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现发布《公路桥梁景观设计规范》(JTG/T 3360-03—201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公路桥梁景观设计规范》(JTG/T 3360-03—2018)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同济大学负责。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同济大学(地址:上海市四  相似文献   

2.
徐欣  周国玲 《中外公路》2019,39(5):132-135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桥梁结构设计人员承担涉外桥梁设计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比和了解中国规范和国际通用规范之间的差异具有紧迫性。该文通过对比JTG/T 3360-01-2018《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和欧洲风荷载规范(EN 1991-1-4:2005)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并结合算例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供中国桥梁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等新的桥梁抗震规范相继颁布,一般桥梁的抗震设计与以前又有何不同呢?以天津地区桥梁抗震计算分析为例,对新旧规范桥梁E1阶段抗震设计的不同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天津地区一般桥梁E1阶段抗震设计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公路桥梁在地震中的破坏特点,结合新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论述了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反向芬克式桁架结构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简洁和造型美观等优点,已在国外多座人行桥中得到应用。鉴于人行桥结构轻柔等原因,该类型人行桥的风效应问题成为设计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现依托主跨150 m的反向芬克式行架人行桥工程实际,开展了系统的抗风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照我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该桥的颤振稳定性、静风稳定性等都满足要求;在均匀流场的0°和+3°风攻角下,涡激共振峰值振幅超过规范允许值,在5%紊流度、将结构阻尼比从0.3%增加到1%之后,涡激共振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满足规范要求;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加结构阻尼比,将是更为有效的抑制该桥主梁涡激共振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对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及另外2种公开文献报道中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4种方法公式建立思路相通,但实现途径存在差异.基于平截面等假定,根据加固梁的受力破坏特性,明确了3种界限破坏状...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中关于桥梁评定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对比,并由此提出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发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现发布《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T 3334—201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T 3334—2018)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  相似文献   

9.
以海口港某高架项目3×18.6 m连续箱梁为研究背景,以《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1]为研究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抗震设计分析。研究得出:(1)高烈度区液化场地连续梁桥宜采用减隔震设计。(2)采用了减隔震设计,结构基本周期较长、非线性特征较强,更宜采用时程法进行分析。(3)消除桩间液化土后,改善了地震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受力,特别是桩基的受力。  相似文献   

10.
以南阳市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运用Midas Civil空间有限元程序,采用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的方法对本桥进行抗震计算分析,为同类桥梁抗震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增大,风荷载越来越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其中拉索所受风荷载占了较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主梁。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过去斜拉索纵桥向风荷载计算方法在我国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设计过程中也都采取了过分保守的简单计算,导致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为此,苏通大桥在设计过程中专门对斜拉索进行了测力试验,结合与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对比,提出了斜拉索纵桥向风荷载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填补了我国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的空白,已被纳入《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 60-01-2004),具有很高的实际指导意义。文中介绍了风荷载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以使同行对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现公布《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汶川地震后公路桥梁的震害特点及破坏机理,并依据Midas有限元软件的抗震计算结果,结合中国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从桥位选择、桥型方案布置、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绵茂公路上桥梁的抗震、减灾对策,以提高山区公路桥梁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汕揭高速公路汕头段常规桥梁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揭高速公路汕头段常规桥梁设计过程中,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的计算方法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及设计,抗震分析结果表明抗震设计成为控制本项目设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变形能力要求,研究桥墩潜在塑性铰区约束箍筋的用量问题。借助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整理了35根弯剪破坏墩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评价我国桥梁抗震设计原《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和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中最低约束箍筋用量对保证桥墩变形能力的可靠性,并与美国、欧洲主要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比,之后建立了具有85%保证率的弯剪破坏桥墩极限位移角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以2%桥墩极限位移角为评价目标,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满足桥墩变形能力要求;而以3%桥墩极限位移角为评价目标,该规范配箍要求略偏于不安全,在高地震危险区桥墩抗震设计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美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控制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以我国桥梁规范初步设计的某钢筋混凝土桥梁为计算基础,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及美国AASHTO LRFD公路桥梁设计规范(2012)规范对该桥裂缝控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座桥梁,在相同环境下,裂缝宽度满足AASHTO LRFD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时,却不能满足我国现行桥梁规范要求,我国桥梁规范对裂缝控制较美国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7.
成武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  徐宝林 《公路》2012,(5):194-197
介绍了在进行成武高速公路常规桥梁设计过程中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的要求进行抗震计算的情况.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杆系模型进行多振型反应谱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桥墩配筋设计.并根据《细则》发布前后配筋变化的情况,简要分析了《细则》颁布后对常规桥梁抗震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2008版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总体情况和要点,重点对适用范围、设防目标和设防标准、设计和分析方法、抗震措施等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对匝衣布大桥进行抗震分析和性能评价,指导该桥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强震作用下简支梁桥产生落梁,依据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抗震设计方法,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一系列简支梁桥数值模型,并计算了E2地震作用下墩梁的相对位移。同时,根据数值分析结果,综合考虑跨径、墩高和斜交角的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简支梁桥最小搭接长度的实用简化计算公式,其可为简支梁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