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大摄影为特殊X线摄影术,早已被应用于各种检查中,尤其在早期矽肺的诊断上其价值已被公认。但使用高千伏(95~125千伏)作为肺部放大摄影来诊断矽肺目前尚未广泛使用,高千伏放大摄影操作简单,且可以解决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矽肺X线诊断与病理表现上的差距及减少O~I期的例数,我们曾给147例观察对象(O-I)采用了高千伏放大摄影,目的在于探索此种方法的表现与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的差异及其特点以及在早期诊断上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1973年10月至1977年6月对局管内矽尘作业工人;最短工龄2年,最长工龄20年,绝大多数为隧道开挖工(风钻干式作业为主),少数工种为石工、开山、支柱、采石、翻砂等工种共147例。都是经过普通胸片两张以上集体诊断为观察对象者。采用西门子Ergophos2型和国产KB400型诊断X线机单相全波整流,旋转阳极1.2×1.2毫米的有效集点,阴极扬起12度使用歪脖子遮线筒照射野限制在胶片范围内,靶一片距为200厘米,物一片距为  相似文献   

2.
由于煤矽肺早期X线变化较细微,结节数量较少及纤细不易看到,因此煤矽肺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高仟伏及断层摄片对一般矽肺的早期诊断要较常规X线胸片为佳,但因高仟伏摄片由于电压过高(120~140kV),X射线的穿透力太强,对细网及细小结节的显示反而显得数量减少和模糊不清,断层摄片也不能把细小结节暴露出来,因此,我们把电压降到次高仟伏90kV,并和其他各种不同投  相似文献   

3.
矽肺的X线胸片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多数是相一致的,但在有些病例中,矽肺的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这次我们对一例生前诊断为“可疑矽肺”的患者进行尸检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与X线胸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差异很大。患者生前十年动态观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25名健康工人X线胸片投照前后微量指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情况。结果表明,拍片后半小时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检出率均比拍片前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建议,在工人就业前及定期体检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避免不必要的或过于频繁的X线照射。另外,在不影响X线胸片质量情况下,要降低X线投照剂量。  相似文献   

5.
荧光缩影在国内对矽肺、肺结核的筛检开展已近20余年,为了正确估计其诊断价值,提高X线诊断水平,兹将本组10760例接尘隧道工人荧光缩影片的X线分析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应用捷克Chirana厂,SERIOMETAI110mm胸部X射线摄影机组装的荧光缩影体检车,深入我局各单位进行拍片筛检。该机与东德蔡司RK100型照像机配套。旋转阳极有效焦点为2×2mm。所拍摄的100×100mm图象较70mm胶片上的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耳穴探测科研协作组创用了耳穴探测法检查矽肺,并已应用于矽肺普查筛选拍片对象,取得了宝贵经验。在学习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原铁二、五局部分已确诊的矽肺患者和接触矽尘以及非矽尘作业的工人共1415人进行了耳穴探测与x线胸片对照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查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胸片上所示的肺门位置与形态的异常改变,是矽肺的重要x线征象之一。临床或放射科医师评价肺门位置时,多惯用X线平片直视法,即依据正常肺门形态与位置所在,并与对侧肺门位置对应的相互比较与判断。我们应用Homer氏提出的一种不  相似文献   

8.
在矽肺的诊断工作中,我们发现矽肺的早期病例及晚期病例中的某些特殊类型,其X 线表现,缺乏一般矽肺病例的发生发展规律,就是不按Ⅰ期→Ⅱ期→Ⅲ期这样一个过程演变,也即所谓的“跳级”,因此往往在轸断上造成困难,容易与肺结核、结核球、肺内肿瘤,或纵隔肿瘤等混淆,尤其是与肺结核的混淆,更是屡见不鲜,往往造成误诊,教训是较多的。本文收集四川地区的14例病案,其中三例有尸解资料,四例有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资料,其余依据一系列X线照片,以及可靠的职业史,我们认为是非典型矽肺,而收入本文中。  相似文献   

9.
右肺动脉降支横径与主气管横径宽度的比量值,作为衡量早期心血管受累程度的指标已有报道。为了解矽肺患者心血管受累程度,我们对1022例正常隧道工及340例矽肺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了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质量好的胸片是尘肺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近年来大量病理和胸片对照资料证明,有半数病例其微细病理改变在胸片上不能明确反映,以致造成多年观察难于确诊,成为尘肺诊断和防治上急待解决的课题。为寻求能显示微细结构的X线检查方法,我院采用0.3mm微焦点X线管进行高仟伏放大摄影218例,并同时摄胸片作对照观察。其中健康对照组38人,铜矿0~Ⅰ期、煤矿0~Ⅰ期观察对象分别为37人、30人。石棉制品厂粉尘作业工人113人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1986年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其处理原则》(简称新标准),探索与1963年颁布的诊断标准(简称旧标准)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对我局以往诊断的隧道工人矽肺,按新标准重新判定诊断,对照分析。选片原则选自截止1986年6月30日之前、按旧标准能符合原诊断、具隧道作业史的各期矽肺病例末张胸片,计545例。  相似文献   

