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飞 《中国船检》2004,(4):12-14
2003年是我国港口业实现腾飞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亿吨,同比增长16.9%,亿吨大港也增至8个。同时,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深圳港双双突破1000万标箱,分别跃升为世界集装箱大港的第三、第四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港口业的腾飞势不可挡。 然而,居安思危。在2004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提出,我国当前港口吞吐量已超过港口设计能力,部分港口存在着超负荷运作现象,应谨防历史上“压船、压港”的状况重现。显然,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已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对于港口吞吐量的逐年递增,也颇有些尴尬。应该说,腾飞中的中国港口业,既让人兴奋,又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2,(2):1-2,5
要想对2011年中国港口企业的发展进行一番总结,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作为世界上亿吨港和百万标准箱港口最多的中国港口界,已经成为全球港口界的风向标。2011年,对于中国港口企业来说正在经历着不同的转变。确实,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港口企业都在积极应对。回顾2011,中国港口企业给中国港口界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2011呢?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地组织了中国部分有代表性的港口企业撰写文章,以期更好地让广大读者了解2011年中国港口企业是这样走过的。  相似文献   

3.
跻身亿吨大港,无疑成为中国港口身份的象征。对于已经身处其中的港口来说,他们谋划的是上市或多元化的经营思路。而对于那些尚徘徊在亿吨之外的港口来说,挤进去成为他们头等重要的目标。为此,他们积极谋划各种入门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水运文献信息》2005,(10):15-16
随着近几年亚洲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亚洲区内贸易日益增长,刺激了东南亚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在2004年世界30大集装箱港中,东南亚的港口就占据了7席。  相似文献   

5.
正30年来,中国港口的变化是巨大的。从一项项具体措施、一次次探索创新,到应对一个个风险挑战……中国港口始终在发展的点滴积累中稳步向前过去的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30年,是中国港口稳定健康发展的30年。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30年的成就与辉煌、激情与悲壮,成为了中国港口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走向繁荣的最好见证。回首往事,30年来,中国港口无论是货物  相似文献   

6.
正一眨眼,《中国港口》30岁了。三十而立,意味着"有所成"。一本《中国港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30年中国港口史册,我们是记录者;我们的"所成"在于,永远保持前瞻性,率先报道、探讨港口界重大议题,我们是瞭望者;我们的"所成"在于,尽责为港口事业呐喊,倾心为港口工作者发声,我们是参与者。这30年,我们几代《中国港口》人始终秉持一种信念: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闻事业的推动。1986年,原交通部副部长、时任中国港口协会理事长李维中带领着"港口新闻人"创办《中国  相似文献   

7.
李盛霖 《中国港口》2012,(1):5-5,40
<正>(2011年12月23日)今天,中国港口行业有两件喜事,也是大事,第一件喜事就是今天下午上海港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3000万TEU,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3000万TEU的港口;第二件喜事就是中国港口协会成立30周年。在此,我代表交通运输部向中国港口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长期以来对中国港口协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茅伯科 《中国港口》1998,(6):6-9,11
<正>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港口以其坚实的步伐,丰硕的成果,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华秋实的年轮。这二十年,是不平凡的二十年。改革开放使港口长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努力地探索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港口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探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下港口的发展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与港口相关各界的齐心协力下,在全体港口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 当我们回顾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完全可以为中国港口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相似文献   

