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省港口物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港口物流发展的历程,分析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发展港口物流,构建促使生产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港口物流平台,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福建省港口物流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港联动,发展物流业;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港口物流联盟。  相似文献   

2.
<正>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的《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港口群","南部以厦门港为主体,覆盖厦门湾、东山湾,加快形成以  相似文献   

3.
当前,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使港口以勃发的姿态成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旗舰”。根据厦门港近几年的实践,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厦门港邮轮中心视察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形成三大通道,一是海港,二是空港.三是陆路和铁路。福建特别是厦门是对外开放地区.要有一个通往国际的港口大通道。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厦门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厦门国际邮轮中心视察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形成三大通道,一是海港,二是空港,三是陆地。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厦门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因此,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港情企情实际出发,努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中指出:"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为福建港口整合指明了方向。同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拟整合省内原有港口机构,形成海峡西岸北部以福州港为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1世纪,"海西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就被提上历史日程。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立足全局,对"海西经济区"全新界定了范围,明确了指导思想,这标志着发展建设"海西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8.
马继列 《中国水运》2010,334(5):4-5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中指出:“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为福建港口整合指明了方向。同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拟整合省内原有港口机构,形成海峡西岸北部以福州港为主体、中部以湄洲湾港为主体、南部以厦门港为主体跨行政区划的三大港口。  相似文献   

9.
综合信息     
《珠江水运》2005,(5):53-56
福建省将斥巨资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日前交通部和福建省领导在北京进行会谈。交通部表示,将率先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按照西部的力度、中部的标准,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支持福建交通建设。按照福建省交通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省将投入1200亿元完善交通网络,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0.
郭宇 《中国港口》2009,(8):13-14
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的过程中,港口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资源、一大优势、一大潜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全国大局、促进两岸交流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平台。但是,长久以来福建港口业在发展成为省域支柱产业上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当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2月以来,福建省政府便开始积极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计划,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2005年两会期间,再次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2月以来,福建省政府便开始积极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计划,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2005年两会期间,再次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想。经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实地考察后,建议中央政府列入“十一五”规划,并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2006年经由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其中包括同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荣凯 《中国港口》2004,(5):18-19,17
<正>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福建省委、省政府立足福建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提出了构建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宁德地处福建省东北沿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和资源优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生产力布局的中心地带。在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宁德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枢纽作用,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把宁德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重要的新兴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2月以来,福建省政府便开始积极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计划,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5.
何如芳 《中国港口》2005,(12):17-18
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发展战略。宁德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主动、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以港兴市”的决策部署,加快港口城市建设步伐。一、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的中心城市,是宁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依山面海,陆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约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长达878公里,世界著名天然避风良港三都澳就在其中。然而,宁德山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除了传统农业以外,其…  相似文献   

16.
加快福州港口发展 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加快开发我市具有优势的港口资源,发挥港口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壮大发展港口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关键所在。 一、理清思路,加快深水港区开发 福州市的港口资源丰富,福州市应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现代化港口,着力发展临港工业,做大做强福州港口经济,以港口建设为平台,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洪春晓 《水运管理》2012,34(2):26-27,31
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结合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金融危机对港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发展海峡西岸港口群的资源优势和不利因素,提出后危机时代加快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厦门市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特区之一,又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城市。而厦门港地处港口条件非常优越的厦门湾,她的发展壮大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福建省把厦门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实施闽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闽考察时也要求福建省充分发挥闽江航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建设。闽江航运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做大做强厦门港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湾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福建省港口体制继1987年厦门港由省管下放厦门市管理、1999年福州港由省管下放福州市管理后,对于港口管理体制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本次改革涉及厦门、漳州两市和招商漳州开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