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混合煤气压力波动幅值过大是造成钢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停机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提出通过电液调节阀对混合煤气进行串级稳压控制.介绍了电液调节阀控混合煤气系统原理,分析了混合煤气稳压串级控制系统的抗干扰件和自适应能力.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混合煤气稳压串级控制系统的物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动态响应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电液调节阀对混合煤气进行串级稳压控制,可以有效抑制混合煤气压力的大幅值波动.  相似文献   

2.
MAX1 DCS串级控制的实现及无扰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了MAX1集散控制系统DCS用于复杂过程控制时构成串级控制回路的组态,以及串级回路工作方式转变时的无扰切换过程。  相似文献   

3.
浅析水厂自动投药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目前在给水处理厂投药自动控制系统中较为先进的SCD控制系统(包括单闭环及串级控制系统),同时着重阐述了药液浓度控制的重要性和在某工程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由不可控整流器和有源逆变器构成的次同步串级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探讨了MCS-5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发现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电机组大迟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约束的串级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稳定域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时延系统的模型得到串级PID控制器参数的稳定域,然后利用鲁棒灵敏度函数的最大值获得最优的控制器参数.通过对火电机组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地确定串级控制器的最优参数,为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利用MATLAB/SIMuuNK软件,对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及系统中的异步电动机模型、磁链、转矩观测调节器模型和逆变器输出子系统模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为直接转矩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各悬浮单元磁力特性差异导致的倾斜问题,设计一种用于无接触传送的永磁悬浮平台,提出了具有气隙偏差积分反馈的分散式串级控制方法. 首先,分析了悬浮平台的动力学模型与平衡条件,获得各悬浮单元气隙与平台三自由度之间的变换关系;其次,根据悬浮单元系统特点设计了双闭环串级控制系统,外环是以气隙为被控对象的主调节回路,内环是以转角为被控对象的随动回路,并引入气隙偏差进行积分反馈;最后,通过悬浮实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引入积分反馈后,起浮后各磁悬浮单元气隙一致,向不同位置施加0.1 kg重物,各悬浮单元气隙同步增大0.12 mm;悬浮平台能够通过调节内环转角弥补磁力特性差异并实现偏载下水平悬浮,但系统的调节时间比无积分反馈的分散串级控制系统增加约1.4倍.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型Smith预估器的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时延和被控对象时延的新型Smith预估器,以便有效地抑制网络时延对网络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该预估器不包含网络时延预估模型,无需对网络时延进行在线测量、估计或辨识,适用于网络时延为随机、时变和不确定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时延大于1个乃至数十个采样周期的情况下,基于该新型Smith预估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和速度曲线控制模式,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基于轨道电路和应答器的CTCS2级列控系统进行了仿真实现.文中重点阐述了仿真系统中目标距离模式曲线的计算原理,列车定位和超速防护仿真算法.使用该仿真系统对胶济线线路数据进行运行仿真,为进一步研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实验环境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模控制作为一种独特的控制结构,能够清楚地表明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与闭环响应及系统鲁棒性的关系,从而兼顾系统性能和鲁棒性.为提高混合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将内模控制理论应用于混合隔振系统.分析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传递关系;设计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内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内模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于风卫 《交通标准化》2006,(11):179-181
针对船舶操纵过程存在非线性、慢时变特性,设计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在线实现PID参数的调整,使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减少,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振荡次数少,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模糊控制与PD控制、PI控制的关系。提出一种积分分离式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而讨论了模糊控制比例因子的调整方案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valuation approach of time delays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CS). An improved scheme based on optimal LQG control was designed to achieve desired performance despite the uncertain delays in th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design and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由于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内部控制是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设计内部控制应遵循的两个主要原则是: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配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最重要手段;会计控制的途径有三个:基础控制、牵核控制和实物控制.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具有前向通道传输时延和反馈通道传输时延的线性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用该数学模型将系统变换为具有状态与控制时变时滞的线性时滞系统.基于代数Riccati方程方法,提出了H∞鲁棒输出反馈控制方法,以使系统闭环控制稳定.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在t=2.5 s时,系统状态都达到了0,保证了系统具有较快的零状态响应速度.给出了这类系统的H∞鲁棒输出反馈控制器的综合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抑制薄板在外界激励下的低频振动,对机敏约束层阻尼(SCLD)结构进行了主动振动控制研究.首先,考虑了黏弹性材料随温度与频率变化的阻尼特性,结合GHM阻尼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其次,考虑到结构动力学模型自由度庞大,采用物理坐标下自由度动力缩聚和状态方程下复模态截断进行了两次降阶,并通过复模态空间向实模态空间转换,得到了低维实模态控制模型;最后,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并基于低阶控制模型设计了振动控制器,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组合降阶方法可以有效地对SCLD结构进行降阶,对模态控制模型主动控制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振动响应衰减时间从0.20 s缩短为0.08 s;在随机白噪声激励作用下,振动响应均方根值降低了39.65%.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双周期干道绿波信号协调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首先推导了适于双周期 协调控制的等式约束条件,其次详细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缺陷,再次以双向权重绿波 带宽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适于双周期协调控制的绿波协调控制模型;最后以义乌市 望道路为例,利用VISSIM 仿真平台对比本文模型与改进MULTIBAND模型生成的协调控制 方案之间的优劣.仿真结果对比表明,相比于改进MULTIBAND模型,本文模型生成的协调控 制方案在高、中、低交通需求下均能够有效减少平均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从而验证了本文所 建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袁辉  黄鹏  黄威 《交通标准化》2009,(3):136-138
由于各种智能控制策略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有机地结合这些控制策略,构成多策略交叉控制器,取长补短,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是提高系统控制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下下石寸沦了一种新的挠性悬挂防摆控制系统。挠性构件因工作中的摇摆现象已不能适应工程机 爪工作主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文中探讨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摆动幅度的可能性。在相 仁}里沦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侨式吊车的缩尺摸型,并对它进行了试验。利用状态变量方法和二次 性能指标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用MCS一红单片机实现了这种算法。 对试脸数据的分析表明这种设想是可行的,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网络时延预估网络控制系统(NCS)的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先将网络时延转化为非线性时间序列,再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LS-SVM的核函数,建立NCS的时延预测模型.用通过该模型预测的时延设计自适应控预测制器,补偿和控制NCS的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时延预测方法对NCS的随机时变时延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根据预测的时延设计的控制器能使系统的输出很好地跟踪期望的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