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是在电子控制单元的自动控制下,通过电控喷油器将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油成雾状地喷射到汽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或气缸内,然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要调制出最佳可燃混合气,就需准确地检测出进气量。普通汽油发动机是靠化油器完成的,而电子汽油喷射发动机则是靠空气流量计或真空传感器来准确检测出进气量后,再由电子计算机指令喷油器喷出一定量的汽油来调制出最佳可燃混合气。空气流量计中的电位计,接输出电压信号的可分成两种类型,有“电压比”型和“电压值”型。本文分析介绍了这两种类型的空气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还阐述了由于空气流量计的不良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是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计算机或微电脑)的自动控制下,通过电控喷油嘴将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油成雾状地喷射到汽油机的进气支管内或气缸内,然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这与传统的化油器燃油供给系统相比,由于原理上全然不同,因而结构上也大相径庭。所以在分析故障与进行维修时,与常规方法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是借鉴飞机发动机汽油喷射技术而诞生,并伴随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汽车油耗法规、排放法规要求的逐步提高而发展到当今水平的。其发展经历大致如下:1934年,德国采用怀特(Wright)兄弟发明的向发动机进气管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研制成功第一架采用燃油喷射式发动机军用战斗机。  相似文献   

5.
《汽车知识》2010,(4):88-91
<正>29燃油缸内直喷优势何在?传统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将燃油喷入进气道中,和空气在进气道中混合后,以可燃混合气的形式被吸入燃烧室。而燃油缸内直喷技术则是将汽油直接喷射入燃烧室,通过均匀燃烧和分层燃烧,使燃烧更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点火与燃油喷射相结合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及其点子系统,喷油子系统,电控单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优点,论述了在冷起动工况,暖车工况,加速工况,全负荷工况以及怠速工况时,系统的点火控制功能和混合气匹配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燃油喷射的定义要使发动机运转,必须不断输供可燃的油气混合物,多数发动机,由化油器供给可燃的油气混合气.化油器把空气和燃油混合成可燃烧混合物.油气混合物由化油器经过进气歧管流到燃燃室.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喷油器的作用是将柴油喷射成较细的雾化颗粒,并把它们分布在燃烧室中,以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因此,喷油器必须按照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要求,喷射柴油时具有一定的喷射压力、角度和喷射距离,以及合适的喷注锥角和使燃油颗粒具有适当的雾化程度等,并且在喷油终了时应迅速停油,不能有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点火与燃油喷射相结合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及其点火子系统、喷油子系统、电控单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优点。论述了在冷起动工况、暖车工况、加速工况、全负荷工况以及怠速工况时,系统的点火控制功能和混合气匹配情况。  相似文献   

10.
1可燃混合气对汽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为了保证汽油发动机正常运行,需要提供合适浓度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浓度决定燃烧时的燃烧速度、气缸压力及火焰温度等,进而决定汽油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可使用空燃比及过量空气系数对可燃混合气浓度进行评价。1.1空燃比空燃比是指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汽车运用》2005,(10):31-31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是借鉴飞机发动机汽油喷射技术而诞生的,并伴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燃油消耗与尾气排放法规要求的逐步提高而发展成熟起来的。1934年,德国采用怀特兄弟发明的向飞机发动机进气管内喷射汽油来配制燃油混合气  相似文献   

12.
任凤文 《汽车电器》1997,(1):5-8,11
详细介绍了奥迪100C3V6FL型轿车用2.L9.2压缩比的V6发动机燃油喷射电子点火系统的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该系统适应了现代发动机高转速,高压缩比及稀混合气燃烧的需要,具有燃油喷射控制,空燃比控制,全电子点火提前角控制,怠速稳定制,燃油蒸气控制和自诊断安全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加速和怠速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发动机运转,必须给发动机提供连续、浓度适宜的可燃混合气.在常用的汽油发动机中,化油器作为燃油供给系统的核心,担负着将燃油进行微粒雾化,使之与适当比例空气混合,形成易燃计量混合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对GDI燃油喷射系统和燃烧系统等关键技术的介绍基础上,通过对GDI缸内流场的结构、在不同负荷下混合气分区域控制模式分析,阐明缸内直喷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喷孔直径、喷射脉宽和喷射提前角对单喷孔CNG缸内直喷的可燃混合气形成和浓混合气区域中心变化过程的影响,并利用纹影法对比了试验与仿真计算射流长度和宽度,验证了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喷孔直径过小,浓区中心较偏向于燃烧室壁面,可燃混合气在涡旋受挤压后形成速度快;喷孔直径过大,涡旋受挤压后气体动能低,浓区中心靠近燃烧室壁面,缸内混合气形成较差;喷射脉宽增加,可燃混合气形成速度与总量增加,浓区中心靠近燃烧室壁面;当喷射脉宽过长,射流形态发生变化,影响了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喷射提前角越小,涡旋受挤压后气体动能越大,可燃混合气生成速度越快,但可燃混合气受混合时间的影响,并且,浓区中心易受涡旋气体运动的影响;合理优化喷孔直径、喷射脉宽、喷射提前角均有利于获得均质混合气,但优化喷射脉宽和喷射提前角更有利于均质混合气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方法,并对其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和构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5种检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方法,并以丰田汽车公司皇冠3.0轿车用2JZ-GE型发动机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为对象,介绍了用和表检测技术参数法对其进行检修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方法,并对其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构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5种检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故障的方法,并以丰田汽车公司皇冠3.O轿车用2JZ-GE型发动机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为对象,介绍了用万用表检测技术参数法对其进行检修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福特公司发动机电子控制喷射技术的发展,并对中央燃油喷射,多点燃油喷射,顺序多点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以及点火控制,排放控制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电喷”车区别于一般燃油供给系的车辆,是其燃油供给系统采用了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这类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一般都是利用微电脑对汽车发动机的工况、温度及车速等进行处理,找到最佳最精确的混合气配比,然后指令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完成这种配比。因此,“电喷”车要比一般车辆具有更优越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废气排放性。并且它的微电脑内部通常还编有几种常见运行故障的“失灵编码”,能自我诊断故障,并通过警告灯指示驾驶员,因此它也具有更好的维修方便性。  相似文献   

20.
汽油发动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汽车用发动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目前为绝大多数汽车所采用的多点燃油喷射汽油发动机已显出明显不足,主要由于混合气在进气门处形成,汽油雾化不完全、混合气质量欠佳,所以燃烧不充分冷启动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较差。汽油缸内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