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港口的竞争力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港口间的竞争集中在集装箱中转市场上。在亚洲,这种竞争更为激烈。1980-1995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9.5%的年均增长率增长,而亚洲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13.6%,其在全球的比重也从28.4%上升至43.7%。全球前3名集装箱大港都集中在亚洲,在前10名中亚洲占了6席,  相似文献   

2.
陆海祜 《水运管理》1998,(6):2-6,21
一、概述 上海港自1984年起跨入世界亿吨大港之列,至1993年港口吞吐量为1.7亿余吨,达到历史最高点。1994年以来,港口吞吐量一直稳定在每年1.6亿吨以上,居世界10个亿吨大港的第四位。从吞吐量构成来看,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势头不减。1997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52.7万标准箱,在世界集装箱大港排名中,从1996年的第17位跃进了6位,列世界第11位。这一发展势头顺应了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和布局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 1.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现状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起步较晚,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主要大港都把集装箱港口建设作为港口发展的重点。到1996年,我国共有21个港口拥有集装箱专用码头57个,吞吐能力638万TEU。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也从1981年的仅10.1万TEU(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增加到1996年的803万TEU,年均增长33.9%,相当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4.
徐淏 《集装箱化》2006,(12):17-20
今年是集装箱正式投入商业海运50周年,对此已经有大量的纪念文章见诸各报纸杂志。本文分析比较2004年和2005年全球100强集装箱大港(按吞吐量)排位表(见文末附表),从世界集装箱港口发展的角度表达纪念之意。  相似文献   

5.
肖钟熙 《集装箱化》2008,19(10):11-12
目前,香港港的发展正面临巨大的考验:继2005年被新加坡港超出屈居全球集装箱大港第2位以后,2007年又被上海港超出,退居全球集装箱大港第3位。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缓慢,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大型集装箱港口。最主要的是,香港港在珠三角港口群中市场占有率严重下降。1997年,香港港在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3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之和中所占比重是88.7%,2007年,这一比重急剧降至44.2%。  相似文献   

6.
2003年,深圳港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达到1.12亿吨,增长28%,成为我国第8个亿吨大港;二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千万标准箱,达到1065万标准箱,增长40%,一年之内先后超过台湾的高雄港和韩国的釜山港,在全球集装箱港口的排名由2002年的第6位跃居至第4位。成为继  相似文献   

7.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造就了全国港口行业历时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奇迹。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港口行业的货物吞吐量增速有所放缓,却依然有着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亿TEU。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2.2%。唐山港、湛江港和连云港于年内相继跨入了亿吨大港行列,我国大陆至今已拥有17个亿吨大港,其中8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进入世界前20强.5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世界前10强;  相似文献   

9.
<正>15年来,居于世界排名前五位全球独立集装箱码头营运商巨头在世界港口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份额从最初的不足20%增长到2006年首次超过50%。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港口集装箱出口业务发展基本情况1.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现阶段港口集装箱业务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集装箱这一运输模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集装箱码头带来了巨变:1979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3.29万标准箱;2007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为1.14亿标准箱,全球占比高达23%。全球前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独占9席,其中上海与香港分居第二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为507万TEU,较2000年上升27.4%,从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第十一位跃升至第八位。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2003年1月发布的数据,深圳港2002年全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1万TEU,增长速度达到51.3%。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已逐步稳固,并已成为华南地区国际贸易货物的主要进出口通道,正在向世界一流集装箱大港的目标迈进。“十五”期间,深圳港将建成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深圳港口建设与发展迅猛,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六年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二,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98年的第十七位跃升至2002年第六位;同时,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虽已连续四年每年净增1000万吨,但排名却多年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八或第七位,与年吞吐量均超亿吨的大港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化》2014,(3):29-29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差距缩小,竞争趋于激烈。《报告》称,在2013年全球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排名互易的情况不在少数。深圳港首次超越香港港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青岛港荣登第七位;大连港、厦门港、长滩港等港口也有不俗表现,  相似文献   

14.
徐耀  万林 《中国港口》2002,(11):45-47
<正>一、东南亚集装箱港口发展情况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港口近年来抓住地区贸易发展机会及时发展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使港口集装箱流量迅速增长。据统计2001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港口集装箱量已占全球港口排名前20名港口集装箱总量的61%。东南亚地区港口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实施港口私有化,吸引大量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一些国际著名港口经营者和集装箱班轮公司相继加入该地区港口的投资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镜竟 《集装箱化》2006,(8):26-26
估计2005年全球300多个港口集装箱吐量总计3.9-4.0亿TEU,比上年增加约5000万TEU,年增长率为15%。《国际集装箱化》公布的2005年世界30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18亿TEU,占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些大港的平均增幅只有11%。  相似文献   

16.
其西 《中国港口》2012,(11):2-I0001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港口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也是中国港口浓墨重彩成就画卷的1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10年时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10年的成就与辉煌、激情与悲壮,成为了中国港口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走向繁荣的最好见证。回首往事,10年来,中国港口无论是货物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大大改写了世界港口排行榜;10年来,中国多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跻身全球港口排名前20强;10年来,中国港口已经撬动了全球港口物流链条,充分展现了创新能力与实力。下一个10年,中国港口将继续高歌猛进,必将再造一个新的雄踞于世界港口之林的港口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17.
阎建超  金健 《集装箱化》2003,(7):23-23,22
近几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2002年上海港已经跃升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同时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也达761.37万标箱,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超过50%,日益逼近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在世界大港的排名中,从2001年的第8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但是在这种大好发展形势下,我们不能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必须不断审视自我、比照国际先进港口,从集装箱装卸效率、港口软条件方面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真正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以下是笔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迄今,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亿吨大港达到22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TEU的有6个,世界排位前20位的亿吨大港和集装箱大港中,中国港口分别占12个和9个,中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国  相似文献   

19.
一、集装箱港口发展概况及总体前景至2004年末,我国八大集装箱大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了200万TE U,全部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其中上海和深圳两港已位居世界第三、第四位。2004年世界前20大港中国港口居6席。从八大港口的地理位置和竞争环境划分,我们将其分为四个区域,其中环渤海有青岛、天津和大连,以我国东北、华北、山东等北方为主要腹地。周围存在国际竞争或喂给关系的主要有韩国的釜山、光阳和日本港口,俄罗斯和朝鲜港口也在本区域内。第二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长江流域为主要腹地,主要港口是上海和宁波,存在国际竞争关系的北有…  相似文献   

20.
石友服  周健 《集装箱化》2004,(11):23-29
1 我国大陆港口与周边国家(地区)港口竞争形势的演变 我国东部及东南部邻国(地区)中,海运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台湾省、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加中国大陆共10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前6位集装箱大港都集中在本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