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工 《汽车与配件》2003,(43):25-25
编辑你好,什么叫“低入口城市客车”?它与低地板客车有何区别? 低入口(low entry)城市公交客车即前乘客门至中乘客门区域形成一个没有台阶的单一平面,到达此区域的乘客门只有一级踏步的城市公交客车。低地板(low floor)城市公交客车是指车厢  相似文献   

2.
程露 《运输车辆》2010,(8):20-20
近日,从北京公交公司获悉,2010年北京市公交将再投入800余辆低地板公交车,替换陆续到达报废年限的3级踏步公交车。近年来,北京公交车踏步台阶逐步由3级改为2级、2级改为1级,低地板公交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自2003年以来,北京公交集团已购置4000余辆可搭乘轮椅的1级踏步低地板公交车,投入运营后获得了广大乘客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北京第一大道长安街的中山公园站目堵了这样的场景:1分钟内10余辆公交车出入站台,上下车的年轻人蜂拥而至,老年人、孕妇、儿童只能望车兴叹。北京市的公交客车同全国各大中城市一样,地板高,有台阶,客车地板离地高且大多采用机械变速器,无缓速器,无助力转向系统,机动性差,噪声大,安全性能低。广大乘客对此意见较大,市民们期待更高配置的新型公交客车,满足广大乘客的出行。在欧洲,城市客车地板高度低于350mm,客车内无台阶,装备空气悬挂系统和自动变速箱,具有低地板入口的客车被广泛运用。这种客车特别适合于老年乘客、残疾乘客、带婴儿车的母亲以及带行李的乘客,上下车非常方便。乘客可以从2个或3个门迅速而轻松地进入或离开车厢,缩短了上下车时间。传统的“爬梯上车”现象将一去不复返,这种上车无台阶的低地板城市客车已被乘客广泛接受。1 ZF车桥系统1983年以来,随着ZF大落差车桥的推出,ZF奠定了“真正”低地板客车的基础。ZF 8095/8098动力转向机构、ZF Ecomat带有缓速器的全自动变速箱、ZF RL85A大落差前桥、ZF带有小传动比差速器的AV132型门式后驱动桥及ZF空气悬挂系统为新一代低地板城市客车提供了优良的解...  相似文献   

4.
李平 《城市车辆》2009,(6):26-27
降低车内地板高度,不仅可减少踏步的数量和高度,可使乘客上下车及在车内移动更方便、安全和快捷,而且可以增加通道处的内高和乘客区的空间。前苏联汽车科学研究部门得的结论:对公交客车运营指标影响最大的是地板高度,地板高度降低57%,可使乘客上下车的时间节省50%,从而可提高定线平均运输速度7.5%。有人推算过,北京市公共汽车时速每提高1km,相当于增加了300辆大公共汽车。地板降低无疑可增加平均运输速度,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中国北车下属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列70%低地板轻轨在大连港装船启运,出口伊朗。该车最高运行时速为80km,车辆全长29.7m,宽2.65m。低地板结构是指车辆地板距离轨道面小于400mm的轻轨车辆;70%低地板结构,即车辆低地板区域能够达到车辆客室面积的70%。采用低地板车辆装备的轻轨,不仅方便乘客上下车,而且降低了线路造价。  相似文献   

