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汽油机可按发动机转速优化气门升程和凸轮相位,以减小泵气损失,改善燃油耗和提高最大扭矩。为低燃油耗高功率发动机开发了一种能兼顾驱动性和低排放的新型控制系统。通过选用主从控制的新颖吸入空气管理系统可达到较低的燃油耗和良好的驱动性。为控制怠速,设计了新的、具有协同控制的二自由度滑模算法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改善怠速稳定性,实现较低的怠速转速。为减少冷起动工况下的排放,开发了I—P控制与滑模控制算法相结合的点火定时控制系统。这样可使发动机转速平稳地达到目标值并促进催化转化器的激活。为减小各气缸间空燃比不一致的影响,利用具有扩展乎d调制算法的滑模控制机理,设计了一种新的优化控制器。通过将此控制器用于二次氧反馈,可精确控制催化器后氧传感器的输出,改善催化转化效率。利用这些新技术,可同时实现低的排放和好的驱动性,而不影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独特的低燃油耗和高输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6缸泵喷嘴柴油机控制器在单缸原理泵试验台对电磁阀的油量控制,验证控制器的控制功能与驱动能力,研究电磁阀不同工况下的喷油规律,得到转速、脉宽、提前角与油量的MAP图数据,以及开启电流、维持电流、开启电流作用时间等参数对喷油量的影响,从而得到电磁阀驱动电路需要设置固化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3.
运用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对车辆进行主动前轮转角控制,针对车辆稳定性设计了LQR控制器,采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在双移线工况下验证了控制器的可行性。通过大量仿真与系统分析,得到LQR参数与车辆稳定性的定性关系。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同时考虑车辆稳定性与操纵灵活性的协同控制器,采用同样的仿真方法,验证了协同控制器的优越性。结果表明,LQR控制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LQR控制器参数与车辆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协同控制器在LQR控制器的基础上可以起到折衷车辆稳定性与操纵灵活性的作用,为车辆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着火定时是采用均质压燃方式发动机实现理想燃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对其加以准确控制。研究中应用了以低温氧化反应特性来控制着火定时的方法。在一台带可变容积副燃烧室的单缸发动机上燃用不同组分的燃料,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进行了试验,测得的着火定时结果显示出不同的趋势。这些趋势揭示了低温氧化反应的范围。应用该特性所做的发动机试验表明,可以进一步改善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着火定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左、右车轮的转速差作为反馈量对轮毂电机独立车轮轮对进行主动导向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如果仅使用转速差作为反馈量,只能使轮对获得类似刚性轮对的导向能力;而在补偿轨道曲率和车辆速度信息以后,可以使轮对的横移接近线路的中心位置。引入反馈控制后,随着控制增益的增加,系统的临界速度逐渐下降,补偿轨道曲率和车辆速度信息并不改变轮毂电机独立车轮主动导向控制的稳定性。在PI控制器作用下,基于左、右轮转速差为反馈量的轮毂电机独立车轮轮对的行为类似于弹性—阻尼耦合轮对,其稳定性与弹性—阻尼耦合轮对相同,在补偿轨道曲率和车辆速度信息后其导向能力能够优于弹性—阻尼耦合轮对。  相似文献   

6.
借鉴轨道交通车辆差速控制技术,在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系统上增设差速机构,可使左、右走行轮以不同转速通过曲线,从而达到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降低走行轮磨损的目的。建立了带差速机构的跨坐式单轨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常规单轨车辆相比,带差速机构跨坐式单轨车辆在曲线工况下走行轮的纵向力、回正力矩降幅明显,车辆动力学性能更优,车辆走行轮磨损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S.  Woo  张然治 《国外内燃机》2014,(6):34-38
近年来,汽油机呈现向高性能、高效率和环保型动力装置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开发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硬件时,高燃油效率成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发动机不仅要具备提供车辆行驶的动力,还要为用户带来愉悦的驾驶感受。采用前端皮带传动(FEAD)系统驱动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和动力转向泵等附件。为此,发动机通常要消耗30%~40%的驱动功率。介绍通过开发FEAD系统零部件或机构实现汽油机高燃油效率的摩擦测量方法和试验规程。通过在装有专用扭矩仪的FEAD系统上测量原始摩擦扭矩,获得高燃油效率的基本数据,这种扭矩仪是专门为在曲轴皮带轮上测量FEAD系统摩擦扭矩设计的。此外,为了尽量减小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开发和批量生产的Theta-II2.4L缸内直喷汽油机所使用的皮带传动系统摩擦,设计和评估了辅助皮带传动系统的新布局。分析结果验证了在FEAD系统上使用摩擦测量技术和试验规程所能获得的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更加真实地反映爆胎车辆的运动状态,考虑爆胎工况下驾驶员行为对汽车的影响,在主动制动控制策略下,对爆胎汽车进行驾驶补偿控制。根据轮胎力学参数的变化,在轮胎模型基础上构建爆胎模型,结合车辆动力学方程建立爆胎车辆动力学模型,以主动差动制动的方式对爆胎汽车进行稳定性控制,通过驾驶员模型来模拟爆胎工况下司机对方向盘转角控制,分析动力学响应并设计驾驶转角补偿器来修正驾驶员操作引起的汽车失稳状态。结果表明,爆胎会使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驾驶员的行为会导致车辆严重失稳与偏航,差动制动和转角补偿控制可以平衡爆胎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并修正驾驶员操作带来的影响,使车辆保持稳定并沿预期轨迹减速行驶。  相似文献   

9.
