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独立隧道、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隧道、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三种隧道设计与施工都要遵循“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和“能量最小原理”。只要结构设计合理、科学组织施工,即可基本保持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洞体受力的独立性。连拱隧道优化断面衬砌压力和内力分布基本对称,与分离隧道相接近,是一种合理的连拱隧道构筑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文超  伍肖  程涛 《路基工程》2017,(1):146-15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隧道施工临近既有已运营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以某工程中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已运营隧道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盾构下穿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应力和位移以及不同地层损失、不同覆土厚度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盾构下穿施工使既有隧道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并使既有隧道产生向着新建隧道的位移,最大位移发生在新建隧道下穿位置;地层损失、覆土厚度、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较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隧道围岩净距讨论与小净距隧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万明富 《公路》2000,(7):55-58
从岩石力学理论和现代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对相邻隧道围岩净距最小值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小净距隧道的概念,使相邻隧道围岩净距最小值的要求不再成为制约隧道展线和结构形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输水隧洞、水电工程、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明挖隧道、国防工程几方面论述了英国隧道工程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洞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是隧道工程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的现状介绍,再比较国外公路隧道设计介绍,总结出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原则,为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施工的重庆市大坪隧道创造了一个亚洲隧道建设领域的奇迹:作为城市公路隧道,它已经成功从轻轨隧道和襄渝铁路隧道中间穿越,上方是轻轨隧道和轻轨车站,下方是襄渝铁路隧道。这种情况在世界上都非常罕见,据了解在亚洲还是首例。  相似文献   

7.
206国道改造丰顺莲花山隧道工程全线四座隧道:拾荷隧道、竹子寮隧道、柚树下隧道、莲花山隧道。莲花山隧道系其中最长隧道,全长2888m,单洞双向行车,是控制工程。本文主要介绍莲花山隧道设计的有关技术问题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天山隧道     
《隧道建设》2008,28(1)
中天山隧道是南疆铁路吐库二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22.467km,是中铁隧道在建的最长隧道工程,并且是国内目前以TBM施工的最长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728m,存在高地应力、突泥、岩爆和隧道涌水等不良  相似文献   

9.
一种特殊型式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强  仇文革  张会斌 《公路》2002,(7):132-135
为了满足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特殊型式的公路隧道洞门,制作了计算机3D效果图和动画,指出了这些特殊型式隧道洞门的优点和特点,并用ANSYS5.6大型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内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该种型式隧道洞门受到建设单位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可为今后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差异,通过运营隧道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收集,从隧道本体结构及设施、外界环境、交通特性3方面出发,对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 1)与公路隧道相比,城市道路隧道在结构方面的运营风险较大; 2)城市道路隧道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公路隧道低,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使其社会风险较高; 3)在城市道路隧道运营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扰动对于结构安全的影响和运营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围岩定量分类系统研究设想和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了隧道围岩分类研究现状。从高速公路隧道具体特点出发,在系统分析各工程地质要素对隧道稳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定量分类系统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汤乾忠 《公路》1994,(10):25-27
中梁山隧道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公路隧道,为了确保隧道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套包括监测,监控,通风,照明,火警,消防等的机电工程系统,除介绍这套系统工程外,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对隧道机电工程的系统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系统分析对公路隧道机电工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托宁波地铁4号线,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类矩形隧道地铁振动的传播衰减规律,并将隧道埋深和土层弹性模量作为参数研究其对规律的影响。最后,将类矩形隧道与双圆形隧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隧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振动响应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隧道埋深增加,两种隧道振动响应均减小,但类矩形隧道减振效果优于双圆形隧道;土层弹性模量越大,振动响应越小,同一隧道埋深下,3种地层中类矩形隧道振动响应都小于双圆形隧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隧道共9000多座处,总长度约4670多公里,居世界首位。其中铁路隧道6876座,长度为3670km,位居世界第一。据2003年最新统计,资料计公路隧道有2175处,总长度达1000多公里,是世界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石马岬长隧道的测设过程,并根据该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多种方案的比选,着重于隧道轴线位置的合理优化,尽可能地避开不良的地质水文地带,选择较佳的隧道位置,便于施工和营运,节省工程造价,本文简述了隧道设计要点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伟斌  柴金飞 《隧道建设》2019,39(10):1553-1562
铁路隧道病害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如何在隧道病害进一步恶化之前采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检测和实时监测,并进行定量化的科学评估,是铁路隧道检测、监测和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与考验。通过在铁路隧道运营维护领域的多年探索和积累,总结当前运营铁路隧道检测、监测、评估及整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运营铁路隧道的日常运维养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通过对铁路隧道病害进行普查和调研,对运营期铁路隧道病害进行梳理;然后,利用由验收检测、周期检测、日常检测、重点监测构成的运营铁路隧道检测、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运营铁路隧道的运营状态;此外,基于运营铁路隧道状态评估方法,实现隧道建筑物劣化状态的快速评定;最后,通过对铁路隧道病害类型的归纳和原因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运营铁路隧道的病害整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湖南雪峰山隧道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上海瑞丽国道主干线上最大一项控制工程,也是目前交通部批复的国内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单洞总长13902m。为了顺利建成该隧道,邵怀高速公路建设开发公司、邵怀高速公路总监办公室联合国内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科技含量,力争将雪峰山隧道建成“科技隧道”。为争创国内一流的隧道施工管理,提出以“新奥法”施工,遵循“爱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动态施工”的理念,积极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并开展无损检测,坚持以人为本,严抓安全生产和环保工程,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主洞计划在6月贯通。原来车辆翻越雪峰山需要2h,隧道通车后只需数分钟即可穿越。这样大大缩短省际间和地区间的运输距离,对促进湘、黔、滇省际间的经贸往来和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06,(4):13-13
东秦岭隧道位于秦岭山脉深处,是西南铁路的“咽喉”动脉工程,也是我国已通车的长大双线铁路隧道之一。该隧道全长12.26km,隧道石质破碎,软弱围岩大于设计标准,地下涌水大,而且要穿过煤系采空区和大断裂层,施工难度相当大。在隧道开挖中,施工单位积极探索长大隧道施工的特点和方法,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技术标准,不断革新施工方案,保证了大断面变截面隧道开挖精益求精,几何尺寸准确无误,并创造了隧道施工稳扎稳打,快速均衡生产的新水平,顺利通过了地质复杂的F6大断层,实现月平均掘进超过150m的好成绩,提前300d到达分界线,开创了隧道施工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曾东洋  李建斐  杨绍战  李涛 《公路》2022,(5):258-263
以改扩建工程荷坳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对双洞双向八车道叠层盾构隧道与洞外分离式八车道路基之间的隧道接线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对YK2+720~YK3+180段460 m范围内隧道结构断面型式、变形及内力分布变化规律等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综合接线方案、制约性边界条件、路线间距、地形地质等因素,对小净距隧道群分段选用了明挖顺做法的错位叠层分离式隧道和错位叠层整体式隧道,暗挖钻爆法的分离式隧道和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等组合方案进行了研究,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效减少了环境影响,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中交一公局中路通隧道公司暨七公司承建的塔岭特长隧道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与江西省婺源县分界处,隧道左线长3756m,右线长3728m,设计时速80km。该隧道已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贯通。隧道穿越皖南产业集中区、资源富集区、重要旅游区,对安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