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采用Langendorff灌注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清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硒的抗氧化效应进行了观察。随缺血时间的延长,LDH、CK活性及MDA的含量增加,而SOD、GPX的活性降低,此时超微结构损伤严重。预先给St·Thoma’s停搏液中加入亚硒醚钠再进行缺血/再灌注,冠脉流出液中的LDH、CK活性降低,心肌MDA含量减少;而心肌SOD、GPX的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时,超微结构损伤亦较轻。因此,说明了含硒St·Thoma’s停搏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研究和治疗局部心肌顿抑制备在体动物模型。方法 杂种犬36条,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15min后,再灌注30min。分别于冠脉阻断前、冠脉阻断5、10、15min及再灌注5、10、20、30、60min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于再灌注后30min取左、右心室标本送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 心率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均明显增快;平均动脉压在冠脉阻断期间稍下降(P〈0.05),再灌注后升至基础水平;冠脉阻  相似文献   

3.
以离体灌注鼠心为模型,观察了铜、锌加入ST·Thomas心脏停搏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通过观察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的含量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发现应用含铜、锌冷晶体停搏液能明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雌二醇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二醇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 再灌注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治疗及预处理组。治疗组在缺血期给雌二醇 3.3mg·L -1,预处理组于灌注期给药 ,对照组不给药。结果 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较 ,预处理组更有效地降低心肌细胞内LDH、CK和肌钙蛋白I(TnI)的释出量。电镜观察预处理组心肌细胞损伤小于其他两组。结论 雌二醇预处理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锌对缺血心肌溶酶体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缺血1h后,缺血区心肌溶酶体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D游离酶(F)及游离酶/总酶比值(F/T)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而锌预处理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后,F及F/T均显著下降,MDA含量明显降低,但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故锌可能通过GSH-Px以外的途径,增加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钾浓度对缺血心肌及微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用ST.ThomasⅠ号液和改良灌注猪心并保存于4℃该液中,观察其对不同保存时间心血管形态学主为化。方法分别于灌注后妈了时、4h、6h、7h和保丰了4h、5h后离体心脏再灌注复苏30min-52min后,行冠脉墨汁灌注、取心室肌组织学切片,电脑图象分析心肌微血管蜜度、观察其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Langendorff灌注大鼠心脏模型上,观察了血管紧张素任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受体阻断剂Losartan对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影响。结果: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预处理心脏,明显改善了随后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在预处理前及预处理过程中,用10-6mol/LLosartan灌流心脏,可消除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提示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能够模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而心肌组织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可能是参与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JAK2激酶抑制剂组(S+A组)及JAK2激酶抑制剂组(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C组于心肌缺血前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min,间隔5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S+A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缺血前30min舒芬太尼预处理;A组:缺血前3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心肌缺血前30min(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和再灌注120min(T4)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min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间不同时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230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JAK2激酶抑制剂组(S+A组)及JAK2激酶抑制剂组(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C组于心肌缺血前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min,间隔5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S+A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缺血前30min舒芬太尼预处理;A组:缺血前3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心肌缺血前30min(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和再灌注120min(T4)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min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间不同时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2T4时MAP降低(P<0.05或P<0.01);血清CK-MB和LDH活性明显增高(P<0.01)。与I/R组相比,SPC组MAP数值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MB和LDH活性降低(P<0.01);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0.01)。与S组比较,I/R组和SPC组P-STAT3表达上调(P<0.01),且SPC组上调高于I/R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上调P-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L—精氨酸—NO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和L-NAME的KH灌注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在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和L-NAME的KH灌注液,再灌注期间测定心脏功能指标及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释放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E2)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E2干预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检测肾功能变化;肾组织切片HE染色行Paller评分,量化肾损害程度。