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综合模糊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定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典型任务剖面的情况下,运用模糊评判法评价技术保障系统的效能,建立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评估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系统的效能,客观的反映了现实情况,为技术保障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导弹在贮存过程中,可用的故障数据量少,无故障贮存时问存在模糊性,具体的故障时间难以准确确定.为此,引入模糊Bayes理论进行导弹贮存可靠性的分析,建立了导弹贮存可靠性预测模型.利用某2型导弹在贮存期间的测试故障数据,对贮存可靠度指标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迅速得出其贮存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高这2型导弹的可靠性量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综合保障的实践表明,保障任务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复杂装备的系统可靠度和运行可用度,综合保障仿真评估是衡量保障效果既经济又切实可行的方法。针对潜射导弹武器系统特点,建立了基于任务时间线的仿真模型,提出了仿真系统总体结构及设计思想,分析了仿真流程,说明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某型潜射导弹为原型进行实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装备实际组成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结合当前部队关心的导弹装备战备完好性问题,对影响导弹战备完好性的重要参数使用可用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可用性理论的导弹装备使用可用度评估方法和模型,根据部队导弹装备服役的相关信息,对该模型进行了评估验证,经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导弹使用可用度,且对于后续提升改进导弹战备完好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潜侦察保障是对潜信息保障重要因素,影响对潜侦察保障效能评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因素大多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为了反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侦察保障效能的影响,提出侦察保障效能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基本思路是建立一个侦察保障效能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给出算例加以验证。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到为潜艇指挥机关提供决策依据固有的模糊性,为指挥机关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对潜侦察保障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信燕杰  岳冬梅  高松  张曦霞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0):130-133,167
针对状态维修决策模型没有考虑所采用的维修方式及其维修效果对于装备可用度的影响,结合比例役龄消减模型的假设建立了维修方式优化模型。该模型主要研究了装备可用度随维修次数及提高因子的变化规律,并对每次维修所采用的维修方式进行优化,使得装备可用度最大。结果表明:设备的更新与维修有机结合会极大的提高装备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传统保障性评价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任务的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率及任务成功率3个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仿真统计模型。以使用任务、系统结构、维修保障过程分析为基础,引用离散事件、蒙特卡洛等理论建立一种基于任务的保障性评价仿真原理。通过一个实例对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保障仿真试验进行分析,得出了导弹武器系统的执行任务能力和保障能力评价参数。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使用、维修保障部门评价装备的任务成功性和战备完好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导弹在研制试验中存在多阶段、样本量小而造成传统评估误差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Bayes方法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MCMC)的可靠性评估模型。根据专家信息和模糊理论确定可靠性先验分布;并利用Bayes公式得到可靠度后验分布函数;结合试验多阶段的特点,通过 MCMC模型对不同阶段导弹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其中利用Gibbs抽样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可靠性增长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疲劳寿命的随机-模糊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嵘  倪侃  张圣坤 《船舶力学》2001,5(5):43-49
本文指出疲劳寿命试验数据是同时含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随机-模糊变量,提出了相应的疲劳寿命分布参数的随机-模糊统计方法,包括随机-模糊均值和方差,以及随机-模糊概率分布的估计等。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同时考虑疲劳寿命分布的概率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规定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典型任务剖面的情况下,运用ADC法评价技术保障系统的效能,建立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评估导弹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系统的效能,客观的反映了现实情况,为技术保障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