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9-281+28
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了城市宏观格局,市政团队的提前介入,可从城市微观方面考虑,论证宏观格局下微观竖向的合理性,完善区域竖向设计,为后续区域路网设计、后续地块开发等提供完善的竖向和排水规划,构建区域规划设计一体化。应对全球极端暴雨天气,调研周边地形地貌、现状路网、水系、排涝等方面,使用ARCGIS进行大区域宏观竖向梳理,使用EICAD、DICAD软件进行微观路网竖向设计,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整体的土方计算,对道路、排水、规划多专业进行协同论证区域竖向规划,为后续建设的适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巢湖市湖光新区的竖向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地势低洼区域的竖向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及控制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优化竖向设计提出了合理的方法与建议,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设计大跨铁路和公铁合建桥梁的竖向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营纵坡控制的竖向刚度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保障列车安全通行、乘客乘坐舒适性为目标,选取最大牵引纵向坡度、最小溜逸纵向坡度、纵向坡度差、曲率半径以及车-桥动力响应为控制指标,对桥梁的竖向刚度进行控制,采用该方法对某公铁合建三塔斜拉桥方案进行竖向刚度设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大跨铁路和公铁合建桥梁的竖向刚度设计,在保障结构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桥梁设计的经济性。算例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各控制指标要求,竖向刚度合理。该方法还可根据运营纵向坡度反推合理的成桥纵向坡度和桥面线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桥梁项目灌注桩的设计分析,阐述了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别计算了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与普通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验证了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在经济性及桩基竖向承载力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该桩基在桥梁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针对上海区域特点,确定上海市典型道路横断面布置型式,从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及红线内外空间综合利用等多个方面对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技术措施的空间布局和设计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芜湖弯石公路清弋江桥加固后,运用动荷载试验原理,对该桥进行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梁的行车动挠度、冲击系数、阻尼比等均属正常范围,验证了桥梁的质量和工作性能与加固设计要求相符,说明桥梁竖向刚度满足加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滹沱河特大桥主拱肋竖向转体过程中,对各个结构的重点部位进行了施工现场监控,为竖向转体施工提供精确、科学的参数,从而确保了主拱肋竖向转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掌握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时管片、岩土体的变形,以深圳地铁9号线梅村站-上梅林站区间下穿既有4号线莲花北站-上梅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下穿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下穿时岩土体与既有线隧道管片的变形,对两条线设计竖向距离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得出两隧道竖向最小距离在2.0~2.5 m范围是安全的。同时提出一些技术措施,如对既有隧道进行自动化监测,从既有隧道内注浆,信息化施工等。  相似文献   

9.
地区用地竖向规划是开发建设地区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部分地块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竖向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周边局部路网已成形。该文总结了片区内地块竖向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对设计中涉及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其内容对今后的竖向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楚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22-124,383
该文旨在困难重丘地形条件下,结合现状建设条件及区域规划,分析片区路网竖向设计重要的控制要素,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前提下,优化区域路网竖向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设时序,减少大量土方投资。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我国现行路基设计规范中对动荷载的影响深度统一界定为1.5m深度的问题,认为其与轴载有一定关系,进而提出重载交通及工作区深度的定义,并以天津滨海地区高等级道路建设为工程实例,以该地区的典型地质条件、交通轴载、路面结构为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轴载的路基工作区深度,得出标准轴载工作区深度为1.5m,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  相似文献   

12.
刘志祥 《驾驶园》2008,(4):64-65
山区公路,地势起伏不平,坡陡弯急的路段比较多.常年行驶在山区和高丘陵地带的驾驶员,如不能正确驾驶车辆,极易发生坠崖翻车事故,因此,掌握一定的山路行车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张志国 《交通科技》2007,(4):98-99,102
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是道路安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内涵、研究内容及鉴别方法进行了描述,给出了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行为分析、需求分析、心理感受为出发点,探讨了高速公路在新发展时期服务区设计的思路、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路道路选线会遇到城市建成区和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 道路选线应尽可能从组团边缘或城区外围通过, 避免对用地造成分隔, 应采取措施力求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以深圳市南坪快速路二期、 三期工程为例, 在对道路需求和功能、 建设条件、 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工程设计中针对道路穿越城市建成区和一级水源保护区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章主要讨论了有线局域网的补充-无线局域网的功能、传输媒体、拓扑结构、网络组成、网络接口、工作原理及对移动计算网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讨论了有线局域网的补充-无线局域网的功能、传输媒体、拓扑结构、网络组成、网络接口、工作原理及对移动计算网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李金光 《驾驶园》2006,(11):44-45
山区公路弯多、坡陡、狭窄、路险、视线不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为确保行车安全,必须掌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19.
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确定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已有方法的模糊性、未考虑各种建设项目本身发生量及背景交通状况不同的问题,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密度比和交叉口转弯比例,提出了新的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根据密度比评分标准,以上海地区交通数据为例将城市交通状况划分为若干等级,对各等级道路提出相应的剩余等效通行能力,并按交叉口转弯比例分配建设项目出行产生量,由两者平衡得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经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可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参数的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结合武江大桥桩基施工实例,介绍了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关键施工技术施工难点的处理,为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