9.
正港口改革开放的实践滋润着《中国港口》杂志不断发展。《中国港口》的30年,是为港口改革鼓与呼,为港口发展难点、热点排忧解难的30年,也是不断提高自我、发展壮大的30年《中国港口》杂志作为公开出版的刊物自1986年1月创刊至今已整整30年。该杂志由上海港务局宣传处老处长唐绍武在原《中国港口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筹备、创办,由中国港口协会主办。1991年第1期和第2期我成为该杂志的兼职编辑,与端木鑫先生共同承担责任编辑的工作,但主要编辑任务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全球超大型巨轮挂靠宁波港口数量增长明显。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年载箱量1万标准箱以上的集装箱船进出港口达369艘次,比2008年增长近一倍;2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矿轮进出港口达926艘次,同比增幅47.9%;30万吨级油轮达579艘次,增幅82.6%,成为中国大陆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迄今,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亿吨大港达到22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TEU的有6个,世界排位前20位的亿吨大港和集装箱大港中,中国港口分别占12个和9个,中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国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常熟港的发展带动常熟临江经济的腾飞 常熟港自1996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坚持以高起点、高速度和服务好的发展理念,依托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港口优势,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和发展,港口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持续攀升,港口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234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31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万多标箱,到港国际航行船舶626艘次。常熟港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钢材、木材及纸浆中转基地。目前,常熟港已同41个国家和地区、175个港口通航通商,位居全国十大内河港之列,港口知名度日益显现,常熟港为发展中的新兴港口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港口的发展和实力的逐步加强,常熟市开发开放、经济发展的优势逐步向沿江转移,重大外资项目接踵而至,相继开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疏忽了港口与城市及区域的连接,那么港口就势必成为一座孤岛。近期,有国外港口专家提出"超越港口"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的港口人,我们对于"超越港口"有自己的见解。中国是世界的航运大国,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但是港口入海口建设及发展海洋强国的战略近几年才列入首要建设议程,"一带一路"发展中,首当其冲的是港口与陆路连接。改革开放前十几年,不管是中国国家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着重于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对港口接卸能力的考虑却少有问津。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港口规模迅速壮大,近10年来港口投资年增速达到23%,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为高速扩张的港口群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7.3亿t,同比增长9.7%;到2013年,全球前十大货物吞吐量港口,中国占8席;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7席(包括中国香港港)。不过,对于中国港口业的现状,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去年末在"2013中国港航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港口业的‘肥大’不等于‘强大’,港口的吞吐量并不能代表中国港口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5.
其东 《中国港口》2011,(12):I0001-I0001
<正>2011年是中国港口协会成立30周年。在12月23日召开的中国港口协会庆祝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到会看望了参会代表,与大家共享了中国港口协会成立30周年的成功和喜悦,并作了重要讲话。表达了交通运输部对中港协的关心和重视。从1981年到2011年,是中国港口发展最快的时期,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中  相似文献   

16.
林琳 《珠江水运》2009,(6):16-17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港口发展最为强劲、变化最为明显、业绩最为辉煌、经验最为丰富的一年。进入“青春期”的中国港口势如破竹跑进世界航运大国梯队。专家预言,如果没有2008年第四季度突如其来的金融飓风,中国港口将是镁光灯下最耀眼的领跑者。也有人认为,此次金融风暴将成为中国港口的“成人礼”,危机过后,中国港口将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这一过程既无法跨越,也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北太平洋地区一些著港口已经发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性多功能大港。本文通过对这些港口的地位与作用之演变的研究,认为港口功能的发挥是世界经济中心向太平洋转移的不可缺少因素,因此,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加速发展中国港口及航运业对我国经济腾飞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童洁 《中国港口》2012,(8):13-15
<正>采访手记2011年8月,李敏高票当选为"2010中国能源物流十大影响力人物",成为港口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李敏来自多出慷慨之士的燕赵古地,初次见到李敏,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交谈中一直上扬的嘴角和健谈的言语是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对于物流,对于港口,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李敏来说,河北港口集团如何利用能源大港的优势,依托现有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影响力,在物流发展上以煤炭物流为突破口,做优物流业,是他目前对自己人生最大的愿景。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11月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二五"期我国将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加快水运结构调整步伐。对于港口行业来说,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新形势对港口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一、推进结构调整是当前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要求"。2002年实施的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  相似文献   

20.
曾涛 《珠江水运》2005,(2):26-26
10万TEU对于大港口来说只是一个月的产量而不足为奇,但海口港却用了整整18年的努力才实现了这一目标.2002年海口港首次突破10万TEU大关,一跃成为海南首次超过10万TEU的港口;时隔2年,海口港集装箱吞吐量又再创新纪录,至2004年10月底,海口港已达16.3万TEU.海口港集装箱公司能够实现跨跃式发展,是找准发展方向,加大生产投入,强化服务质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