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性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存在潜在的威胁,特别是在线下结构逐渐建设完成到开通运营阶段,差异性地面沉降将对结构物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目前已经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津秦客运专线、京广高铁等在建设或运营期间均开展了不同内容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工作。结合监测内容的实际效能,对主要监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经济性及监测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猛,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非常苛刻。而高速铁路路基对沉降非常敏感,受抽取地下水、弃方堆填、深基坑开挖、周边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沉降病害。鉴于我国高铁发展历史较短,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治理的经验非常匮乏,十分有必要开展运营高铁路基沉降病害加固处理和质量检测的技术研究工作,为同类型病害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东部某运营高铁病害路基工点加固技术的研究,得出:(1)旋喷桩联合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可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整治,加固效果显著,同时适用于运营高铁软基沉降的加固;(2)钻孔取芯、面波检测、沉降监测等手段可有效检验高铁软基沉降加固效果;(3)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高速铁路沉降病害路基的整治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开展高速铁路运营维护监测,目的是为了掌握高铁线路运行状态,以科学指导维修养护,使无砟轨道结构状态持续保持高稳定、平顺性,同时也为防灾、抗灾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沪杭高铁运营维护监测项目实例,就维护监测的技术设计工作展开探索,以供类似项目工程间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设计创新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我国已成为高速铁路设计、建造及运营技术的世界强国。艰险山区高速铁路设计、建设及运营时间相对较短,技术难度大,仍需要从设计源头开始进行攻坚克难,创新提升技术。结合西成高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克服复杂地形,满足环保及安全等需要,对项目设计创新进行综述,提出创新的体会,为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要求;研发更先进、更可靠、更绿色的高铁技术奠定基础,为类似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规范、科学、准确、迅速的应急救援过程,基于多智能体救援技术对运营高速铁路重大事故灾后救援开展灾难重现式的救援研究。将多智能体救援理论和技术引入运营高速铁路重大事故灾后救援领域,基于多智能体救援仿真平台,构建用于高铁运营过程重大事故救援的灾难空间仿真模型;剖析高铁应急救援过程中同类智能体间和异类智能体间协作救援模式;以假设的高铁车站突发灾难和高铁线路发生的重大事故为例进行灾后救援案例分析,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进一步论证高铁救援仿真的高效性和科学性。研究表明:运营高速铁路多智能体救援仿真可以重现救援进度及预测灾难发展方向,为现实灾难发生后救援任务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运营高速铁路多智能体救援仿真可以实时展现灾难蔓延情况、救援过程等细节,为今后智能高铁救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后评价作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对于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而言,其投资更大、规模更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后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阐述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结合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自身独有的特点,构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后评价,并以JH高铁为例验证模型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第一条客专大修改造项目实践,依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高铁接触网运行要求,分析了接触网改造过程中系统施工组织、关键工序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影响,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对运营影响且满足高铁点毕即高质量开通要求的施工组织方法及重点管理措施,为后续高铁大修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铁路部门坚持以工程质量为首要目标,开展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和实践,紧紧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强化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结合国情、路情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适应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质量体系和过程控制等管理要素,构建确保高铁质量可控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针对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涵盖工务工程、动车组、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集成等7个方面的我国高速铁路产品的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标准、运营维修技术标准,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9.
《铁道技术监督》2014,(9):34-34
<正>国家铁路局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专家委员会会议,审查新修订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涵盖高铁工程建设各专业领域的技术规范要求,是高铁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业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发展,高铁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在不断探索和总结高铁建设运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原铁道部2009年发布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之后,我国第一条在湿陷性黄土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铁运营及高铁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带来的调度指挥新变化、新标准和新要求,以确保高铁安全和正常的运行秩序为核心,从高铁调度组织、管理、作业、培训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着手,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构建高铁调度指挥管理体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使之日趋成熟,确保高速铁路运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成功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测量精度的重要性,详细闸述了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线索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施工测量方法和偏差要求的允许值,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参数精调提出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及国内调度指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及路网特点,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高速铁路的供电原理及其负荷特性,分析了高速铁路对供电系统造成的负序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现有高速铁路电能质量治理的一系列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铁路电能质量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大量新建线路需要引入既有车站或枢纽,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线无砟轨道地段插入道岔的功能需求日显迫切,已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高铁站的接轨方案,提出拆除既有无砟轨道、新铺无砟道岔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全隔离板墙,封锁一线施工,相邻正线单线行车,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系列措施,可确保施工安全和缩短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该方案解决了高铁车站或枢纽无砟轨道接轨的技术难题,实现新建高速铁路线路与既有枢纽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背景、建设考量准则、规划发展目标及其标准化理念,从标准化的视角出发对高速铁路以往建设实践经验和今后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述评,供国内各级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制造企业的决策者及相关人员参考,以利于我国高速铁路科学合理、高效有序和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城际铁路隧道运梁需要,对既有DCY900t运梁车进行改造。通过分析城际铁路隧道断面和运梁车运梁工况,采用减小运梁车轮胎直径、调整整机结构,箱梁翼缘每端截除900 mm等措施,使运梁车顺利通过隧道运梁,保证大吨位箱梁的安全架设,节省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7.
工程质量管理是高速铁路建设的核心,本文认真分析了国内外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并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质量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很多既有高铁站需要引入新线,新线建设不可避免对既有敏感的无砟轨道系统产生影响,管控新建路基变形并保证既有高铁运营安全是一个重大课题。在总结已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一种新的路基结构形式即架空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普通填料、轻质填料和3种架空结构对既有高铁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并开展造价分析对比,进一步优化结构设置方式,降低了工程投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架空结构具有自重小,施工便捷,干扰小等优点,下部空间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特点,在填料缺乏、地基软弱地区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较一般铁路桥隧占比大,铺轨基地便线接入困难,如何合理地选择铺轨基地对于高速铁路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某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为依托,根据其线路工点分布及现场情况,拟选出三个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合理性和施工便利性的角度推选出一个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新时期高铁建设运营工作中由要素众多、变化动态、关联密切等系统集成而带来的管理难题,构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铁建设运营管理系统模型,以描述多专业协同、外部需求满足、与外部环境互动的静态截面最优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的系统目标;构建高铁系统与信息系统双螺旋融合促进模型,分析智能高铁系统管理效率提升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