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舰艇自防御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艇自防御系统(Ship Self-Defense System,SSDS)由美国海军首先提出,体现了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和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思想。SSDS系统将各种传感器、防御武备及指挥控制中心联为一体,综合使用硬杀伤武器和软杀伤电子战设备摧毁来袭目标,提高了舰艇的预警能力和导弹拦截能力,为舰艇提供分层的自动化智能防御能力。文章综述了SSDS的概念、组成、装备及特点,分析了SSDS系统的重要意义及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SSDS的发展趋势及对C4ISR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软杀伤武器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防御手段,而舷外假目标系统被认为是任一种水面主战舰艇上的基本装备。本文主要介绍了软杀伤的成因、方法及几种假目标系统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舰艇反鱼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舰艇反鱼雷技术中的非杀伤、软杀伤和硬杀伤等比较先进的手段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舰艇反鱼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出色的软杀伤能力作为水面舰艇自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对抗反舰导弹攻击,是提高舰艇生存能力的途径之一,它体现为舰艇特征信号与对抗之间的平衡。为了对这个平衡进行优化,评估未来水面舰艇的软杀伤概念,必须对反舰导弹的攻击和舰艇自防御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当代和未来水面舰艇的雷达反射截面的预测问题,并针对不同反舰导弹的雷达自导头、特定的水面舰艇雷达反射截面数值和对抗系统的数据,研讨对反舰导弹的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卫系统对现代舰艇在作战环境下的生存至关重要。意大利海军硬杀伤和软杀伤系统方面正在取得巨大进步,使其舰艇和特混编队能够实现点防御和区域防御。  相似文献   

6.
舰载软杀伤武器一般称为电子对抗和干扰武器,依靠电子对抗资源来破坏敌反舰导弹对舰艇的捕获和跟踪,致使反舰导弹攻击失效。对目前海军水面舰艇广泛装备和使用的、专用于对付反舰导弹的舷外无源干扰和舷外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形式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未来舰载软杀伤技术及武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舰载软杀伤武器为电子战设备,硬杀伤武器包括导弹、近距离武器系统等,为使对反舰导弹防御的成功率为最大,各种软、硬杀伤武器必须以一定顺序和互相协调的方式进行分层防御。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对抗日趋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大力发展舰载电子战技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舰载电子对抗技术主要包括舰艇隐身、电子侦察告警、一次性干扰装置与有源干扰机等等。本对此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上战场从往日的深海大洋转移到近岸水域,水面舰艇抵御反舰导弹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不仅是由于近岸水域的复杂水文地理环境使得舰载传感器探测、跟踪和捕获反舰导弹的能力以及舰艇本身的机动规避能力明显下降,而且近岸环境的人道主义考虑也使得舰载导弹、火炮类硬杀伤武器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在近海作战中,有效发挥软杀伤武器的作用,使其完成本应由硬杀伤武器完成的反导任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海军的共识。近些年来,舰载软杀伤武器系统的开发出现了群雄逐鹿、各竞风流的局面,除美国、英国等传统海军强国外,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系统且陆续投入装备。虽然这些系统大多是无源干扰型的软杀伤系统,但其独擅胜场的反导能力却令人不可小视。这里择其主要者简要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电子战和假目标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舰导弹的扩散引起各国海军日益严重的关注。虽然苏军大规模的海上导弹威胁已几乎不复存在,但某些好战的地区性大国所拥有的更为先进的掠海导弹和大角度俯冲反舰导弹的威胁使得更需要有效的反导防御手段。海湾发生的两伊战争无可争辩地证明了电子战的重要性。在海上环境中,无论是友国的、敌国的或中立国的舰只,都必须在反舰导弹的巨大威胁区内航行。因此,许多海军已经采取措施改进其电子战能力。在这方面,舷外假目标这种软杀伤方式尤其受到青睐。这种技术大多仍主要采用箔条RF(射频)假目标和红外热源假目标。本文不准备对各种电子战系统进行准确的详细说明,而只对某些概念进行一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毛毅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24-26,82
水面舰艇电子战系统改进项目是美海军对作战舰艇上的舰载AN/SLQ-32(V)电子战系统进行螺旋式开发升级和替代的项目。通过分析水面舰艇电子战系统面临的新威胁,以及改进项目四个具体阶段采用的技术,得出改进后美海军水面舰艇电子战系统应对威胁的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舰艇通信与电子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电子信息系统正在向"一体化结构"演变,舰艇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分析舰艇电子信息系统结构演变方向基础上,重点研究舰艇通信作战使用特点,分析通信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通信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和目标,概要分析相关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3.
舰艇的雷达隐身性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研发各种新型舰艇时都要考虑的最重要技术性能之一。舰艇雷达隐身的主要手段是缩减舰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小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距离,因而一方武器设备能够先发制人,电子战设备也能更加有效地实施欺骗干扰,从而提高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回顾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世界各国在舰艇雷达隐身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技术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水面舰船进攻和防御的必要性来论述其电磁兼容预设计的重要性。水面舰船总体、电子武器传感器的集成设计将直接影响电子兼容预设计的结果,从而直接影响作战效能。论述了电子战系统内部和与其他武器系统的电子兼容的复杂关系及解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保护舰艇海上防御系统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理想的机载预警装置、毁伤与诱惑、软、硬杀伤方案和防御用火炮的防御原理、用途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据《国际海军》1998年2月号报道,美国海军已选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其研制新一代AN/SLY-2(V)型先进的综合电子战系统。这种新一代综合电子战系统是美国海军现役AN/SLQ-32(A)电子战系统的后继型号,具有远程战区态势评估能力、分层干扰能力、威胁目标预警能力,信息采集能力、目标对抗能力、反导能力、电子支援能力和对抗监测能力。它将和舰载作战系统相配用,从而大大提高舰艇在沿海作战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系统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三部分:电子支援部分(确保远程预警和精确着角并提高敌友区别能力);控制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面舰艇电子战装备发展的需要,在对电子战装备进行分类介绍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水面舰艇战场生存环境的变化加以讨论,并深入分析未来电子战装备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中国水面舰艇电子战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促进中国水面舰艇电子战装备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全综合一体化的系统集成技术已成为国内外舰艇电子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从军用和民用两个层面,对硬件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应用特征和使用需求,重点分析国外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的设想,为我国在舰艇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舰载软杀伤武器系统的开发方面,法国海军起步较晚,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海军成功使用软杀伤武器后才正式着手开始研发,其首型舷外干扰型软杀伤系统迟至1980年才投入装备。法国人在舰载软杀伤武器的开发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快速发展道路,在不长时间内即成功推出多型产品,这些系统不仅装备本国海军,而且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颇为走俏且尊碑极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航行安全保障需求,综合运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计舰艇生命力电子巡检系统,开展巡检系统总体设计、巡检数据信息采集设计、管理终端设计和巡检终端设计。该系统不仅可及时有效发现舰艇事故灾害隐患,而且可归纳舰艇事故灾害规律,为舰艇航行安全的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