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珠江水运》2014,(23):24-26
广东是渡运大省,河流众多,纵横交错,渡口渡船作为公路的延伸,是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该省渡口794道,渡船1191艘,渡工2397人,渡运量每年8600多万人次,汽车渡运量390万辆次。渡船的航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期选取近年来,广东省内外发生的数起渡船航行安全事故,希望广大渡口渡船的从业人员和管理者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以做效尤。  相似文献   

2.
吴樟强  锕蛇云 《中国海事》2014,(4):F0003-F0003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如期而至,广东选择水路外出旅游和进行祭祖扫墓的群众将会超过320万人次。对此.广东海事部门早计划、早协调、早检查、早落实,切实保障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祖能够坐上平安渡,乘上放心船。图为大鳌渡口附近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3.
陈毕伍 《珠江水运》2012,(Z1):140-147
广东省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广东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已达1.04亿人,居全国第一;广东是经济大省,2011年全省实现GDP5.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9;广东是水运大省,海岸线长达3368公里,居全国之首,通航河流998条,通航里程1.36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广东外贸运输90%以上靠水运完成。广东省肩负着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4.
陈毕伍 《珠江水运》2012,(9):140-147
广东省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广东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已达1.04亿人,居全国第一;广东是经济大省,2011年全省实现GDP5.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9。  相似文献   

5.
李世斌 《珠江水运》2008,(2):F0003-F0003
在春运40天里,广东海事局辖区水路将运送旅客量为1100万人次,其中渡口渡船将运送800万人次,琼州海峡120万人次,港澳航线60万人次.  相似文献   

6.
正这5年,百色海事局用心推进"党旗引领平安渡"建设,不负韶华,无愧初心。所辖的龙滩、天生桥两大库区,在广西、贵州、云南3省交界绵延220公里,年均渡运学生15万人次。从2015年起,我们在龙滩库区开展"学生渡"监管服务试点,如今已经推广到了两大库区,乐业、隆林、西林3个县。几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用心保障库区学生安全乘船,把"学生渡"这个监管服务品牌做得越来越扎实了。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山区河流、湖泊水库众多,渡口零星分散,且大部分在边远山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据统计,全省有农村渡口1951处,分布在除甘孜、阿坝外的19个市(州),涉及110个县(市、区)、1050个乡(镇),涉渡群众达1450万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14,(7):38-39
一、事故概况 (一)事故简况 2012年3月11日约1322时,由藤县驶往桂平的贵港籍船舶“锐丰329”与从桂平市四清码头驶往桂平南木镇大黎村黎冲塘渡口的桂平籍客渡船“石咀客渡035”,在浔江桂平段羊栏滩尾挡牛坪(礁石名,原名铛牛坪)对开通航水域、跨江高压线上游约50米处水域发生碰撞。事故造成“石咀客渡035”船沉没,船上共有50人,其中30人获救,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287万元。构成重大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9.
倡议书     
《珠江水运》2010,(6):F0003-F0003
<正> 广东省海员系统各港航企业单位:我国是航运大国,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90%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通过海运完成。2007年交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发展目标。广东是中国海洋大省、航运大省、海事大省,在国家实施航海强国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以“粤府(2012)38号”文,隆重推出了《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筹划近日召开全省交通系统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的推进大会。这是继“国发(2011)2号”文《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即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水运大省广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充分酝酿,作出的正式响应,并成为正在迈向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广东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1.
北煤南运广东与西煤东运广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要在“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一五”期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0%,到2010年,伞省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0,406亿元,能源消费总量23.253万吨标准煤,其中:煤13,068万吨,油4,529万吨,气1,343万吨,全省发电装机9,503万千瓦(含西电),发电用煤占煤炭总量比重为78.3%:可见,煤炭需求存能源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对促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月中下旬,广东、广西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两地各级海事机构积极护航从水路返校的学生,让学生搭上安全船,放心渡。广东海事:海事关怀暖人心2月18日,是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一天,广东各地"学生渡"迎来返学潮。为确保返校学生水上出行安全,广东海事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派出执法人员到"学生渡"护送学生们安全返校,向学生派送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张,引导学生在开学首日学习如何正确穿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09,(10):12-15
历时13天,从广州、佛山开始,沿珠江溯源而上,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4省(区)13市(县),行程3000多公里。6家中央驻粤媒体、2家中央媒体、5家广东省内媒体、3家行业媒体以及珠江沿岸四省(区)的众多地方媒体,共谋珠江航运振兴大计,破解珠江航运发展难题,共建综合交通运输新格局,早日实现”黄金水道”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成为国际中转港的条件及国内港口发展中转业务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华 《集装箱化》2007,18(11):22-24
全球海运集装箱中转箱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猛增加,1980年为430万TEU(占港口总吞吐量的11%),1990年增加到1600万TEU(占港口总吞吐量的12.8%),2001年又增加到6210万TEU(占港口总吞吐量的25.2%)。中转运输箱量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增长率,部分原因是船体规模扩大,大船只停靠有限的港口,造成中转箱运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港口与航道     
《中国海事》2008,(12):72-73
全国航道养护管理工作座谈会召开 11月27日至28日交通运输部在广东肇庆召开了全国航道养护管理工作座谈会,《内河航道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航道养护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2007年,全国内河航道养护里程达到9.89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1.86万公里,  相似文献   

16.
李明月 《珠江水运》2012,(13):14-16
成就一个水运强省,离不开海事高质量的监管和服务。海事监管、服务强,则水运更强。与广东这个海洋大省、贸易大省和航运大省相对应的是,广东海事局堪称中国海事系统辖区范围最广、队伍规模最大、设施装备最为精良的一个分支。从亚运会水上安保到港珠澳大桥建设,从营造"转型升级"的良  相似文献   

17.
福建莆田辖区共有12个渡口,渡船20艘,其中忠湄轮渡有8艘客渡船舶,担负着年运送140多万人次进出湄洲岛旅游或朝拜的任务;石南轮渡公司有2艘客船,担负福建第二大岛屿南日岛年30多万人次军民进出的渡运任务。其它沿海乡镇小渡口年运送旅客约30万人次。除黄瓜一淇沪、塔林一乐屿的两艘客渡船已更新改造外,其它渡船目前仍是木质船舶。这些木质客渡船舶由于小岛上居民数量不多(多数是1000人以下的小岛),进出岛旅客人数少,船主经济效益差,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对客渡船进行更新改造。点多、线长、分布广,营运船舶安全技术状况相对较差,地缘因素复杂以及季节性客流量变化巨大是莆田渡口渡船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韦之杰 《中国水运》2006,4(8):14-15
长江江苏段从南京慈湖口至苏州太仓浏河口长约365公里(连同支流河段共约550公里),是我国水上交通最为繁忙的航段之一,分布着60道渡线,有168艘渡船。2004年渡运量达129万航次,渡运旅客7050万人,渡运车辆2249万辆,成为连接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纽带。  相似文献   

19.
《水上消防》2010,(1):42-43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在武汉召开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介绍了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思路以及当前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湖北、广东、安徽、广西、江苏、浙江等6省(区)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也分别围绕各自省(区)内河航运发展做了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珠江水系各省区克服了煤、电、油、运继续紧张以及房地产、资源性生产等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增长9%~12.5%,其中广东、广西高达12.5%。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流域产业高级化、重型化趋势明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推动珠江航运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