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交通节点对交通需求和对交通状况的贡献不均衡,在进行道路修建、交通设施设置的时候需要考虑交通节点的交通需求,因此在城市中对交通节点进行分类,有助于交通规划的实施.本文构建基于多层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网络学习模型,对交通图的节点进行嵌入分类.该模型由2层神经网络组成,第1层通过多层注意力计算节点的低维嵌入,第2层将第1层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径向基函数网络(简称PBF网络)模型,分析了RBF网络的分类机理和分类特点,由于该网络层激活函数的有界性,RBF网络用于分类时,其分类判决范围也是有界的。针对一船的多层前馈网络分类器不能识别瓣的模式类型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将若干个RBF网络组合起来的分类方法,该分类器不仅能够对新类型的模式作出有产的拒识,而且还能通过再学习识别新的模式类型,具有增量学习的能力,最后给出一个分类实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所带来的大量智能交通设施运维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绩效评价的智能交通设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采用被管对象层、采集层、处理层和应用层的四层系统架构设计.该系统已应用于上海和其他城市智能交通运维管理系统的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智能交通系统设施运维管理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本期继续围绕城市交通管理这一主题,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分别介绍国外部分城市交通管理、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以及国内城市交通管理、智能交通、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便于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学习和借鉴国外城市交通管理的经验、方法和理念,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城市交通科学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山面临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机遇。通过分析中山的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特征,剖析现阶段中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思路。在分析外部重大交通设施和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的基础上,从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共建共享、综合运输通道扩容和网络一体化衔接等方面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驾驶仿真上的应用与设计问题,提出了虚拟视景中交通设施的设计思想.在国家道路设计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特征,从汉字的视认性、标志设置、标线设计3个方面对虚拟交通设施模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合理布局和管理各类交通设施已成为改善交通管理的重要方面。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传统的管理方法,作者提出并开发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相应的数据库和控制操作模块。系统利用GIS图形和地理信息处理功能,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和后台处理数据库,使交通设施的空间位置可视化。通过对设施图元及其属性信息的操作,实现对交通设施的各项管理功能,进而研究各种交通设施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系统管理交通设施便利、布局合理性分析直观,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混凝土表观缺陷为对象,研究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来实现表观缺陷的检测和识别,重点在混凝土外观缺陷图像的特征提取和设计有效、可靠的分类器,实现缺陷的准确分类.基于矩阵的主分量分析(MATPCA)是统计学中分析数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将数据从高维数据空间变换到低维特征空间,因而可以用于数据的特征提取及压缩等.将MATPCA法应用于混凝土表观缺陷识别系统的特征提取层,并在MATLAB中实现特征的提取,较好地满足识别层的输入要求;而在系统的识别层,研究BP神经网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自主移动机器人非结构化道路识别检测准确性、鲁棒性及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为核心的自监督在线修正算法.首先,通过ROI算法规定被处理图像的有效计算区域;其次,利用多层感知器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将感兴趣区域按相应特征实现分类处理,并对分类区域进行形态学处理及特征提取处理,筛选出有效的行驶区域;最后,通过自监督在线修正算法替换错误处理结果,进一步保障道路分类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准确地识别出环境中的道路区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覃频频   《ITS通讯》2006,8(1):16-19
