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表面用于结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并分别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完好和破损状态下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使用状态下的构件碳纤维加固对其破坏特征及承载力、刚度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能有效的提高截面承载力,约束裂缝的发展,加固端部采用环形箍能较好地防止碳纤维剥离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役预应力构件的残余预应力是反映构件使用安全状况和承载力的参数,用各种规范的设计公式计算残余预应力都有误差。挠度法的现场检测可以求出在役构件的残余预应力,步骤是测量挠度,求出刚度,然后代入残余预应力与刚度的关系式即可计算出残余预应力。文中列出了测量挠度的方法和步骤,刚度的计算也有详细的过程,还给出了试验构件的残余预应力与刚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王小明 《港工技术》2010,47(3):35-37
一般预应力损失是计算预应力构件在使用前损失的那部分预应力,对于构件使用时载荷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则没有考虑。有研究表明,构件使用过程中的载荷也可能会导致预应力损失或导致残余预应力减小。通过3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加载试验表明,加载在24 h以内并不导致构件产生钢筋松弛预应力损失,而且还会因为混凝土的徐变使残余预应力微量增加。同时,试验还显示重复加载、卸载对残余预应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由于抗弯承载力高和成本低,在港口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大管桩张拉过程中采用多批次张拉,需要精确计算各批钢绞线张拉应力。针对大管桩分批张拉施工技术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求解预应力筋的施工控制张拉力,使得每根预应力筋张拉一次即可,无需反复调整张拉力。根据不同张拉顺序的方案,计算出张拉顺序对构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应用于预应力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由于抗弯承载力高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在港口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由于大管桩制作工艺的特殊性,使其具有类似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传递长度问题.根据大管桩特有的预应力的施加方法,给出了其适用的预应力传递长度测试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大管桩端部预应力传递长度的分布规律,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凤珍  王小明 《水道港口》2007,28(4):274-277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因外荷载作用产生的断面正应力分布基本符合线性分布。在受拉区完全可以用线性分布公式计算混凝土拉应力,在受压区混凝土边缘处按线性分布公式计算则误差较大。在进行重要预应力受弯构件设计时,需要校核受压区混凝土边缘压应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此试验结果可作为设计校核参考,文中还给出了设计校核的参考公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钢绞线的张拉和放张工艺,并对施工工艺作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前加固拱桥多采用减轻拱上建筑重量、增大构件截面及外包钢加固等方法。但均难解决加固结构与原结构的应变滞后;本文提出钢箱梁-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应力加固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来调整拱肋(圈)的内力,从而改善拱肋(圈)的受力状态。最后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证明之。  相似文献   

9.
把钢骨-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公式混凝土组合柱视为1个新型组合材料的统一体,分析组合柱轴压刚度的影响因素,给出了组合柱的组合轴压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张宝华 《水道港口》2007,28(6):430-433
现行规范计算值和试验测试数据表明钢筋有效预应力规范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大,因此按规范设计构件时,可能出现预应力不足的危险,给构件使用带来安全隐患。采用ANSYS有限元降温法模型虽能直观的模拟出钢筋预应力损失,但未能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带来的第二批预应力损失,造成了模型计算值远大于试验测试值。  相似文献   

11.
鉴于沿海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腐蚀破坏的严重性与特殊性,阐述其结构承载能力与安全性评估对于码头安全运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港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计算与安全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为类似预应力结构的承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桩帽节点受弯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节点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具体算例经过材料强度换算及验算指标的控制,对中美预应力混凝土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使我们对两国规范相应的设计步骤及计算结果方面的差异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轴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称宇 《水运工程》2000,(11):13-14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轴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该公式根据静载试验数据,经概率分析得到。  相似文献   

15.
在已建的预应力结构中,结构当前的应力检测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文中利用振动法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预应力改变了混凝土梁的有效刚度,从而改变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振动频率值反推得到梁的有效应力。通过实验测试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预应力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值,二者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振动法可以用来检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效应力,为结构的有效应力检测提供了一条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养护简易,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探讨了施工工艺流程,并重点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用于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新型电激振装置的研制过程中有关参数的选择、装置结构设计、成果分析等,它为开发研制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新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应变试验的方法,对准1 400 m m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进行现场测试,了解其承载力、沉桩时拉应力、压应力和桩身输入能量等参数,验证了这种桩的设计合理性和施工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残余预应力是预应力构件的重要特征参数,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大小和安全状况。残余预应力与诸多因素有关,且关系很复杂,准确计算残余预应力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已建成结构进行现场检测是获得残余预应力的有效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中引入超声波来检测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的残余预应力。根据声学和力学的理论知识,推导了残余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温度补偿。在测量承载构件的残余预应力时需要测量纵横超声波的声时和计算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分布。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具有安全可靠,节省材料,构件抗裂性能好,刚度大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际施工应用中,众多专家发现桥梁上部构件预应力的损失较大,能够达到张拉控制应力的20%~35%。如何有效地减少桥梁构件中预应力损失,是预应力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准确的找到预应力损失的成因及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后期的使用运营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