当前双燃料发动机正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逐步觉醒。长期以来双燃料技术仅应用于电站发电领域,然而近十年来,由于纯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采用大型中速发动机实现功率等级的延伸,电站市场显著萎缩。除了先前大量的陆用外,移动式应用也为大缸径双燃料发动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上述应用包括船用主推进(例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豪华游轮)和辅机应用(例如集装箱船)以及铁路牵引(例如,长途机车)。促使业界关注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动力是,与使用昂贵的重油或柴油相比较低的燃料成本,以及降低以NOx为主的排放污染物进而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另外,对于大量的移动式发动机的应用,天然气将很快成为一种潜在的低硫燃料。除天然气之外的典型液态替代燃料通常不利于在电站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然而对于移动式应用却是一种可靠的备用燃料。对于船舶应用可以在ECA(排放控制区)区域内外通过天然气和柴油模式切换,从而使双燃料发动机更容易满足IMO(国际海事组织)的排放法规。移动式应用的难点在于,频繁的转速工况变化、快速的负荷响应要求、天然气品质变化和复杂工况下,对发动机运转可靠性的考验。由于双燃料发动机具有两种典型运转模式(天然气工况和柴油工况),在发动机设计时必须进行折中考虑(例如压缩比、活塞碗形状、气门正时等),这就导致了目前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的缺陷。关于上述问题,奥地利AVL公司通过单缸中速发动机测试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相关技术问题。对大量参数进行了评估并对工况边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基于获得的数据,将给出当前双燃料发动机技术的短期预测。AVL公司关于双燃料发动机技术的展望也将促进中期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链刀式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链刀转速高及切割负载大要求,及实现速度调节和正转切削、反转搅拌功能,本文以LSJ60链刀式地下连续墙设备链刀切割液压系统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大流量链刀切割液压系统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应用AMESim软件进行了系统建模,并根据实际工况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液压控制系统响应快,运行稳定,能够克服最大工作负载,达到系统要求转速,实现了根据系统执行元件工作情况实时调整发动机油耗功能,解决了大流量、高扭矩马达驱动系统的低速稳定性问题,实现了设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链刀无级调速功能,满足了设备施工中对链刀回转大扭矩低速切削、低扭矩快速搅拌以及链刀正反转切削的要求,为链刀式地下连续墙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卡特彼勒C-9发动机设计机理的研究和分析,查找了四冲程发动机由燃油系统、电控系统、进排气系统及机械故障导致的不能启动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型8240ZD/ZC型发电和船用柴油机是在240系列柴油机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借鉴国内外成熟柴油机的先进技术开发研制的.文中介绍了8240ZD/ZC型柴油机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技术参数、总体设计结构以及8240ZD/ZC型柴油机的台架试验情况.试验情况表明8240ZD/ZC型柴油机设计开发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现已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冬梅  裴伟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18-322
对近年国内外新出现的先进柴油机试验测试技术进行了跟踪,并对其中较有代表性并且应用前景非常看好的几种技术进行了介绍.主要涵盖计算机辅助模拟试验技术,可视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几个方面.通过对这几种技术自身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对柴油机试验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GEVO16型柴油机机体的结构及加工工艺特点,立足本公司的现有状况,设计了随行夹具.通过对定位基准、导向系统和夹紧方式及夹紧部位的正确选择以及优化,确保工艺装备与柔性加工线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了240/275系列机车柴油机停机故障的原因,系统总结了机车运用和检修过程中对该故障的处理方法,全面归纳了机务段为抑制发生停机故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柴油机结构设计和数字化协同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虚拟装配过程中的骨架传递设计信息的数字化柴油机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是以INTRALINK协同平台为设计基础,以三维模型为数字化研究对象.并以某柴油机设计为应用背景,进行了数字化协同设计技术的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7.
V280/285船用柴油机系列是在16V280ZJA型柴油机的基础上研制的船用中速柴油机。介绍了该机的研制背景、主要特点和试验情况;该系列柴油机主要为船舶的主机和辅机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8.
张银凤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71-373
柴油机弹性联轴器花键轴啮蚀严重,用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改进淬火设备,设计新的淬火感应器,进行多种淬火工艺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并应用.解决了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的关键技术,使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顺利实现,目前已装车运用.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主要船用主机厂商的几种典型的大型气体燃料船用主机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此为依据,探讨了气体燃料船用主机的燃烧系统策略.由于大功率船用主机转速低、缸径大的特点,其燃烧系统的设计准则与工作特性与小型高速点燃机的情况截然不同.因此,大型气体燃料发动机燃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要结合大型机的基本特征,采用湍流激扰方式提高火焰传播速度,拓展稀燃极限,避免爆燃,从而达到高效低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参数选择、性能匹配、结构匹配、适应性匹配、可靠性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柴油机与铁路起重机的配套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