在对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分类机理、输入向量选取和网络设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识别两类事件模式(无事件模式和有事件模式)的事件检测PNN模型。采用高速公路路段1-880实地线圈数据集和事件数据集验证模型,通过比较PNN模型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MLF)模型的结果,发现无论对于向北、向南或混合方向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PNN模型的检测率(DR)比MLF模型高;平均检测时间(MTTD)比MLF模型短:但误报率(FAR)也较高。概率神经网络是高速公路事件检测的一种有效算法,其在理论基础、算法和学习速度等方面比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交通标志是传达引导、指示、警告、禁止等信息的交通设施。目前我国交通标志中时间禁令标志靠禁令牌和表达时间的数字组成,其中时间数字在实用中存在辨认障碍,难以远距离辨认。本文研究改良设计的新型时间禁令牌将时间概念图形化,并结合到原有禁令牌的图形中,变间接识别为直接识别,非常有效地解决了辨识距离问题。同时,新设计的禁令牌应用成本极低,实用性极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自主移动机器人非结构化道路识别检测准确性、鲁棒性及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为核心的自监督在线修正算法.首先,通过ROI算法规定被处理图像的有效计算区域;其次,利用多层感知器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将感兴趣区域按相应特征实现分类处理,并对分类区域进行形态学处理及特征提取处理,筛选出有效的行驶区域;最后,通过自监督在线修正算法替换错误处理结果,进一步保障道路分类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准确地识别出环境中的道路区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对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分类机理、输入向量选取和网络设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识别两类事件模式(无事件模式和有事件模式)的事件检测PNN模型。采用高速公路路段Ⅰ-880实地线圈数据集和事件数据集验证模型,通过比较PNN模型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MLF)模型的结果,发现无论对于向北、向南或混合方向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PNN模型的检测率(DR)比MLF模型高;平均检测时间(MTD)比MLF模型短;但误报率(FAR)较高。概率神经网络是高速公路事件检测的一种有效算法,其在理论基础、算法和学习速度等方面比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给交通设施用地规模论证提供一定依据,对选址规划阶段的交通设施进行分析。在长兴对江渡客运站选址规划中,通过各种类型用地需求的实际分析,确定了最终的用地面积。通过案例表明:交通设施用地应当在项目前期就加强研究,既要与上位规划相衔接,同时在集约用地的前提下统筹考虑规范标准与实际使用需求,确保交通设施能够满足地区发展的需求,周边道路容量也能满足交通设施集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交通设施作为交通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设施不只是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工具,它应该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从目前交通设施的现状、原则入手,探讨交通设施设计与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军  曹莎  田锋 《交通标准化》2014,(15):15-18
受用地等条件约束,缓解大城市成熟地区的交通拥堵难以再采用粗放式的增加交通设施供应的方式,而必须通过精细化的交通改善,充分挖掘既有设施潜力,提高交通效率.在深入剖析大城市成熟地区交通拥堵原因的基础上,以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和地块交通组织为切入点,从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大城市成熟地区精细化交通改善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今的智能垃圾桶使用方法大都无法应用在列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方法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首先建立了12种列车常见垃圾数据集,并应用迁移学习ResNet50模型进行模型设计与参数设计,给出了模型的准确率与模型收敛速度曲线,并与Inception-V3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ResNet50模型有更好的识别效果.最后通过PyQt5编写GUI仿真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拍照与分类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舰船辐射噪声信号分类的准确率,即在水下进行舰船目标识别的准确率,采用了小波包提取信号能量谱特征的方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简介了小波包变换及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然后针对舰船辐射噪声信号进行多层小波包分解,提取各子频段能量谱作为特征量,归一化处理后构建特征向量,最后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对信号的多层小波包分解提取能量谱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能对舰船辐射噪声信号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规划的特殊性,分析特大公园地区客流的出行特征。指出特大公园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峰谷差距显著、游客出行对小汽车有较高依赖性、公园客流对周边交通造成一定的叠加影响等。分析北京香山公园、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交通运营及相关设施发展实例。以顾村公园为例,从客流规模预测,公共汽车、临时停车位、PR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规划、极端高峰日应急预案几个方面阐述顾村公园枢纽交通设施的规划情况。最后,提出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规划策略,即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共享、分级保障、集约化方式主导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下交通设施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北京市地下交通设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区地下水分布、动态规律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探讨了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地下交通设施的侵蚀、稳定性的影响,对地下交通设施结构材料的影响,分析了地下交通设施建设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地下水变化对地下交通设施安全影响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