6.
慧心 《城市车辆》2007,(2):58-58
2006年12月5日,25m超长大容量全承载低地板城市客车--青年·都市航线A-380亮相于北京,再次成为城市公交界的焦点.A-380同样采用ZF专用低地板车桥,整车的地板高度只有360mm,乘客上下车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7.
高小晶 《驾驶园》2014,(7):29-29
<正>6月,一批新金旅XML6116J18CS双层公交投放在福建厦门市区30路上,车身颜色为厦门公交车常规黄色红线条图案,采用低地板一级踏板设计,方便乘客上下车;车身总高4.2米,身长11.3米,超大容量的71个座位分别安装在上下两层车厢。和厦门现行的双层公交相比,新金旅双层的下层车厢比常规高度高出近5厘米,增加了乘客舒适性和车辆稳定性。全车采用推拉式车窗,双宽体扶梯设计更符合上下客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4,(1):38-39
<正>近日,乌鲁木齐公开招标购置公交车辆,亚星客车脱颖而出斩获120台清洁燃料公交车辆订单。此款客车是面向中西部地区市场推出的天然气城市客车。整车采用特殊的安装结构,降低了乘客门踏步和车内地板高度。采用三级踏步低平地板结构,使乘客乘坐更加舒适安全。通过对前驾驶区、引擎罩、前后乘客门布置和前轮拱罩进行优化设计,加宽了前后门和前轮拱罩处的通道宽度,满足公交车客流量大的使用要求。并通过对前进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低地板公交车结构轻量化设计背景的阐述,低地板公交车轻量化技术作用和发展现状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低地板公交车轻量化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最后提供了实现低地板公交车结构轻量化的途径和在行业中的应用,从而为低地板公交车行业轻量化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3,(12):48-48
11月11日,乌鲁木齐公开招标购置公交车辆,最终亚星客车脱颖而出,斩获120台清洁燃料公交车辆订单。此款客车是面向中西部地区推出的天然气城市客车。整车采用特殊安装结构,有效降低了乘客门踏步和车内地板高度。并采用三级踏步低平地板结构,使车内整车布置简洁宽敞,乘客乘坐更加舒适安全。通过对前驾驶区、引擎罩、前后乘客门布置和前轮拱罩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杨辉  郭健  王佳  郑鑫 《专用汽车》2023,(9):38-42
针对城市用纯电动物流车配送作业频繁上下车装卸货的特点,设计一款新型的低入口封闭式物流运输车,在满足整车尺寸符合法规的前提下,前悬相对较长,以便于能够设计人机评价较好的一级上车踏步以及较宽的滑动门,有效降低驾驶员的上下车舒适性及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在日本马路上见到的不少是低地板、低车身的的公交大客车。这种大客车称为低地板大客车或称为超低地板大客车。降低车辆地板高度有利于老年人或残疾人上下车。2000年,三菱汽车公司在东京国际车展上推出了电气式混合动力无踏步公交大客车。以下介绍三菱汽车公司开发的电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AERO NOSTEP HEV”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世界客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客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客车的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客车装备上.特别是旅游客车,现在装备越来越多了,如空调、卫生间、电视、厨房、冰箱等,已属于国际通用的客车标准配置.至于城市公共客车,则更倾向于保护和预防人身安全及适应残疾人的设施,如低地板、无踏步、大乘客门等.  相似文献   

14.
实施公交优先是缓解交通拥挤、降低空气污染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除优化车辆运行外,还需优化公交系统,包括乘客使用公交车的便利性。然而现有研究并没有深入讨论乘客上下车行为对公共交通运行的重要作用。文中基于江苏淮安公交车运行现状,从上车时间、下车时间、公交车结构特征等方面探索乘客上下车行为特征,并对如何提高城市公交车上下车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年汽车集团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最近在金华隆重举行青年牌JNP6120G公交车交车仪式。此批50台12米豪华低地板公交车是由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订购的,明年还将有50台18米铰接豪华低地板公交车发往杭州公交集团。  相似文献   

16.
浅谈低地板公共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琳 《城市车辆》2009,(12):24-28
开发低地板大中型城市公共汽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成为世界各国客车制造厂商为完善其产品而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车内地板高度是城市公共汽车舒适性、上下车方便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降低地板高度,又是缩短公共汽车停站时间、提高城市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吴朝平 《驾驶园》2009,(1):82-83
1、公交车驾驶员应避免开快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群出行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因长期受线路规范约束,乘客频繁上下车的工作环境以及车辆状况给公交车师傅思想上带来较大影响,自然而然产生的侥幸心理,容易放松安全警惕性,加上城市公交车线路又受路段、时段和区域限制,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D6123S06G1车是为了适应城市客车低入口的市场需要而研发的,其结构形式为一级踏步,全承载车身,采用进口空气悬挂。受空气悬挂及一级踏步固有特性所限,该车型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安装夹具来保证气囊性能及柔性车架功能。下面就整车的安装工装没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北京市六环内各方向23条公交线路不同站点的现状数据采集,提出了一种公交站点停靠时间预测模型.分析了上下车人数、车内拥挤度、车门数及公交车台阶数等影响因素对公交停靠时间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排除台阶数对停靠时间的影响.由于北京市3门铰接车与2门车的停靠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公交车门数对上下车时间的影响,得到3门车公交下车客流分配关系;然后选择上下车人数及车内拥挤度2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了乘客上下车时间预测模型;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开门时间最长的车门乘客上下车时间与站点停靠时间的关系,选取二次函数作为公交站点停靠时间预测模型.最后,对2条不同公交线路的公交预测停车时间及实地调查停车时间进行比较,其标准化均方差分别为0.151 0,0.178 2,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可应用于公交行程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客车相关的行业标准不断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客车踏步应满足一定的低入口标准。因多数客车都采用外摆式乘客门,乘客门的平衡杆大部分都采用外部下置式,这就导致平衡杆离地面距离比较近,而我国的路况又复杂多样,良莠不齐,经常会出现平衡杆球头碰擦地面现象,从而造成球头和平衡杆损坏,因此部分生产厂家改用车内上置式平衡杆来改善此问题。但不断追求低重心,高抗侧翻能力的行业标准又迫使车身不断降低,车内高度不断减小,又将导致乘客头部碰擦平衡杆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