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路面是用各类沥青作结合料.用碎石、砾石、等作骨料.经过拌合、摊铺、碾压形成的沥青面层,它主要的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及乳化沥青混合料等。沥青面层使用沥青作结合料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使用质量耐久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引言 通常来说,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辅筑面层的路面的总称称为沥青路面,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普遍使用,也有人称为黑色路面,因为用沥青为结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沥青路面之所以应用的如此广泛,是由于路面具有较好的质量和使用耐久性,因为沥青材料具有粘结力较强的特点,能够大大加强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随着温度的变化,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都有非常大的变化。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变易性较大,离析现象的成因也是很复杂的,通常主要由混合料配合比、拌和机、运输车辆和摊铺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分布不够均匀,不仅影响了面层的外观形象,而且细料偏少、粗料较多的地方面层空隙率较大,极易发生早期损坏。事实证明,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离析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必须要很好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科学研究、施工组织和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原材料质量技术指标,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混合料试验技术指标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设计几个方面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6.
1沥青混凝土的定义及与沥青碎石的区别 (1)凡是由适当比例的各种不同大小颗粒的矿料(如碎石、轧制砾石、石屑、砂和矿粉等)和沥青在严格条件下拌和,经摊铺压实成型的路面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未经摊铺和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称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在热态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热拌沥青混合料在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形的路面,即称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热拌沥青混合料可按混合料的性质、强度构成及矿料级配、最大粒径等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具有对路基及基层形变的适应性强、养护和使用性能的恢复较容易、行车舒适噪音小、磨擦系数大、防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这种结构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包括面层上层、面层中层、面层下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或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以及垫层组成。这种多层次结构在设计与施工时.其层间结合尤其是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无论是采用开级配还是密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上面加做下封层.对增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稳定性与防水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止雨水下渗等要求,宜选粒径较小、空隙也较小的密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包括出行条件有了明显提高,尤其在公路的建设方面。现在我国的许多公路采取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半刚性路面基层是指在路面基层材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粉煤灰或其他工业废渣等结合料,加水拌和形成的混合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形成的路面基层。基层施工首先是对路面的平整度有重要影响。基层的平整度对薄层沥青面层的平整度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薄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取决于基层的平整度。基层的平整度对较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的影响虽不如对薄沥青面层的影响那么大,但基层的不平整会引起沥青混凝土面层厚薄不匀,使沥青面层在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降低较快,并导致沥青混凝土成层产生一些薄弱面。其次会对路面的强度及裂缝产生影响。在路面使用期间,基层产生的温度收缩裂缝会辐射到路面,产生路面裂缝。同时还会对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产生影响。因此保证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公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施工实践,对公路半刚性基层施工的原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诸位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材料试验与选定、配合比设计与混合料拌和、路面面层的施工和试验检测与评定等四个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AAPA对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进行反射裂缝试验研究,分析了组成结构类型、集料级配、沥青、矿粉、纤维和橡胶粉对混合料抗反射裂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和沥青性质是影响混合料反射裂缝抵抗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矿料4.75mm筛孔的通过率与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合理确定粉油比和选用外加剂都是提高混合料疲劳寿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根据现代交通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本文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混合料的检测、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平稳、富有弹性、噪音小、寿命长的特点,因此沥青混合料一直作为公路面层的首选材料。沥青路面过早损坏的问题是是工艺控制的焦点,过早损坏的最常见现象是离析,任何离析都会缩短路面的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的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吸收层在抑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采用不同沥青结合料和矿料级配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分别进行低温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3种沥青结合料与推荐级配的混合料分别进行拉伸与拉压疲劳试验,分析沥青结合料种类与矿料级配对应力吸收层材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以及沥青结合料对混合料抵抗拉伸变形与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料级配与沥青结合料类型对其路用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可通过优化矿料级配和改善沥青结合料性能提高应力吸收层低温抗裂与抗疲劳性能,其中自主研发的高黏度SBS改性沥青Sampave与国外的STR ATA用高黏度SBS改性沥青结合料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因而从沥青混合料的出厂、运输、摊铺、碾压以及重点部位处理等方面,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水对道路使用性能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道路的基层,还影响道路的面层.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主要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娄底地区近年来对沥青混合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质量控制-包括矿料、沥青、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质量检查等项目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抵抗低温收缩变形的能力称之为低温抗裂性,低温裂缝往往是沥青路面各种病害的开始.而裂缝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功能,裂缝的产生不仅仅破坏了路面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美观.而且会从裂缝中不断的深入水分导致基层或甚至路基软化、承载力下降直至破坏。同时无限长度的沥青面层开裂后.使路面的承载模式转化为有限尺寸的板块,冬季面层模量较高,承受重复车轮荷载时;开裂后的路面极容易成为更小尺寸的断板.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本文对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