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智能材料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智能材料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智能材料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智能材料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月24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温州,举行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局长卞百平、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浙江省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会刊《城市公共交通》第七届优秀论文评审会于7月25日~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21个城市公交与相关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评审会议。  相似文献   

5.
何宝宏 《江苏交通》1999,(12):15-19
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一直困扰发达国家的一道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交通的发展很相似,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使中国城市交通在21世纪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结果正式发布,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从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将该奖项收入囊中。据悉,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2014,(2):69-70
据美国公共交通协会提供的报告表明,发展公共交通可令全美受益。21世纪,公共交通将处于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美同人意识到搭乘公共汽车、火车、地铁、轮渡和有轨电车的益处多多。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公共交通出行的益处,公共交通在21世纪将引领美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2008,(12):14-14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其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主办,市政园林局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以及国际隧协执委会,于今年11月下旬在广州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和国际隧协主席Martin Knights(马丁·奈特斯)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和郑颖人院士作了重要演讲,参加会议的有53个单位的200余名代表。  相似文献   

9.
世界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桥梁从18世纪后期算起已经历了200余年,桥梁的跨度从不足百米到20世纪末已逼近2000m。20世纪上半叶的大跨度悬索桥和拱桥的发展和20世纪下半叶的二项最突出的成就:斜拉桥的复兴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带来了现代施工方法的革新,并为世纪末的跨海大桥工程提供了条件。章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现代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以其激励我国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力争在21世纪的桥梁建设实践中创造出中国原创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处于世纪之交的高等学校,为了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中国民航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民航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中国民航在21世纪初叶面临的发展及战略目标,指出中国民航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和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21世纪海洋战略以及全民海洋意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海洋意识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提出中国要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必须经略海洋,必须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地普及并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进而形成统一科学的海洋观.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对20世纪人类行为的总结和批判,是指导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世界各国政府已取得共识。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受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建立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 ,研究遗传算子和求解的边界条件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 ,将多种资源 (人工、材料、机械 )的消耗数量进行数字化 ,从而获得多种资源数字的合成分布 ,按多目标优化的条件 ,使多种资源均衡使用的数列能够达到最优分布 .结果表明 ,计算速度快 ,精度高 ,对技术复杂的大型公路桥梁工程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5.
崔文凯 《交通标准化》2010,(14):141-143
沙砾垫层是土木工程中处理异常地基的比较常用且经济可行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可盛功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同样会节省投资,大大缩短工期,有效地节约成本,并得到业主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都是伴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大发展才出现的.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在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等因素的激励与约束下,必须紧密结合国情,顺应交通运输发展趋势.21世纪全面发展轨道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国公路运输必将有一个大发展,且其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只有加强高速交通、智能运输及交通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才能使我国交通运输尽快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实现成为交通强国和交通大国的目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3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两大动脉,但两者在分布方式、运输方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外来民族移居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不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精神层面及内在性质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8���й��ۺϽ�ͨ�ṹ����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2008年我国综合交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结合对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典型国家经济与土地资源条件和客货运输结构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综合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探讨了合理优化我国客货运输结构的基本手段和对策。研究认为:经过20世纪后期道路与民航系统的建设,中国的综合交通体系21世纪以来已进入第二次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大国,在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发挥不同客货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致力于优化客货运交通结构;重视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的一体化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城市与枢纽地区的信息服务与接续运输组织,真正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城市间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