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交通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的依据和基础。基于模糊物元理论和熵权法构建交通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对2007—2014年北京市交通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对北京市交通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07—2014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是限制北京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且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障碍度有逐年攀升的趋势;北京市交通环境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机动车保有量密度、建成区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线路密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密度的障碍度逐年攀升,已超过交通环境污染因子成为制约北京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日辉  王首绪 《公路》2006,(4):182-185
提出将交通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应用到公路网交通量预测中,提出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从环境系统污染物的输入输出模型出发,构建基于大气污染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数学模型,实现基于大气环境的交通量控制目标,为交通规划部门制定可持续的交通发展规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桂林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分析桂林城市交通现状出发,引出绿色交通新理念,分析了绿色交通的内涵,提出了桂林城市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现状,对桂林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从城市交通方式结构、道路网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桂林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交通环境承载力及其定量化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发展可持续交通的要求,提出交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组成体系,认为交通环境承载力是由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和交通环境经济承载力组成,提出各个组成分量的基本概念和具有很强操纵性的定量化计算公式。此外,探讨了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演化阶段。在各阶段中,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侧重点、计算内容和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量模型不仅可以用于交通系统规划和交通结构优化,还可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中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雒应  叶亚丽 《中外公路》2006,26(4):221-223
为了缓解我国大中城市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提出了加强交通体系建设,保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针对我国目前大中城市交通现状,通过对交通管理控制、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3个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大中城市交通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规划和建设方法,对于我国大中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交通的概念、原则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交通系统规划是对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创新和变革。发展可持续交通就是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与交通的协调发展,达到人类共同的目标。对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及意义,可持续城市交通的发展及目标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发展可持续城市交通需要考虑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发展可持续交通的策略建议,旨在对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是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研究的分析,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特点、交通基础研究状况、土地开发和经济水平,提出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方法,并且以北京市某区域为例,给出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网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对道路网方案比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道路网的交通功能比选上,本文引入交通效率的概念把道路网络的建设费用投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正效应以及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社会负效应联系起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网络方案比选方法,综合体现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通功能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和资源利用目标,为规划建设高效率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道路网方案比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道路网的交通功能比选上,本文引入交通效率的概念把道路网络的建设费用投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正效应以及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社会负效应联系起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网络方案比选方法,综合体现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通功能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和资源利用目标,为规划建设高效率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网络容量、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网络OD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表达道路网络容量的基本思想和模型,阐明交通网络容量受到交通流特性、网络要素容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不同的考虑方法可以建立不同的网络容量模型。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路网容量对交通规划与管理的指导作用,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对道路系统容量的影响。交通规划着眼于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交通承载能力,交通管理着眼于挖掘系统的潜力。运用网络容量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诊断,根据不同容量的要求,在交通规划或交通管理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茜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110-113
随着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城市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城市土地、环境等资源匮乏,城市交通畅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论文将机动车发展对城市造成的直接影响归结为道路、停车、大气三大突出方面,提出了通过容量限制理智发展机动车的思路;进一步对城市路网容量、停车容量、环境容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机动车合理保有量的多容量限制双层规划模型,建立了交通流动态分布与交通系统容量的互动联系,为机动化水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现代化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了UTC/SCOOT系统产生数据类型和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城市交通控制管理需求,以提高SCOOT系统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SCOOT系统效益、提高交通控制管理水平、丰富交通控制信息来源和节省建设资金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UTC/SCOOT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平台。最后给出此平台在北京市城市交通控制管理上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环境交通容量和交叉口运行状况的分析,提出交叉口的环境交通容量优化模型。主要利用峡谷街道排放模型和北京工业大学修正箱式模型来确定交叉口污染物的排放。模型的优化目标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最大化,利用了非线性规划理论,并根据一般约束条件下的广义惩罚函数法进行求解。运用实例说明在一定的污染物条件下交叉口所能达到的通行能力。该模型对交叉口的设计、管理和改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交线网等级评定的物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公交线网等级评定问题,利用可拓学中的物元分析理论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城市公交系统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公交线网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定义评价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公交线网等级评定的物元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其关联度,给出定量的数值来表示评定结果,将公交网络的多层次评价转化为单级评价,评价值能够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应用结果表明该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为多层次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探讨如何解决交通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审视城市整体规划的理论、理念和手段。而确定规划重要参数的依据更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力求从交通源的产生-城市空间开发总量-土地承载能力-各种资源、城市各功能要素等研究主线,提出建立城市空间发展巨系统(计算模型),并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整,从而确立城市规划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先进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粗集理论的交通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满足智能交通系统高性能模糊控制器设计的需要,把粗集理论融入常规的模糊推理,提出了一种交通控制模糊建模新方法,利用粗集理论的知识推理,直接从交通系统的测量数据提取模糊规则,解决了城市交通模糊控制规则提取的瓶颈问题。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从交警的经验直接提取模糊规则的局限性,以获取最优的模糊模型,同时建模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提取的模糊规则更具客观性。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多交叉口的模糊协调控制,对于采用复杂算法的控制系统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论证环形立交改造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间隙接受理论模型和国内普遍推荐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惠州市鹅岭立交现状和改造后的通行能力。结果表明,环形立交的通行能力较低,已不适应当今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发展需求,改立交为信号控制的平交口可有效提高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可见,改环形立交为平交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R概念与复合物元可拓法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娟  王炜  程琳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36-141
为了缓解有限的城市用地及交通设施不足与高密度人口及机动车辆激增的矛盾,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下的城市交通可持续指标体系框架和政策工具矩阵,突出了指标间压力、状态、响应的动态联系与因果关系,以及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调控作用。在可拓学物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了复合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指出了该模型可用于各种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文中提出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合理性,复合物元可拓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