12.
医用 X 线工作人员是医学部门最主要的职业受照人群,防护条件的好坏与工作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 X 线医生受照剂量。为了了解我管区内 X 线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我们于1987年8月1日~9月30日用热释光方法对西安铁路中心医院和西安分局医院放射科21名 X 线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累积剂量调查。年平均估算受照剂量 X 线诊断医生为3.4mGy,拍片技术员为2.3mGy,两者之比约为3∶2。  相似文献   

13.
鉴于粉尘吸入和分布的相对均匀,以及肺脏生理功能、解剖结构等,矽肺进展具有典型的渐进性和双侧对称性的特点。据此,典型矽肺融合灶,好发于两肺上部外带,呈双翼状,其长轴与胸壁之长轴一致,块影渐渐收缩,同时向肺门移位靠拢,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临床X线胸片动态观察,有些Ⅲ期矽肺融合块影之出现,完全违反上述规律,称矽肺非典型融合。至今国内报导不多,笔者收集4例,报导并进行讨论于后,供同道工作中参考。例1.男性,57岁,X线片号023,铁矿井下打眼工18年。胸片所示:双肺门增大,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双肺纹理紊乱,呈网状改变,两肺中下肺野有暗淡不典型小结节影,左上肺显示大片致密昏暗影,由肺门指向外上方,边缘部分可见,纵膈稍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报导的矽肺资料,各厂矿的发病和发展规律甚不一致,往往具有本企业的特点。为了解我厂矽肺的发病工龄,我们整理了历年来矽肺普查的胸片,挑选数量较大的同一工人具有65、70、73年三次均有 X 线良好的系统胸片,共123例进行了发病工龄的分析,由于本文非事先设计和矽肺复查又不定期,不能完全反映我厂矽肺发病的实际情况。但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考虑到八年来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变动不大的情况,分析矽肺由“0”或“0—1”上升为矽肺的工龄,目的在于给领导当好参谋,加强矽肺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肺部非典型矽肺融合块的临床X线表现有时同外围型肺癌很相象,鉴别诊断常感困难,文献报导将矽肺误诊而手术者并不少见,我们也有过沉痛教训,说明两者在鉴别诊断上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自1968年4月至1979年8月的11年间,在疑难的胸部疾病诊断中,采用额面倾斜位体层摄影检查共154例,经过整理临床与X线资料完整者28例,其中肺癌19例(6例为粉尘作业工人),经病理和痰细胞学检查证实,矽肺融合块9例,具有可靠的职业史,随访5年以上,有逐年复查的一套胸片,认为诊断无疑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将着重其X线征象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剂量与效应关系研究中,剂量是评价效应的依据。因此要求剂量尽可能地准确可靠。1987年5~8月,我们对全局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个人剂量进行了调查。这为进一步改善防护状况和研究小剂量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积累了资料。一、对象对30名放射科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受照剂量调查,对局管内的7所医院共9台X线机进行防护状况  相似文献   

17.
单纯性矽肺或矽肺合并结核,在患者病变不典型,合并有其它疾病,或“较快”出现一块影时,临床或X线上诊断很困难。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二例进行总结分析,吸取教训,以待今后提高诊断水平。【例1】男,43岁,隧道风钻工7年,于1975年9月29日X线胸片所示:两肺门增大致密,肺门密度不均,双肺中下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呈网状改变,纹理、网织间散在的分布有边缘模糊的点状和小片状阴影。左肺下部膈肌上有透亮区,双肺下肋隔角变钝。心脏肺动脉段突出明显,两下弧扩大,心脏比例大于0.5。经集体诊断为矽肺观察对象合并肺心病、心衰、感染。患者于1975年12月5日死亡,尸解所见:肺组织广泛的纤维性变和肺气肿、双肺分布有散在的粉尘灶,并在双肺的三个区域找到矽结节,右上肺和  相似文献   

18.
石棉尘属于纤维粉尘一类,吸入至呼吸系统后,主要沉积在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它的致病力,发病原理,病理组织学,临床经过,肺功能损害的特点都迥然不同于矽肺与其它尘肺,1986年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文件中附有专门立篇注释和说明的条款,就是充分考虑到石棉肺这一特异性,我们在应用新标准时,专门将上海市的306例石棉肺病人的500份胸片进行系统的阅片,分析结果综合如下。资料与方法一、选片标准与范围选上海石棉制品厂业已确诊的306例各期石棉肺胸平片500份,诊断是按照我国1963年石棉肺诊  相似文献   

19.
矽肺患者合并肺气肿与否及其严重程度是判断其代偿机能和享受劳保待遇的主要依据,目前常用的肺气肿X线诊断指征存在一定的缺点,往往需佐以肺通气功能和残气量测定来综合评价,而后者尚未普及,测定结果不仅受被试者合作程度的影响,而且有一定痛苦,所以X线检查对肺气肿的诊断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提出X线下测量深呼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CT(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能否在早期石棉沉着症中确定胸膜和肺实质的疾患。以及应用CT对曾与石棉尘接触的病人中能否得到更多资料。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工业尘肺检查,使X线发现得以相互补充。早期石棉肺一直被认为难以诊断。如众所周知,用力性呼吸困难及气体转移因子受损时,常规X线片上沒有任何改变。尸检所见胸膜钙化斑证实:X线所见仅及大约15%。很显然,一种早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