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弘滨  吴晓 《汽车运用》2004,(10):14-14
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是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在原有90系列重型汽车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系列汽车。我国引进了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中的991、1291、1491、1891和2891等车型。在引进、吸收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汽车制造技术和德国曼公司的大型客车底盘生产技术基础上,将引进技术与原军用汽车的成熟生产技术相融合,开发、研制了新型军用越野汽车,使我国军用汽车性能得到提升,所生产的各类军用越野汽车覆盖了5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激烈,重卡市场如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样如此。作为率先引进斯太尔技术的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在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项目整整第二十个年头后又有何变化,引进德国MAN公司整桥技术意欲何为?让我们走近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时代汽车》2007,(10):86-90
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成就了中国重卡市场的斯太尔技术在中国已根深蒂固。如今,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出了高于斯太尔平台的重卡产品与之展开竞争,那么,历久弥新的斯太尔重卡技术能否承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吴通 《重型汽车》2010,(5):46-48
斯太尔汽车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引进奥地利技术生产的系列产品,是我国重型汽车发展的主要车型之一,在运输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我公司为了承运总公司及各分厂的保岗运输,先后投入了几十台斯太尔自卸车,现以该车型为例对车辆的气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重汽济宁商用车公司豪瀚重卡首发仪式在南京举行。 豪瀚系列商用车是中国重汽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出的最新的轻量化车型,产品汇集了奔驰技术、斯太尔技术和中国重汽自身技术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6.
吉国光 《商用汽车》2003,(12):76-77
斯太尔汽车是为了解决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现象,经国家批准由中国重汽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引进的先进车型。国产斯太尔汽车完全保持了原斯太尔汽车的系列优点。从用户多年的使用情况看,斯太尔汽车非常适合我国国情,但有些问题在使用中应该加以注意。发动  相似文献   

7.
重汽公司从1983年引进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至今已经13年,13年内重汽公司在消化吸收斯太尔公司的先进技术,发展国产斯达-斯太尔重型车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自1989年开始批量生产重型车以来,产量逐年增加,1995年生产斯达-斯太尔重型车5000多辆,至今已累计生产斯达-斯太尔车19200多辆。斯太尔项目建设已于1994年全面完成,1995年经国家正式验收。目前重汽公司已推出了5个吨位级,7种不同驱动型式的近30种主要车型(见表1,重汽公司斯  相似文献   

8.
<正>"全新斯太尔"秉承重汽商用车一贯优良品质,经过技术改进与优化升级后在2014年隆重上市!新斯太尔M5G在继承传统技术先进同时,又不断追求创新,融合德国曼公司技术,针对60余项技术升级,在斯太尔平台的基础上取得了超越性的突破,以满足新时代用户的需求,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成为价值标杆。M5G采用国内最适合中、长途公路运输的012驾驶室,新设计的商标使整车外观更加大气、时尚。在满足广大用户"颜值"需求的同时,M5G的驾驶室还采用顶扰流板设  相似文献   

9.
早在20年前,MAN旗下的斯太尔货车就是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进入中国。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今天的结果,国产15吨以上的货车中每10辆就有B辆采用了斯太尔货车技术用斯太尔技术造出的货车在中国的保有量接近20万辆斯太尔也因此成为中国重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最近,重汽公司根据重型汽车市场的需求,在充分消化和吸收斯太尔91系列载重汽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6×2货车。该车除支承轴外,其它零部件完全与斯太尔4X2货车通用,其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是斯太尔货车积木式结构优越性的充分体现。该车  相似文献   

11.
刘峰 《专用汽车》2015,(3):75-78
中国重汽公司成立于1981年,中国重卡人经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全面完成了斯太尔重卡技术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与成长的历程,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以斯太尔平台为基础的重型汽车产业发展平台,而这一成就也被细致入微地体现在斯太尔系列车模上。从本期开始将分四期连载中国重汽的代表车型——斯太尔S29、斯太尔王、豪沃7系列-336、豪沃-A7汽车模型,重温中国重汽发展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2.
对80年代初期我国重型汽车技术水平和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技术水平进行了简介,并在此基础上以近十年来我国对斯太尔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线索,分析了斯太尔汽车技术引进对我国重型汽车产品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是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在原有90系列重型汽车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系列汽车.我国引进了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中的991、1291、1491、1891和2891等车型.  相似文献   

14.
《专用汽车》2005,(4):5-5
日前,应用MRP系统装配的第一辆斯太尔王重型车在中国重汽卡车公司下线。这是重汽应用MRP系统在验证完成HOWO车之后,又一次在斯太尔王车上验证成功,标志着重汽应用白行开发完成的MRP系统软件已验证成功并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5.
《时代汽车》2007,(10):92-93
刘科强(陕汽市场部经理):陕汽新车型将更多采用MAN技术;柳献初(潍柴动力上海研发中心):中国重卡已进入后斯太尔时代;徐东霆(中国重汽市场部政策室主任)。斯太尔技术仍在发扬光大;李强(重庆红岩市场处处长):新的红岩重卡会大量采用依维柯技术;齐兵(济民工贸经理):斯太尔正处在产品变形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斯太尔汽车车架横梁是陕汽厂引进的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技术中一个重要零件。其形状复杂,变形程度大,采用热压成形。本文介绍了车架横梁的生产工艺、热压模设计,调试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勇 《重型汽车》2004,(6):41-41
我公司一台载重量40t的斯太尔1491型货车,装备WD61568/78型柴油机,使用时间长达12年.由于驾驶员使用维护较好,发动机技术状况一直良好.  相似文献   

18.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焱 《汽车情报》2006,(11):14-18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的进入模式也具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 第一阶段是从1980年到1989年,以技术许可、技术外包等契约联盟方式为主。据统计,1981~1995年,中国汽车工业引进的整车制造技术有:奥地利斯太尔重型车,日本大发、铃木微型车,德国大众桑塔纳、奥迪轿车,美国AMC吉普车,意大利依维柯S系列轻型车,法国标致轻型客货车、雪铁龙N系列轿车等汽车整车制造技术26项,  相似文献   

19.
斯太尔系列重型载货汽车是我国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的产品,具有多个品种,目前已成为我军装备的主要运输车型之一。斯太尔系列重型载货汽车全车电气系统采用24伏负极搭铁制,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成就了中国重卡市场的斯太尔技术在中国早已枝繁叶茂。如今,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推出了高于斯太尔平台的重卡产品与之展开竞争,以东风天龙、解放J6为首的新一代重卡产品如今正在对斯太尔平台产品构成威胁,新形势下,新生的J6、天龙能否四两拨千斤?历久弥新的斯太尔重卡又能否承受如此严峻的市场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