运用压力肌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的舒缩功能。免疫荧光技术、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Cx43表达的差异。结果 E2能明显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著改善肾组织损害程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24.80±3.70)%,给予E2干预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为(41.60±3.50)%,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干预组肾叶间动脉上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结论 E2能够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抑制缝隙连接(GJ)功能,从而降低血管紧张度,促进血管舒张,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survivin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的SD大鼠120只,构建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及药物组。采用后肢神经运动功能(BBB)评价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survivin蛋白及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分析各组survivin及Caspase-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人参皂苷Rg1的干预可以使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升高,AIF阳性细胞数减少、survivin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多、survivin及Caspase-9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促进survivin蛋白的表达来抑制Caspase-9表达以及降低胞质AIF的水平介导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预缺血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预缺血诱导的,C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I-R)比较,经典预适应组(CPC)和延迟预适应组(LPC)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减少,心肌细胞存活率升高,脂质过氧化减轻,膜流动性增加。提示: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存在延迟预适应,其机制与预缺血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断奶1周的大鼠分为3组,分别饲与克山病病区低硒粮饲料(硒含量0.009mg/kg)和基础饲料补加不同量亚硒酸钠(补硒量0.1mg/kg或0.4mg/kg)以探讨硒对大鼠胰腺活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硒(0.1mg/kg或0.4mg/kg)与未补硒大鼠比较,补硒大鼠的胰腺(3H)-亮氨酸参入活性、蛋白质和RNA含量都显著增加。在同样的补硒水平,肝的硒含量和GSH-Px活性也显示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观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呼吸功能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ost组和IPC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升高(P<0.05);I-post组与IP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呼吸功能及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怀牛膝皂甙A对离体大鼠子宫兴奋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消炎痛和氯丙嗪作阻断剂,以子宫收缩曲线下面积(UCA)为指标,分析怀牛膝皂甙A对大鼠离体子宫兴奋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实验前给大鼠用消炎痛(75mg/只)灌胃或浴槽内加消炎痛(20mg/L),均可明显减弱怀牛膝皂甙A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氯丙嗪(0.5mg/L)也可明显减弱怀牛膝皂甙A对未孕、已孕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提示怀牛膝皂甙A的子宫兴奋作用可能与5-HT及PG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交感传出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的作用。先给大鼠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损毁交感节后神经元(SPGNs)末梢后,再给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6-OHDA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连续6周的观察中,发现这组大鼠在行为上没有反常表现,它们的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和甩尾反射潜伏期(TFU)也没有显著变化,而糖尿病组大鼠在腹腔注射STZ后,在行为上出现反常表现,实验至第1周时,TFL显著缩短,第2周时,NPWT明显降低。结果提示SPGNs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排除在体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固定心脏负荷状态、测取EF,LVEDV等指标.同时观察心脏收缩、舒张性能、顺应性和心泵功能,建立了大鼠离体作功心脏灌流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稳定;对负荷、药物反应灵敏,缺血、重灌实验所得结果与文献一致。此模型可用于生理、生化、药理、病生等学科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的变化,探讨D-二聚体和FIB在SCIRI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Zivin法建立家兔SCIRI模型,动态监测兔SCIRI缺血前即刻(10 min)、缺血45 min(Ⅰ 45 min)、缺血再灌注后2 h(I/R 2 h)、缺血再灌注后6 h(I/R 6 h)、缺血再灌注后12 h(I/R 12 h)5个时间点D-二聚体和FIB在血浆中含量的变化.结果 血浆D-二聚体和FIB在Sham组和I/R组逐渐升高,均在缺血再灌注后2 h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血浆D-二聚体于缺血再灌注后2 h和6 h时间点,I/R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IB于缺血再灌注后2 h、6 h和12 h时间点,I/R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和FIB在SCIRI时显著增高,提示SCIRI与血液高凝和继发性纤溶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2只家兔,随机分为川芎嗪,SOD及生理盐水组,复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观察了川芎嗪对休克/再灌注家兔血压、心率及血浆MDA、全血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发现休克后,所有动物血浆MDA升高,全血SOD和GSHpx活性降低。单纯生理盐水再灌注后,MDA更加升高,SOD和GSHPx活性更低。川芎嗪灌注后血浆MDA明显低于灌注前,类似SOD组,全血SOD和GSHPx活性亦较灌注前明显增高,提示川芎嗪可减轻缺血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失血性休克的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引进一个图的子图序列概念研究函数ρ(G),f(G)和F(Sλ)分别得到ρ(G)≤(δ+1)/(k+1)f(G)≥2/(△(G)+1)及F(S)=2/H(h)(H〉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