿地区垭口段路基产生沉陷、冻胀、翻浆等早期破坏,提高路基承载能力,本文结合夏河机场二级公路路基换填处理经验,重点对莫赫热垭口段路基换填处理的方案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作了详细介绍,以供甘南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止高寒阴湿地区垭口段路基产生沉陷、冻胀、翻浆等早期破坏,提高路基承载能力,本文结合夏河机场二级公路路基换填处理经验,重点对莫赫热垭口段路基换填处理的方案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作了详细介绍,以供甘南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造价是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寒地区地理气候特殊性对公路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西藏境内国道219线新藏公路为例,论述了高寒地区公路建设的气候特征和施工条件的特殊性,针对该地区气候差、运输困难、施工期短、施工效率低等特点,研究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工程费等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合理控制国道219线新藏公路的工程造价有着重要作用,并对类似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波纹钢管加固不同破损程度混凝土管涵的力学性能及机理,采用室内两点加载试验,对波纹钢管加固的未破坏、部分破坏和完全破坏的混凝土管涵进行研究,获得加固管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特征和截面应变分布,基于破坏特征和截面应变分布假设加固系统为套管体系(Ⅱ类管),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推导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并论述套管体系中各个管体的荷载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波纹钢管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管涵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加固后的复合管为套管体系,荷载分配依据各个管体的环刚度大小,加固管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0%;只要待加固的混凝土管涵未完全破坏,波纹钢管对钢筋混凝土管的加固效果相近,即部分破坏与未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管涵采用波纹钢管加固后的承载能力相近,而完全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管涵加固后的承载力较低;填充层不仅起到黏结作用,而且在荷载分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钢筋混凝土管涵从未破坏到完全破坏时,填充层所分担的荷载迅速增加(由30%增至80%),而波纹钢管分担的载荷仅略有增加(由7%增至18%);当填充层的刚度从0增加到35 000 MPa时,填充层所分担的荷载从0增加到58%,钢筋混凝土管涵分担的荷载从69%下降到29%,波纹钢管分担的荷载由31%下降到13%。  相似文献   

11.
王鹏  黄卫东  李淑明 《上海公路》2013,(1):55-58,14
高寒地区修筑的道路在冬季因常常发生路面结构的温缩开裂破坏,这种低温开裂破坏带来对路面质量、行驶舒适性与路面美观的不利影响,而实践证明沥青材料自身性能对于防治破坏的发生至关重要。为解决低温开裂造成的路面破坏,通过BBR(弯曲梁流变)试验和TSRST(约束应变温度应力试验)对不同沥青材料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施工、经济方面因素,力图找出在高寒地区最为适用的沥青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提升内蒙古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剖析影响内蒙古公路养护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文献研究和基层管养单位调研的方式,筛选出影响内蒙古公路养护的18个因素,对影响因素开展解释结构模型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影响内蒙古公路养护的五个层级,提出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建议。结果表明:“政策制定”是统领全局的源头因素,内蒙古公路养护部门需密切关注高温、低温、降雨、降雪、风沙、极端恶劣天气等自然因素对公路养护的影响,及时制定公路保通保畅的防范措施,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G045线界古路沿线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点和沥青路面病害特征,提出了采用双层橡胶沥青碎石表面层处治技术的结构组合、材料要求、技术参数、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实体工程实践表明,该结构与传统普通沥青混凝土罩面相比具有结构厚度薄、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且机动灵活等优势,其优越的防水、抗滑、抗裂、抗车辙和耐久等技术特性,为高寒阴湿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或罩面处治提供了一项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高寒阴湿地区公路反复养护维修的技术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任务也日益增加。养护生产作业通常是在不封闭或不完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高速的行车速度和复杂的作业环境给养护作业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导致公路养护作业时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以温州地区为例,通过调研、分析温州公路养护作业现状,找出影响公路养护作业的因素,最终提出了建设公路养护安全文化、完善相关养护作业规范、实行管养联动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路养护机械、渡运设备是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保障公路运输畅通的物质基础,它在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岳阳地区公路系统现有养护机械渡运设备现状及改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冬季公路冰雪防冻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目前冬季冰雪对公路及其使用者造成的危害,简要介绍了美国如何在冬季进行有效的冰雪防冻养护措施,以使公路作用者能安全高速行车,并使用公路不会提前破坏。  相似文献   

17.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寒湿地区域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因此"生态脆弱"是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以213国道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例,分析了公路建设对高寒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系统地介绍了公路建设过程中采取的各种生态环保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及类似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从而有效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以下简称"郎川路")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公路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自然恢复就相当困难。因此如何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好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确保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郎川路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圆管开裂调查和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出改善管涵断面形状、不计算侧面填土对管壁的作用力、适当厚管壁混凝土的厚度和在工地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及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改进措施,使公路管涵在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加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随着公路建设向高海拔、寒冷地区山岭区延伸,各种沥青路面裂缝、车辙以及水损害等病害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S212线吐尔尕特至乌恰公路改建工程路面的病害调研为基础,将高寒地区气候、地质特性对沥青路面病害模式的特殊影响进行特征描述和原因分析,以此为依据找到相应的病害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