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分析了汽车发动机连杆锻件工字形截面在切边过程的“八字”变形、直轴类锻件切边时轴线弯曲及薄齿轮类锻件冲切时平面变形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模具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火花线切割是模具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多数的线切割机床还是靠人手工编制数控程序(一般为3B程序)。由于手工编程计算量大、繁琐,极易出错,特别是对于加工同一个工件用的凸模、凹模和卸料板,虽然它们工作部分的形状是一样的,但由于冲裁间隙等的影响,在编数控程序时,要分别计算,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同时,编程人员经常处于琐碎的数学计算之中,也造成人才的浪费。60年代以来,人们做了很多工作,研制出了几种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如APT语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比较波纹管的几种成形工艺和对该波纹管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试验模具。该模具采用分层分瓣凹模,并引入轴向加压工艺,改善了成形条件,并用它成功地制造了波纹管,得到了有关成形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转向机构是路基边坡压实机调整压实坡度的重要机构。本文应用数学规划法和最优化设计的原理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工况,经最优设计获得了满意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辊锻模具与锻件的啮合运动分析,推导出了由锻件轮廓方程确定模具型槽方程的理论公式,并通过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辊锻模具与锻件的啮合运动分析,推导出由锻件轮廓方程确定模具型槽方程的理论公式,并通过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模具是CRTSⅢ型轨道板预制中极其重要的施工设备,直接关系到轨道成品板的质量和精度。通过对预制模具的底模、侧模、端模、脱模机构及套管定位机构的结构形式进行方案优化,使模具具有刚度大、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确保加工后轨道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评估模具的安全性能,避免结构在施工中出现断裂破坏,从而达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模具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机车前围板蒙皮成形工艺,设计冲压成形模具,利用DYNAFROM有限元软件模拟仿真机车前围板蒙皮冲压成形过程,证明有限元法具有实用性.利用数值模拟结果,验证冲压模具凹型面、凸型面空间复杂曲面尺寸、定位等设计可行性,为实际生产中的模具设计、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参考,减少试模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CarSim中建立了线控转向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设计了可变转向角传动比;并利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线控转向系统动力模型和主动转向控制策略。在主动转向控制中,通过变传动比和横摆角速度与侧向加速度的综合反馈,控制补偿转向电机的转角。最后通过双移线试验和侧向风干扰试验仿真,并与传动机械转向和单一横摆角度反馈控制车辆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综合反馈控制能够有效地改善汽车的转向特性,并提高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轴单机客车转向随动桥的关键技术,偏角的控制、转向梯形关系的确立、保障转向平稳等。  相似文献   

11.
应用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大功率履带推土机差速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由此导出转向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决定了推土机转向的方向,转向液压马达的旋转速度决定了推土机转向半径的大小,同时说明了差速转向机构具备转向轻便、转弯半径小、不需维护与调整的优点。结果表明差速转向技术比传统的转向离合器-制动器式转向技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计算机-实物系统并行运行的技术途径,开发了船舶液压舵机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完成船舶液压舵机系统工作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了舵机浮动杆追随机构的工作过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上交通事故,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驾驶失误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试图从分析驾驶失误行为的主要表现入手,阐述导致驾驶失误行为的内在原因,对如何控制和预防驾驶失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非对称轴类零件的热挤镦成形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挤镦成形非对称轴类件的模具装置该装置已用于转向摇臂铀和制动蹄的精锻生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轴半挂车转向时常见的车轮易侧滑、轮胎易磨损的问题,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多轴半挂车的转向传动机构进行优化,使其在转向时各转向轮的运动尽量接近纯滚动,并分析对比优化前后半挂车转向的稳定性,证明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类菱形车特殊的结构布置而提出前后轮联动的转向传动机构,同时通过解析法推导出整个转向传动机构间的相互关系.即可根据整车的结构布置确定各个杆件的尺寸和关键点的位置。这一理论已经得到ADAMS仿真的验证,并为类菱形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含后轴弹性转向的线性三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整车模型,运用频域法研究了后轴弹性转向对整车不足转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左、右上拉杆的交点相对后轴中心的纵向位置及上拉杆衬套的刚度影响整车的不足转向特性.当上拉杆交点位于后轴之后1.65 m及上拉杆衬套的扭转刚度为1.5 kN.m/rad时,整车的不足转向特性较理想.试验与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MS的FSAE赛车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设计FSAE赛车悬架转向机构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向机构中的关键点对阿克曼转向特性的影响。利用ADAMS软件建立FSAE赛车悬架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转向梯形机构进行优化设计,着重分析了梯形转向机构的几个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建立。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赛车转向系的内外轮的转角关系值与理论值更接近,误差更小,改善了赛车的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非圆齿轮传动中,按照齿轮齿条传动的原理,可得到一种非圆齿轮齿条运动机构,此时,齿条的节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平面曲线。本文阐述了其成形原理,推导了其啮合方程,并设计了正弦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The steering characteristic of afour-wheel-steering vehicl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for in-depth research of the handling stability offour-wheel steering.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riorating tendency of the steering stabilit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vehicle speed is improved obviously in the case of four-wheel steering.The approach of variable steering ratio is discussed.The use of the variable steering ratio can not only raise the steering stability of vechicles at high vehicle speed,but also reduce the dicomfort and steering burden of drivers;and hence is helpful for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four-wheel steering veh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