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别对天然河砂和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分析2种不同混凝土强度离散差异原因,设置4组不同配比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大于天然砂;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轴心抗压强...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技术性质影响应当以混凝土的不同强度等级区别处理,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粉掺量在16%以内时,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强度、工作性、抗渗能力都逐渐提高,当含量为16%时效果达到最佳,中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4%~12%的石粉含量使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呈最佳,对抗渗性能影响不大,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最佳石粉含量为3%~4%,石粉含量超过7%时,工作性和强度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多增加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趋势,要加强早期养护;机制砂对于混凝土的收缩具有正负效应:当石粉含量较小时,负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粉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正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可以提高其强度,但需严格控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  相似文献   

4.
石粉是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质细小颗粒,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石粉含量对C3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新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石粉掺量。试验表明,当石粉含量在7%~13%时,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变形能力、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石粉含量在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在5%时弹性模量最大,5%~10%左右时抗冻性能较好;抗拉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了多元矿物掺合料、引气剂及聚丙烯纤维复掺混凝土在静止溶液和流动循环溶液两种浸蚀条件下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多元矿物掺合料、引气剂、聚丙烯纤维复掺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混凝土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小于0.2%、含气量小于6%时,随纤维和引气剂掺量增大,混凝土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增强;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改善其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机制砂用作水泥混凝土细集料时,其与天然砂掺配比例及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不同机制砂掺量及不同石粉含量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试验,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机制砂掺量及石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是混凝土常用的外加矿物掺合料,实验表明:粉煤灰的加入可以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但是早期抗裂性能的提高并不与粉煤灰的掺加量成正比。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后,其早期强度较低,而在其后阶段强度逐渐形成,后期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水泥道面在环境及荷载耦合作用下频繁出现起砂露石等病害,目前修复材料因耐久性差、环境污染严重,不宜大面积推广.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不同比例矿物外掺料复掺对超早强修复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外掺料的加入延长了砂浆的可操作时间,降低了砂浆的扩展度;对抗折、抗压早期强度影响显著,但28d强度逐渐赶上普通修复砂浆;矿物掺合料的掺入能够明显改善和提高修复砂浆的抗渗和干缩性能.当粉煤灰和矿粉以2∶1比例复掺时,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贵州地区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机制砂中石粉的极限掺量,采用添加引气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从而达到扩展石粉含量上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铁尾矿砂石完全取代天然砂和碎石,配制C50混凝土,重点研究铁尾矿砂石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石混凝土7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降低6.6%,28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增长1%;铁尾矿砂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机制砂部分或全部取代河砂作为细集料配制混凝土,通过开展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徐变试验,研究了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对各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均随着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石粉含量为5%时,上述力学性能最优;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在7%以内时,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徐变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2.
高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郢 《山西交通科技》2007,(2):11-13,16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抗冻性、抗气渗透性与抗水渗透性、抗硫酸盐性这些耐久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掺量粉煤灰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通过矿物掺合料与引气剂、憎水剂的复掺,研究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电通量和抗盐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复合掺合料后能够使混凝土获得优良的工作能,掺量50kg/m3矿物掺合料能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5~8kg/m3;混凝土56d抗压强度比可达到110%;电通量较基准混凝土降低约60%; 300次盐冻后质量损失率为1. 5%。  相似文献   

14.
以破碎的废混凝土作为替代粗骨料,冶炼渣作为替代细骨料,通过试验研究了粗骨料和细骨料在不同替代率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能以及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替代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随之有少量的降低,适当掺量的冶炼渣替代细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但掺量过大反而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降低.掺合料的加入会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海工混凝土因抗裂性能差引起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3种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对海工混凝土抗压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RCM法对不同纤维掺量下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纤维均能增加海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不同纤维掺量下海工混凝土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有所降低,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降低幅度逐渐增大;对比3种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海工混凝土的性能可以看出,掺入1.5 kg/m3高强高模量聚乙烯纤维效果最佳,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细度(比表面积150m~2/kg、350m~2/kg、550m~2/kg)的石灰岩机制砂石粉对C60机制砂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细度的变化对C6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石粉细度的减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6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但是对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C60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随着石粉比表面积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甘肃河西地区干旱多风气候条件下易产生早期开裂的问题,研究高吸水树脂(SAP)对机制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干燥收缩和抗裂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SAP在标准养护和模拟养护条件下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SAP内养护法可有效抑制机制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显著降低机制砂混凝土在模拟环境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在模拟河西地区气候条件下,SAP的掺入能够有效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但随着SAP掺量的增加,强度有所下降.综合考虑混凝土的自收缩、干燥收缩、抗裂性和强度的影响,建议在甘肃河西地区大风低湿度条件下SAP的掺量为0.76 kg/m~3,内养护水引入量为9.45 kg/m~3.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贵州茅台酒扩建工程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等量取代石粉的掺量,影响劈裂抗拉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石粉含量。只要充分发挥石粉的作用,机制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了掺加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以及掺加了萘系减水剂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确定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了粉煤灰矿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及电通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粉煤灰矿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压汞法测试混凝土孔径分布,研究了孔径分布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入了聚羧酸减水剂后,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及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得到增强.掺人掺合料后,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降低;但是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得到增强.孔径大小在10~1000 nm范围的孔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机制砂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高机制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利用水平,立足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同时结合宏观性能测试和耐久性研究,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机制砂石粉含量、泥含量以及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混凝土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砂率,再次是泥含量;②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条件是石粉含量为12%、砂率为42%、泥含量为2.5%。冻融性研究表明:适量的石粉、泥含量、砂率可以优化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和空隙率,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